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8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以皮肤及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为主要表现。患者体内存在针对桥粒芯蛋白(dsg)的自身抗体,主要为dsg1或dsg3。临床分型包括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副肿瘤型和IgA天疱疮。本次结合4例不同类型的天疱疮病例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重组干扰素α-2(酵母)治疗带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的方法,治疗组用基因工程干扰素α-2(酵母),对照组用干扰素α-2(大肠杆菌)。本研究共入组210例,实际完成206例,其中试验组102例,对照且104例。结果: 无新起水疱日数,水疱消退日数、急性期疼痛消退日数、后遗神经痛消退日数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差异,完全结痂日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73%及21.15%,经统计学处理P=0.193,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注射用基因工程干扰素α-2(酵母)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与干扰素α-2(大肠杆菌)相似。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IL-8单抗乳膏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治疗时间6周。结果本项临床试验共入选96例,其中治疗组入选48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45例,安全性评价46例,45例中痊愈6例,显效12例,进步15例,无效12例,痊愈率13.3%,有效率40%;对照组入选48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44例,安全性评价46例,44例中痊愈1例,显效6例,进步17例,无效20例,痊愈率2.3%,有效率15.9%。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为10.8%(5/46例),8.7%(4/46例),主要是局部刺激,未见全身不良反应。结论IL-8单抗乳膏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4.
皮下型环状肉芽肿(subcutaneous granuloma annulare,SGA)又称深在型环状肉芽肿、假性类风湿结节、渐进性坏死性环状肉芽肿、皮下型栅栏状肉芽肿[1],是一种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儿童,临床少见,且易误诊,并发斑片型环状肉芽肿(patch-type granuloma annulare,PGA)更罕见,现报告我院诊治的1 例如下.  相似文献   
65.
毛囊角化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然而家系中并非每代均有发病,本文报告的家系仅2例患者,组织病理符合本病诊断.本病临床表现虽不尽相同,却具有一定规律性. 1 临床资料 两例患者系母子,先证者男,16岁.因皮肤起小丘疹10年,于2010年6月30日就诊于我科.患者6岁起病,初为毛囊性小丘疹,无痛痒,渐增多,夏季加重,对日光不敏感.曾外用维A酸软膏、口服阿维A间断治疗,症状缓解不理想,父母非近亲结婚.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外用他克莫司和卡泊三醇软膏对四肢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门诊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四肢左右两侧分别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及卡泊三醇软膏,治疗2周及6周各复诊1次,观察四肢左右侧皮损消退情况,用单侧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进行评价.结果:29例患者参加自身左右侧药物对比,有3例患者(10.3%)应用他克莫司后出现皮肤刺激症状而停用,其中1例患儿出现红皮病样改变.2周时有13例患者复诊,达到PASI50的患者中他克莫司侧4例,卡泊三醇侧5例;达到PASI75的患者中他克莫司侧1例,卡泊三醇侧2例.6周时14例患者复诊,达到PASI50的患者中他克莫司侧14例,卡泊三醇侧13例;达到PASI75的患者中他克莫司侧7例,卡泊三醇侧9例.2周及6周时比较双侧PASI50及PASI75,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法,发现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四肢的斑块状银屑病,外用他克莫司和卡泊三醇软膏均有肯定疗效.部分患者应用他克莫司出现皮肤刺激症状,停药后症状多可消退.  相似文献   
67.
生殖器疱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原学单纯疱疹病毒(HSV)是最早发现的人类疱疹病毒。但直到20世纪初能够从体外分离培养单纯疱疹病毒后,HSV及其引起的疾病才逐渐被认识清楚。H S V是一种双链线性D N A病毒,以环状形式存在,属于人类疱疹病毒α亚科,目前已知的宿主只有人类。其直径约150nm,结构上分为三部分,即长约150kb基因组、162个多肽构成的衣壳、及来自宿主细胞膜的含有多种病毒特异糖蛋白的脂质被膜。病毒颗粒中含有10余种包膜蛋白,分别命名为gB~M,它们与病毒的吸附、入侵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有关,其中gG为一种型特异性蛋白,诱导产生的抗体可将HSV区分为…  相似文献   
68.
作者报告一足月女婴,重3050g。出生时,她的父母注意到其颈后有一个乒乓球大的皮下肿物,颏部有一指尖大小的红色肿物。肿物的体积和数目均不断地增多。生后第11天到医院就诊,查体发现全身皮肤上散布多个正常皮色、肉色或蓝色的肿物,粟粒至鸡蛋大,质硬的扁平隆起或半球状  相似文献   
69.
自从1868年Paul Langerhans发现郎格罕细胞(LC)以来,研究主要集中在皮肤和粘膜LC的识别及其免疫功能上。1984年,Volc-Platzer和Perrault等在骨髓移植后,肯定了人类LC来源于骨髓,并进一步发现在移植早期,几乎所有患者都严重缺乏LC。1986年,Guyotat等人在2例自体移植患者中也发现了同样现象,因此认为LC的改变是受部位条件的影响。体外研究证实,有一小部分CD_1~+细胞表达骨髓前单核  相似文献   
70.
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浅部真菌病59例俞宝田,孙秋宁,晋红中,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30(5):359~36059例经临床及真菌学检查确诊为浅部真菌病,其中体股癣26例,手足癣19例,花斑癣14例。患者均无严重肝肾疾病和糖尿病,治疗前2周无外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