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6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酮康唑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酮康唑(ketoconazole,KCZ)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毒性效应,探讨其可能的毒性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二步灌流法分离制备雄性SD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量效关系研究中KCZ设56、75、94、113和188μmol/L,染毒时间4h;时效关系研究中KCZ设188μmol/L,染毒时间分别为0.5、1、2和4h;同时设溶剂对照。检测染毒后肝细胞活力、胞内LDH泄漏情况以及巯基状态的变化。结果(1)量效关系研究中,随着KCZ剂量的升高,肝细胞活力逐渐下降,培养液中LDH活力逐渐增高,肝细胞内巯基也呈下降趋势,上述指标均有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γLDH=0.906,P〈0.01);(2)时效关系研究中,KCZ在188μmol/L剂量下染毒后肝细胞活力呈时间依赖性下降;培养液中LDH活力随染毒时间延长逐渐增高;细胞内巯基出现相应性下降。结论KCZ可以导致肝细胞活力下降,胞内LDH泄漏,巯基含量减少,并有明确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提示酮康唑对肝细胞的毒作用可能与细胞内巯基状态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2.
癫痫为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是以反复发作性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致暂时性大脑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83.
背景与目的:研究新型抗乙肝病毒药物Bay41-4109的肝毒性机制.材料与方法:用典型诱导剂苯巴比妥作为对照,观察大鼠连续5d灌胃给予Bay41-4109后肝脏脏器系数的变化,并对肝脏进行组织学检查;用MTT比色法进行HepG2细胞毒性实验.然后利用大鼠和人的全基因组芯片,分析Bay41-4109对大鼠肝脏和人肝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并对基因芯片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初步功能分析,采用RT-PCR对部分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Bay41-4109和苯巴比妥均引起大鼠肝脏脏器系数显著增高(P<0.05),肝组织局部出现小的灶性坏死;Bay41-4109引起大鼠肝脏发生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与药物代谢及脂肪和能量代谢有关,其中有26个基因的改变与苯巴比妥一致.体外研究发现Bay41-4109在IC20和IC50浓度下引起HepG2细胞发生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与脂肪、氨基酸、能量代谢有关,与大鼠肝脏基因芯片结果一致.差异表达基因用RT-PCR能得到验证.结论:Bay41-4109的肝毒性与药物代谢酶表达异常以及脂肪能量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酸钠(SNCTD)对耐顺铂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DDP的逆转作用及可能分子机制。方法(1)采用CCK法筛选出SNCTD对A549/DDP的无毒浓度(即对细胞抑制率〈10%的药物浓度),并检测出顺铂及与无毒浓度SNCTD联合对耐药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2)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1、2倍无毒浓度SNCTD对细胞内罗丹明123的蓄积情况;(3)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1、2倍无毒浓度SNCTD处理细胞48h后耐药相关基因mdr1mRNA、MRP1mRNA、GST—PimRNA表达,并检测药物处理72h后GST—PimRNA的表达。结果(1)SNCTD对A549/DDP的无毒浓度为5μg/ml,无毒浓度SNCTD与顺铂联合应用可使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IC50值下降为4.32μg/ml,逆转倍数为1.97倍;(2)无毒浓度SNCTD处理耐药细胞48h后细胞内罗丹明123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5);(3)5、10μg/ml SNCTD处理耐药细胞株48h后mdr1 mRNA、MRP1 mRNA表达均明显减弱(P〈0.05),而且10μg/ml SNCTD处理组减弱强度亦明显大干5μg/mlSNCTD处理组(P〈0.05),呈现浓度依赖性;而GST—PimRNA表达并无明显变化(P〉0.05),72h后GST—PimRNA表达也未出现下降(P〉0.05)。结论SNCTD可以逆转A549/DDP细胞的耐药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1的表达,影响膜蛋白外排泵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调查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率,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更好地进行预防和治疗。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4年5月医院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患者48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感染情况,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8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8例,感染率26.6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共80例占62.50%;共检出病原菌11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7株、革兰阴性菌74株、真菌18株,分别占62.18%、22.69%、15.13%。结论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率随入院时间的延长、骨髓抑制程度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及时的采取有效预防治疗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6.
当前对化学物进行毒性评价的整体动物试验由于试验周期长、成本高,存在种属差异和剂量差异,导致其实验结果在预测人体毒性风险时受到一定的限制。本研究针对化学物安全性评价及风险评估所依赖的毒作用终点(遗传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急性毒性、一般毒性),按照动物试验替代、减少、优化的"3R"原则,建立相应的毒性测试替代筛选体系。该体系涵盖毒性评价的绝大多数终点,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毒性试验进行整合,优化了多种动物试验操作方法,以期缩短实验周期、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动物福利。同时该体系是基于毒作用机制进行的毒性评价,因此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人体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