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5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356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140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461篇
口腔科学   404篇
临床医学   1288篇
内科学   816篇
皮肤病学   202篇
神经病学   180篇
特种医学   4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576篇
综合类   2787篇
预防医学   1240篇
眼科学   119篇
药学   1189篇
  17篇
中国医学   920篇
肿瘤学   44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435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451篇
  2000年   433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329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237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148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115篇
  1985年   91篇
  1984年   92篇
  1983年   68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42篇
  1979年   18篇
  1964年   13篇
  1960年   12篇
  1959年   20篇
  1958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补体与DIC     
补体参与DIC 发展过程已受到人们的重视。近来补体测定的方法,已在临床上普及,想从临床方面对DIC 与补体间有争议问题进行研究的人也多起来。本文想在补体与DIC 相关的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再补以作者有关经验,归纳出从补体角度观察DIC 的观点。一、DIC 和补体对补体和DIC 的关系,很早以前就从实验中发现,家兔全血加入抗原抗体复合物时,凝血时间明显缩短;而C_6缺陷的家兔,就不出现这种现象。不含血  相似文献   
12.
宫腔粘连(IUA)又称Asherman综合征。此综合征继发于宫腔内创伤性手术。大多数系人工流产术后的一种近期并发症。宫颈及宫腔内粘连的发生率近年有增高趋势。宫腔内粘连的发生率,据报告为1.37%。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胃癌大肠转移的X线钡灌肠表现。方法:104例胃癌入院术前检查发现结肠转移或胃癌术后转移入院治疗的病例。分析钡灌肠初次发现大肠转移征象的年龄、发现胃癌原发病变距初次发现大肠转移的间隔时间、转移病变的发生部位和病变造成的X线钡灌肠图像上的肠管变形和粘膜面的改变。结果:104例胃癌结肠转移,男67例,女37例。胃癌术前检查中发现结肠转移者32例,术后发现的大肠转移中,多数转移发生在手术后3年内(占91.3%)。胃癌原发灶的肉眼形态BorrmannⅢ型(28例)和BorrmannⅣ型(65例)者占89.4%,组织学中以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为主要成分者占91.3%。X线钡灌肠检查显示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80),其次为直肠(50)。转移灶可累及多节段肠管,其中横结肠中1/3段(47),横结肠左1/3(44),横结肠右1/3(39)和直肠腹膜返折之上(39)。X线显示肠管单侧变形者227处,双侧变形者96处。黏膜面表现为梳齿状黏膜纹聚集改变253处,颗粒结节状改变23处,外压性改变20处,弥漫性改变62处。结论:胃癌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和直肠,结肠黏膜面的梳齿状黏膜纹聚集为胃癌大肠转移的主要X线钡剂灌肠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扩展型大肠肿瘤的X线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46例54处病变的X线钡灌肠造影表现和内镜图像,将病变分为非结节扁平隆起、结节集簇性隆起和混合性结节集簇隆起3种类型,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扩展型大肠肿瘤好发于直肠、盲肠和升结肠近段,组织病理学多为腺瘤或黏膜内癌,混合结节集簇隆起型病变癌变率高、浸润较深,且有进展期癌。结论:扩展型大肠肿瘤表面的形态改变,可以作为推测有无癌变与癌变浸润深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乳头乳晕坏死1例治疗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性,23岁,未婚.因双侧巨乳伴重度乳房下垂,在我院行巨乳缩小矫正术,手术采用垂直切口、乳头乳晕上方真皮腺体蒂移位的缩小方法.乳头乳晕移位12 cm,单侧腺体组织切除量620 g.术后第2天,一侧乳头乳晕血运良好,另一侧乳头乳晕颜色发紫,静脉淤血,经局部穿刺放血、高渗溶液湿敷等治疗,乳头仍完全坏死,仅残留很少部分乳晕组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4例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1月内)的防治办法,为进一步开展活体小肠移植提供经验。方法4例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后1月内,早期并发症重点在于防治吻合血管血栓、出血、感染、排斥反应、移植肠功能障碍等。结果3例移植受体术后1月内分别发生出血倾向、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移植肠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但经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得以好转,移植肠存活及功能均良好。结论注重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后对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对于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残冠残根的保存治疗与修复Ⅲ.保存残冠残根的基础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牙体严重缺损的患牙往往伴有牙髓、根尖周以及牙周病变,为了科学、有效地保存和修复利用,应进行口腔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包括牙体牙髓、牙周、牙槽外科以及正畸等,以期达到控制病变、修复形态和恢复功能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环丙沙星的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健康志愿者口眼和静脉滴注环丙沙星的药物动力学,并比较不同剂量、空腹与进餐、单剂与多剂给药的体内过程。单剂空腹口服环丙沙星500mg后,Cmax为3.48mg·L-1、为3.01h、AUC为14.14h.mg·L-1,静脉滴注环丙沙星200mg后Cmax为6.56mg·L-1、为3.73h,口服环丙沙星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8.89%。单剂空腹口服250、500和1000mg环丙沙星后,Cmax为1.82~7.72mg·L-1,为2.47~3.15n,AUC与剂量呈比例增加,进餐与空腹口服环丙沙星500mg后的体内过程显示进食可使该药的吸收轻度减少。与单剂口服500mg相比,500mg日2次×7d多剂给药后的Cmax和AUC均较单剂者略增高,草剂口服250、500、1000和500mg多剂量后24h尿排出率为给药量的47%~55%,静滴200mg者为71.06%,基于上述药动学资料,拟订了环丙沙星对各种感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