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L4、L5、S1神经根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的可行性及量化特征。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接受3.0 T飞利浦磁共振检查机DTI及DTT,测定L4、L5、S1神经根各向异性系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进行双侧神经根及同侧上下神经根弥散数值的比较。结果:20名健康志愿者DTI及DTT均成功,DTT图可以清晰显示L4、L5、S1神经根。测量L4、L5、S1神经根FA及ADC的均值分别为0.395±0.146和(1.288±0.116) mm2/s,0.390±0.122和(1.297±0.087) mm2/s,0.387±0.117和(1.294±0.132) mm2/s。双侧神经根及同侧上下神经根弥散参数无差异(P >0.05)。结论:正常成人L4、L5、S1神经根DTI及DTT是可行的,能够显示神经根走行并进行量化分析,为研究神经根病变提供了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2.
林芸  晏铮剑  冉素真 《重庆医学》2012,41(15):1498-1499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38例妊娠期妇女并发桡骨茎突腱鞘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特点。结果轻微疼痛2例,中度疼痛23例,重度疼痛13例。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34±0.9)分低于治疗前VAS评分[(5.94±1.2)分]。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均能获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用分光光度法评估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中出血量的可行性。方法 2018年3月—10月,采用PEL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62例,分别使用分光光度法、血红蛋白计算法、目测法估算术中出血量。分光光度法将所测冲洗液的光密度(OD)值与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标准液标准曲线的OD值相比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再根据血红蛋白浓度计算出血量;血红蛋白计算法以术后全血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为依据判断出血量;目测法根据术者个人经验判断出血量。结果分光光度法、血红蛋白计算法和目测法估算的PELD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1.85±27.48)mL、(216.00±155.91)mL和(32.17±20.11)mL,分光光度法估算的出血量低于血红蛋白计算法,但高于目测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由于PELD利用水作为介质,术中出血被冲洗液大量稀释,难以准确判断术中出血量。分光光度法受标本影响小,可客观地定量检测出血量,为此类手术的术中出血量的判断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对27例患者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术后3 d和随访时的活动能力(MDS)、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术前的改善情况.结果 27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疼痛基本消失,72 h后均离床活动,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3 d(2.2±0.9),较术前(7.8±1.4)显著下降(P<0.01);随访时VAS为(1.5±1.0),较术后又有所下降.MDS术后3 d(1.0±0.8),较术前(2.4±1.2)显著下降(P<0.01);随访时为(1.0±0.9),与术后相当.术后随访5~12个月,腰痛无复发.结论 对于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根据骨折椎体的特征,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后凸成形术,为患者降低一定的医疗费用,短期疗效满意,其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腰椎小关节阻滞对缓解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残余疼痛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PKP术后残余腰部疼痛患者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6)和对照组(n=10)。试验组根据患者不同压痛点选择相应小关节在超声引导下注射镇痛复合液2.0m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手术前、手术后10min、1天及2周对2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观察患者术后10min、第1天及术后2周疼痛缓解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前VAS、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术后10min、1天及2周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P均0.05)。对照组各时点VAS及ODI评分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术后10min、1天及2周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注射相关并发症。结论腰椎小关节注射可有效缓解患者PKP术后残余疼痛,在PKP术后残余腰痛的诊断及治疗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第5颈椎横突后结节(PTFCV)处阻滞肩胛背神经(DSN)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单侧肩胛间区疼痛患者行超声检查,观察PTFCV及DSN,测量PTFCV距皮肤的垂直距离。并于PTFCV处行超声引导下DSN阻滞。记录操作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并以疼痛缓解程度评估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超声可准确识别所有患者的PTFCV,PTFCV距皮肤表面垂直距离为(1.09±0.22)cm。20例中,仅8例(8/20,40.00%)的DSN可被超声识别。对20例(20/20,100%)患者均成功实施超声引导下DSN阻滞,操作时间(9.05±0.41)min。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率为(70.92±17.15)%。未出现明显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于PTFCV处阻滞DSN省时、易行,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骨肉瘤在老年人病变中的特点与青少年不同,可能与老年人伴有退行性改变及骨质疏松有关,因此骨肉瘤病变进展时体内的蛋白表达亦可能有差别.骨肉瘤病变进展时体内多种蛋白异常表达,尤其与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WTX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由于X染色体定位的特殊性,因此抑癌的特异性强[1].PTEN是抑癌基因,可以明显抑制肿瘤增殖及浸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的促进因子,可以介导肿瘤血管新生,并对肿瘤进展有重要促进作用.近来也有研究显示VEGF是一种重要的癌基因[2].本文关注VEGF、WT和PTEN在老年骨肉瘤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关注其相关性及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  相似文献   
18.
PEEK棒-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作为半刚性固定装置,目前正逐步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中,但其应用范围与临床疗效仍存在相关争议。为了解其材料性能,总结其优势及不足,本文就其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对27例患者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术后3d和随访时的活动能力(MDS)、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术前的改善情况。结果27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疼痛基本消失,72h后均离床活动,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3d(2.2±0.9),较术前(7.8±1.4)显著下降(P〈0.01);随访时VAS为(1.5±1.0),较术后又有所下降。MDS术后3d(1.0±0.8),较术前(2.4±1.2)显著下降(P〈0.01);随访时为(1.0±0.9),与术后相当。术后随访5~12个月,腰痛无复发。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根据骨折椎体的特征,行经皮椎体成彤术结合后凸成形术,为患者降低一定的医疗费用,短期疗效满意,其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超声微泡能否介导外源性基因在椎间盘髓核中表达.方法:4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第1组仅于髓核内注入含舣报告基因的质粒;第2组为在第1组基础上加超声照射;第3组同时注入含双报告基因的质粒和微泡的混悬液;第4组为在第3组基础上加超声照射.每只大鼠末接受手术和照射的第4、5椎间盘作为对照.一周后处死大鼠取出全部椎间盘做荧光素酶检测.结果:第4组(96.7×103±72.3×103)荧光素酶强度最高,与第1组(8.7×103 ±7.2×103)、第2组(3.1 × 103±2.4×103)、第3组(47.5×103± 443.3×1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微泡介导的基因转染系统能促进外源基因髓核中的高表达,为今后椎间盘病变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