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探讨该方法 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结核分枝杆菌Ag85B DNA特异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并构建标准品.采用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法、抗酸染色法、集菌培养法检测158例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比较3种方法 的检出率.结果 所建立方法 最低检测限度为2个基因拷贝/反应,在2×10~2~2×10~8基因拷贝/mL范围内,Ct值同DNA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该方法 检测5株非分枝杆菌和6株非结核分枝杆菌结果 均为阴性,检测结核分枝杆菌H37Rv出现75 bp特异条带.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法、抗酸染色法、集菌培养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13%、16.46%、31.01%,荧光定量PCR法检出率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法和集菌培养法.结论 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结核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深圳市宝安区人口密集,外来青年工多,性病较为多发。我院通过创建性病规范化门诊的工作,对我科性病门诊男性患者(MSP)进行性病患病率及相关社会学、人口学及性健康需求调查,结合健康教育干预并进行了相关效果评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质粒消除方法及消除效果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不同质粒消除方法的消除效果。方法:分别以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紫外线处理大肠埃希菌,将电泳检测质粒消除菌株PCR扩增检测Ⅰ类整合子,检测Ⅰ类整合子存在情况,并检测未检出Ⅰ类整合子的菌株质粒是否恢复。结果:十二烷基硫酸钠法消除率为27%,十二烷基磺酸钠法消除率7%,紫外线消除率为0。结论:同一菌株的质粒对不同消除剂敏感性不同,同种质粒消除方法对不同的菌株质粒消除效果不同;质粒消除试验后的菌液需接种平板排除未消除菌株的影响;判断质粒是否消除应该用灵敏度高的PCR法检测质粒上的特异性片断或通过检测质粒决定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曲马朵与芬太尼联合静脉镇痛在骨科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ASAⅠ—Ⅱ级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单纯曲马朵组、单纯芬太尼组、曲马朵和芬太尼联合组,术后行4,8,12,24,48h的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并监测镇痛前、镇痛后4,8,12,24,48h的MAP、HR、SpO2指标。结果4,8,12,24h的VAS评分单纯曲马朵组与单纯芬太尼组、曲马朵和芬太尼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评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三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联合用药组最低,三组患者镇痛前后的呼吸、循环功能均稳定。结论曲马朵与芬太尼联合静脉镇痛用于骨科手术术后是安全有效的,是一种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5.
戊二醛熏蒸柜消毒灭菌效果与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戊二醛熏蒸柜的机器性能和消毒灭菌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羟胺缩合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戊二醛含量,测定开机不同时间熏蒸柜内、工作环境空气中及关机后熏蒸柜中戊二醛气体-气溶胶浓度,熏蒸柜对不同微生物的杀灭效果。结果熏蒸柜开机2h柜内戊二醛气体-气溶胶浓度达到91.93mg/ms,熏蒸柜开机90min对不锈钢片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平均杀灭对数值〉5;开机60min对染于手术剪、镊子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5;开机5h能完全杀灭止血钳上的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结论 肯格王牌XZG型戊二醛熏蒸柜是一种高效、快速、安全、可靠、适用的医疗消毒器械。  相似文献   
106.
江伟  张茂棠  方梅  刘海文  刘渠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3):325-326,328
目的:研究深圳市健康人群肠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方法:按《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的方法分离健康人肠道大肠埃希菌,K-B法测定细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健康人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63.33%)萘啶酸(49.33%)磺胺甲基异[口恶]唑(40.67%)氨苄西林(38.67%)复方新诺明(35.33%)较耐受,对头孢菌素类及头孢美唑和氨曲南很敏感.121株(80.67%)对1种以上抗生素耐药,对两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为87株(58%),36株(24%)对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有2株对9种抗生素耐药.结论:深圳市健康人群肠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严重,应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并继续做好耐药性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7.
氨溴索雾化吸入防治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防治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开胸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超声雾化吸入.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排痰效果、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日.[结果]实验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排痰效果显著,胸腔闭式引流管拔管提前,平均住院日缩短.[结论]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可有效防治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将58例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综合护理组(综护组)30例采用外科清创+红外线照射创面+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水胶敷料“安普贴”敷贴的综合护理治疗措施;对照组28例采用0.5%多聚维酮碘液或0.5%呋哺西林液湿敷。临床观察2组患者创面愈合进展情况、平均愈合时间以及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综护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9.6±9.4)d,较对照组(39.2±13.5)d显著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7天和第14天创面细菌培养阳性例数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订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和一般护理措施基础上,外科清创+红外线照射+生长因子+水胶敷料敷贴的综合护理措施对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具有较好的促进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109.
总结52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患者的护理.做好针对性心理护理,本组42例患者为工人,对于工人来说,手是主要的谋生器官,都非常担忧其今后的功能状态和劳动能力,向患者提供已治愈患者治疗前后的照片,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4例偷盗电线致伤者,加强社会责任及法律道德教育,让他们服从治疗;入院后及时评估患者烧伤面积和程度,对21例有进行性肿胀和压迫神经血管的深度损伤患者立即协助医生急诊切开减压及生物敷料覆盖加引流术;及时配合医生清创换药,将感染创面变为相对清洁创面;做好术前体位护理,使用自制的烧伤固定架,保持手部功能位.术后密切观察移植皮瓣颜色、血运及温度等情况;做好体位指导,采用石膏绷带和宽胶布固定上臂于胸部、前臂和手于腹部,患者在床上移动臀部及肩部时,注意指导与患侧上肢同步移动,以免牵扯皮瓣;术后1~2周,患者手部固定的相连关节酸痛难忍,在使用镇痛泵的基础上,指导家属做相应手臂、肘、肩、背部的按摩和热敷,以缓解疼痛;指导功能锻炼,嘱患者切忌急躁和盲目妄为.本组患者皮瓣移植均成活,供瓣区及受瓣区生长良好,创面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丙泊酚不同输注方式对麻醉诱导阶段血浆皮质醇(Cor)、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G1组(国人参数组)、G2组(Tackley参数组)、G3组(BET组),每组10例。分别于诱导前(T0)、轻拍三角肌不应即刻(T1)、气管插管过声门即刻(T2)、插管后3min(T3)、5min(T4)、10min(T5)记录HR、MAP并采集动脉血标本以测定血浆Cor、PRL。结果三组麻醉诱导期间HR、MAP随时间变化差异都无显著意义。三组麻醉诱导阶段血浆Cor、PRL的浓度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在T1时点,三组血浆Cor浓度有轻度下降,而PRL的浓度轻度增加。插管时,三组血浆Cor、PRL浓度均上升,以G3组最显著。结论G1组对应激反应的控制优于G2、G3组。麻醉诱导期间血浆Cor、PRL的浓度变化可用于判定镇静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