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1.
NGF对哮喘小鼠气道阻力和肺组织Akt/PK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NGF介导的Akt/PKB信号转导通路在哮喘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NGF阻断组。利用An iRes2005肺功能仪测小鼠气道阻力,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Akt/PKB的组织表达,M etamoph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哮喘小鼠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NGF阻断组小鼠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明显低于哮喘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哮喘组Akt/PKB在肺组织炎性细胞的表达及AK t/PKB阳性炎症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NGF阻断组则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结论NGF介导哮喘气道高反应和炎症反应,Akt/PKB参与了哮喘发病中NGF介导的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32.
NGF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REB表达的上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洪  曲鹏  方秀斌 《解剖科学进展》2006,12(4):339-342,I0006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REB和磷酸化的CREB(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 estern B loting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CREB和磷酸化CREB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海马CA1区CREB有明显表达,缺血再灌注组CA1区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少,NGF组CA1区的CREB表达多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假手术组海马CA1区p-CREB表达很少,缺血再灌注组p-CREB表达多于假手术组,NGF组p-CREB表达多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NGF上调海马CREB和p-CREB的表达,对缺血神经元起保护作用,CREB和p-CREB参与NGF对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3.
哮喘小鼠肺内及内脏感觉传入系统SH2-Bβ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SH2-Bβ在哮喘小鼠肺及内脏感觉传入系统(C7~T5脊神经节及对应的脊髓后角)的表达,探讨SH2-Bβ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每组15只。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两组小鼠肺、C7~T5脊神经节及对应的脊髓后角SH2-Bβ的免疫反应变化;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及C7~T5节段脊髓SH2-Bβ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免疫反应变化;Metamoph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哮喘小鼠肺、C7~T5节段脊神经节及对应的脊髓后角SH2-Bβ免疫阳性产物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806±0.023、0.766±0.018、0.547±0.014,明显高于对照组(0.243±0.018、0.131±0.011、0.215±0.029)(P<0.01)。Western blotting显示SH2-Bβ及NGF在哮喘小鼠的C7~T5节段脊髓及肺内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脊髓及肺内的平均相对光密度值分别为0.346±0.017和0.512±0.018,哮喘组为0.738±0.021和1.526±0.022。NGF在正常对照组脊髓及肺内的平均相对光密度值分别为0.357±0.021和0.734±0.013,哮喘组为1.445±0.015和1.265±0.018;且SH2-Bβ与NGF光密度值呈正相关(r=0.651,P<0.01)。结论结果提示,SH2-Bβ在哮喘小鼠肺、C7~T5节段脊神经节及对应的脊髓后角过表达,可能是NGF参与哮喘发病的重要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34.
TrkA对哮喘小鼠下呼吸道气道阻力及IL-1β表达的上调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NGF的特异性高亲合力受体TrkA对哮喘小鼠下呼吸道气道阻力及IL-1β的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TrkA介导的信号通路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TrkA抗体阻断组。利用An iRes2005肺功能仪测小鼠气道阻力,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IL-1β表达,M etamoph图象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哮喘小鼠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TrkA组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明显低于哮喘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rkA抗体阻断组肺(0.324±0.013)、C7-T5节段脊神经节(0.301±0.065)及对应的脊髓后角(0.216±0.019)IL-1β免疫阳性产物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低于哮喘组小鼠(0.796±0.025、0.745±0.016、0.528±0.011,P<0.01)。结论NGF介导的TrkA通路的激活可上调IL-1β的表达,介导哮喘气道高反应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5.
曲鹏  张鸿  张正洪  方秀斌 《解剖科学进展》2006,12(3):215-218,i0004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CHOP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免疫印迹法(W estern B lotting)测定CHOP蛋白表达;M etamoph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假手术组大鼠顶叶皮质未见CHOP蛋白表达;缺血组CHOP蛋白在缺血再灌注后12 h明显表达,24 h达高峰,72 h显著下降,缺血组较假手术组CHOP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NGF组和CGRP组CHOP蛋白表达分别弱于缺血组(P<0.01);NGF和CGRP合用组CHOP蛋白表达明显弱于缺血组(P<0.01),也分别弱于NGF组和CGRP组(P<0.01)。结论NGF和CGRP能分别下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顶叶皮质CHOP蛋白表达,联合应用则作用更强,二者对保护脑缺血神经元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豚鼠肺内、C7~T5脊神经节及对应节段脊髓背角内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研究哮喘豚鼠肺内、C7~T5脊神经节及对应节段脊髓背角内PKC的免疫反应变化。结果哮喘组豚鼠肺内、C—L脊神经节及对应节段脊髓背角内PKC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地塞米松组则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PKC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地塞米松抑制哮喘豚鼠PKC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7.
实验性哮喘时下呼吸道和血液中CGRP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16只哮喘豚鼠下呼吸道各部组织和循环血液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气管52.6±20.3,支气管58.3±16.1,左肺上叶65.2±14.6 pg/g,血液130.6±32.3 pg/ml(?)±SD)相比,哮喘豚鼠下呼吸道和血液中CGRP的水平(气管68.8±15.5,支气管77.6±20.5,左肺上叶83.3±18.7ps/g湿重P<0.05;血液193.6±26.5 Pg/ml(?)±sD P<0.001)显著升高。这些结果提示,CGRP可能参与哮喘发作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其发作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8.
用猫以Fink—Heimer银浸法研究眶回后部的传出纤维投射,出现终末及终末前溃变的部位如下:双侧皮层的冠状回、乙状后回、S_(?)区、侧回、上斯氏前回、外斯氏前回,损伤侧的上斯氏中回和对侧的眶回后部。丘脑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背内侧核、中央中核和中央外侧核。双侧锥体束、脑桥核、中脑网状结构腹内侧、桥首侧和尾侧网状核、延髓巨细胞核以及中缝大核和苍白中缝核。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多发性脑梗塞 (MCI)大鼠纹旁区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和精制蝮蛇抗栓酶 3号 (Svate- 3)联合应用对 MCI大鼠纹旁区的作用。方法 :选用 Wistar大鼠 ,应用微栓子栓塞阻断法建立多发性脑梗塞性缺血模型 ,用 NADPH- d组化方法、透射电镜技术并结合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结果 :实验组 NOS阳性反应物平均灰度值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NGF和 Svate- 3联合应用可使 MCI大鼠纹旁区 NOS阳性反应物明显增多 ,对 MCI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0.
应用NADPH—d酶组化方法结合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定量观察了正常豚鼠耳蜗NOS的分布及活性。结果表明:NOS存在于豚鼠外周听觉系统,分布部位依其活性强弱依次为血管纹、内毛细胞、螺旋神经节、外毛细胞、听神经纤维,其相应部位的NOS阳性反应物的平均密度值为93.92%、91.17%、84.25%、78.75%、32.92%,平均灰度值为66.18、73.42、76.67、85.17、111.33。结果提示:NO可能对耳蜗的生理及病理过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