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104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预防性应用氟桂利嗪对实验性脑缺血模型神经细胞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预防性应用氟桂利嗪(商品名西比灵)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及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沙土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西比灵预防组,西比灵治疗组。采用加闭双侧颈总动脉法复制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除不夹闭颈总动脉外,其余操作与其他组相同;西比灵预防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前后各3d给予西比灵l0mg/kg,1次/d,连续6次;西比灵治疗组于脑缺血再灌注术后给予西比灵10mg/kg,1次/d,连续3次;术后3d处死动物取材,光、电镜观察神经细胞形态,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原位末端缺中翻译标记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预防性应用西比灵组与其他3组相比,细胞缺血性形态损伤明显减轻,脑组织SOD活力明显增高[(31.0&;#177;5.8)Nu/mg](P&;lt;0.01),凋亡细胞表达明显受抑制(40.6&;#177;3.3)个(P&;lt;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西比灵能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对神经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63.
对我院2000-2005年活产新生儿6345例出生体重影响因素调查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脑细胞代谢激活剂辅以运动功能训练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对患儿发育商及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HIE的适宜方法。方法:将临床分度、CT分度符合1996-10杭州会议标准的新乡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HIE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接受脑细胞代谢激活剂并用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只接受脑细胞代谢激活剂治疗,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生后6,12,24个月龄时的发育商及3个月时的运动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6,12,24个月龄时发育商(分别为84±9,91±9和105±1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33,2.73,3.04,P<0.05~0.01)。治疗组运动功能障碍犤拇指内收恢复率80%(8/10),头控制能力率差恢复率88%(7/8),四肢肌张力高康复率50%(2/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7,6.4,4.3;P均<0.05)。结论:脑细胞代谢激活剂辅以运动功能训练利于提高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综合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5.
肝内动脉多普勒超声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应用多普勒超声观察了67例正常肝脏和92例异常肝脏的肝内动脉(IHA)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表明正常老年人(>60岁)IHA阻力指数高于其他正常人(≤60岁)(P<0.001),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IHA阻力指数逐渐增高(P<0.001)。原发性肝癌IHA血供增多,而血管瘤IHA无明显变化。当肝脏门静脉血供明显减少时,肝动脉血供则增多。本文认为多普勒超声检测IHA血流动力学是可行的.它能够反映出所检测血管供血区肝组织病变情况,文中还讨论了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与开胸手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NSCLC行手术治疗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VAMT组48例和开胸手术组42例。2组均行肺叶切除加常规淋巴结清扫。对比2组手术相关资料,术后随访,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运用QLQ-LC43量表评价2组术后生活质量,并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 VAMT组术中出血量、术后72 h引流量显著低于开胸手术组,置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胸手术组(P0.05或P0.01);2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MT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手术组(6.3%vs.20.5%,P0.05);VAMT组术后1、3个月QLQ-LC43评分显著高于开胸手术组(P0.01);VAMT组和开胸手术组生存期分别为35.9个月、34.4个月,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1.9个月、29.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MT治疗NSCLC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患者创伤小,且术后恢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奥曲肽与脑垂体后叶素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组给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41例上消化道出血给予脑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好,安全可靠,在基层医院临床急救中应及早使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T的水平变化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cTnT的水平分为cTnT阳性组(27例)和cTnT阴性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APACHEⅡ评分、在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随访出院后6个月内再入院率及6个月死亡率。结果:两组治疗期间利尿剂、扩血管药物使用、多巴胺和(或)多巴酚丁胺的使用和两组患者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在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及出院后6个月内再入院率比较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T水平是与治疗无关的危险因素之一。伴有肌钙蛋白T升高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较高的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较长的住院时间、短期预后差,监测cTnT水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评估和短期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9.
The correlation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rs10569304 on the second expressed region of hole gene and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of human being, and the effect of hole gene on CHD were investigated. 179 patients with CHD as CHD group and 183 healthy people as control group were selected in the case-control study. DNA was abstracted from the peripheral blood by phenol-chloroform method. Primer was designed for the flanking sequence of SNP rs10569304 on the second expressed region of hole gen...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氟哌啶-芬太尼合剂(氟芬合剂)、咪唑安定和异丙酚治疗291例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气管插管全麻导管拔除后发生躁动的29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M组、P组,观察组FD组,每组97例。M组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6~0.10mg/kg,P组静脉注射异丙酚1.5-2.0mg/kg,FD组静脉注射氟哌利多-芬太尼合剂(氟哌利多0.05~0.10mg/kg,芬太尼1.0~2.0μg/kg)。观察三种方法治疗躁动的疗效、呼吸抑制(Sp02〈90%)的程度以及治疗后再次清醒时间。结果:M组、P组和FD组控制躁动的有效率分别为61.86%、63.92%和88.66%,FD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三种方法引起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FD组和P组再次清醒的时间均明显早于M组(P〈0.05),FD组和P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芬合剂治疗全麻苏醒期发生的躁动疗效高、苏醒快,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