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 IE3 protein is a multifunctional viral protein that inter-acts with several target proteins of both viral and host cellular origin.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IE3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brain disorders caused by CMV,a screening for host cellular pro-teins that could interact with IE3 was performed.By yeast two-hybrid screening,ankyrin repeats do-main 17(Ankrd17,also known as Gtar) was identified as a host factor that could interact with IE3.This interaction was verified by yeast two-hybrid assay and chemiluminescent co-immunoprecipitaion.Map-ping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1-148 residues of IE3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interaction.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nkrd17 and IE3 may play a key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MCMV-associated disease.  相似文献   
92.
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属疱疹病毒β亚科,为线状双链DNA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感染.在免疫正常的个体,CMV感染大多表现为无症状或亚临床型感染,但在一些免疫低下或免疫抑制人群如胎儿、婴儿、免疫功能不全或缺陷个体则可引起严重疾病.病毒入侵机体,天然免疫应答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天然免疫应答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的做出反应,主要依赖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识别病毒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如病毒蛋白、核酸),从而引起细胞内信号通路的激活,最终引起转录因子的活化,进而使I型干扰素和炎性因子表达增加,产生免疫和炎性反应.天然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病毒有效的复制首先要躲过天然免疫应答的清除,而病毒感染的最终结局取决于宿主与病毒之间的“力量”角逐.机体多种天然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巨细胞病毒,从而启动机体的天然免疫应答,发挥抗病毒的效应.  相似文献   
93.
背景:脂氧素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内皮细胞、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等合成细胞因子,还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对细胞的生物效应。 目的:分析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对人巨细胞病毒感染THP-1源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用人巨细胞病毒 AD169毒株感染THP-1源巨噬细胞(MOI=0.5),细胞培养后设立对照组、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组及人巨细胞病毒+BML-111组。在感染后0,1,2,4,12,24,48,72 h收集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以ELISA检测各组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RT-PCR检测各指标mRNA的表达强度;Western blot检测感染4 h的细胞核内p65亚基蛋白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其他两组各细胞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 < 0.05)。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组相比,人巨细胞病毒+BML-111组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显著升高(P < 0.05),白细胞介素1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人巨细胞病毒+BML-111组各细胞因子mRNA均明显降低(P < 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他两组细胞核内NF-κB p65亚基蛋白浓度明显升高(P < 0.05);人巨细胞病毒+BML-111组显著低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组(P < 0.05)。说明BML-111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p65亚基核转位,减少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从而对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THP-1源巨噬细胞发挥其免疫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4.
细胞因子与HCMV致病性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即疱疹病毒5型,属疱疹病毒科,为线状双链DNA病毒.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在我国相当普遍,多在婴幼儿期发生,儿童感染率85%左右,成人感染率95%左右,由于HCMV是一种弱的致病因子,多数感染者为无症状或潜伏感染,但在免疫功能下降或缺陷时,可引起疾病.在胎儿和新生儿可致全身播散性感染,并可致头小畸形,智力障碍[1],生长发育迟缓和神经性耳聋,室间隔缺损等畸形.在器官移植,艾滋病及其他免疫缺陷患者,可增加病死率和器官移植排斥率[2、3].同时还发现HCMV是婴儿期肝脏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患儿出现肝大或质地异常,SALT升高可伴黄疸[4].自1956年Smith首次用组织培养方法从患者腺体中分离出病毒以来,世界各地已对HCMV感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发现病毒诱生的细胞因子在HCMV致病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
张菊  向稚丹  刘兴楼  王慧  李革  方峰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4):1988-1992
目的 研究大蒜新素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即刻早期(ie)、早期(e)和晚期(1)基因在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大蒜新素抗HCMV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HCMV AD169株(MOI =2.5)感染细胞和大蒜新素(9.6 mg·L-1)处理感染细胞模型,并用相应剂量(2.3 mg·L-1)的更昔洛韦(GCV)作比较,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感染后0.5,2,4,6,12,24h病毒u1122,ul123,ul54,ul83 mRNA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大蒜新素处理组ul122,ul123 mRNA的表达量始终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组(P<0.05),而更昔洛韦处理组ul122 mRNA在0.5 ~6 h与病毒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大蒜新素对AD169 ul122,ul123 mRNA的抑制率在感染后24h分别为75.2%,70.4%.2药物处理组ul54 mRNA表达量始终低于病毒对照组(P<0.05),大蒜新素和更昔洛韦对ul54 mRNA的抑制率在感染后24h分别为45.4%,27.2%.在感染后6h各组ul83 mRNA表达明显增多,以病毒感染对照组变化最为明显.大蒜新素和更昔洛韦对ul83 mRNA的抑制率在感染后24h分别为45.9%,26.2%.结论 大蒜新素可显著抑制HCMV AD169毒株ie基因(ul122和ul123)的转录,导致其mRNA表达明显降低,对e基因(ul54)和l基因( ul83)转录水平亦有所抑制,表明病毒ie基因可能是大蒜新素抗HCMV作用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和分析儿童基底节区对称性病变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2003年3月至2008年4月我院收治具有脑损害表现、同期CT/MRI扫描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和(或)MRI T1WI呈对称性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患儿共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甲基丙二酸血症3例、α-酮戊二酸尿症2例、高乳酸血症1例,患儿首发症状为发热、咳嗽和(或)呕吐、腹泻,并迅速进展为抽搐、昏迷,伴酸中毒、血乳酸和丙酮酸增高;7月龄高乳酸血症1例,患儿运动发育落后、喂养困难、反复惊厥发作;VitB_1缺乏性脑病1例,患儿单纯母乳喂养、哭声嘶哑、肌无力、抽搐、VitB_1肌注后症状改善明显;肝豆状核变性18例,患儿肌张力增高、震颤、流涎、共济失调、吐字不清、记忆力下降,其中13例伴有肝脏肿大,10例脾脏肿大,肝硬化和脾功能亢进各2例;霉甘蔗中毒和煤气中毒各1例,患儿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缓慢.结论 儿童基底节区对称性病变病因复杂、症状多样,结合病史、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包括代谢病筛查,可早期明确病因并及时合理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儿童肝糖原累积病(GSD)的临床特点、肝组织病理及超微病理改变特征.方法 对2005年8月-2007年3月本院儿科以肝脏受累为主要表现,临床拟诊为GSD的10例患儿(男7例,女3例)行肝穿刺活检术,分析肝组织病理、超微病理特征及临床特点.结果 10例患儿均诊断为GSD.其中GSD-Ⅰ型8例,GSD-Ⅲ型、可疑GSD-Ⅳ型各1例.均有明显肝大及生长发育落后,脾大3例,纳差、呕吐2例,皮肤黄疸2例,其中1例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所有患儿均有空腹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8例,高脂血症6例.普通病理报告提示GSD 8例,2例无特别提示.超微病理报告提示 GSD 9例,1例可疑GSD.结论 GSD是儿童较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肝组织活检可有助于诊断,电镜检查肝组织超微结构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对小鼠脾细胞内TH-1细胞调控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p35和p40基因转录和表达影响的时序性变化特点。方法 制备全身播散型MCMV感染小鼠模型,于感染后3d,5d、7d、10d和14d分离小鼠脾细胞,在PHA刺激后用RT-PCR法检测脾细胞内IL-12 p35和p40 mRNA水平时序性变化,ELISA法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12 p70和IFN-γ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模型鼠在感染后第3天IL-12 p70表达显著增高(P〈0.05),但第5天后急剧下降,显著低于正常鼠(P〈0.05);IFN-γ在感染后第3天增高达峰值(P〈0.01),随后逐渐下降,在感染后第10~14天降至正常水平;IL-12 p35mRNA水平变化与IL-12 p70完全一致;而p40mRNA则从感染第3天开始持续高水平表达(P〈0.01)。结论 IL-12 p35mRNA和IL-12 p70在感染5d后持续明显下降是感染后期TH1类细胞因子持续低表达、TH1反应受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后IL-12 p40mRNA持续高水平可能导致拮抗剂(p40)2表达增加,后者可进一步抑制IL-12功能。  相似文献   
99.
目的 了解儿童急性血吸虫病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2003年61例临床确诊为急性血吸虫病的住院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 儿童急性血吸虫病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学龄期男孩多见。所有患儿均有发热,伴呼吸道症状41例(67.2%),消化道症状40例(65.6%),肝肿大52例(85.2%),肝脾均肿大20例(32.8%)。白细胞总数升高51例(83.6%),嗜酸性粒细胞升高49例(80.3%),伴贫血44例(72.1%)。患儿血沉增快89.8%(44/49例);IgG和/或IgA、IgM升高85.4%例(35/41例);肝脏B超异常91.5%(43/47例);胸片异常55.6%(30/54例)。误诊率达19.7%。结论 儿童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而不典型,近年来发病率呈回升趋势;临床医师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吡喹酮是治疗血吸虫病安全有效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0.
自从七十年代初电子计算机体层(CT)扫描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无论在机器构造上的更新换代,还是在临床使用、诊断经验的积累方面,都有着十分惊人的进展。我国目前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了CT装置,且正向地区、县市级医疗单位扩展。CT具有一般X线检查所难以达到的、对人体内其一脏器连续横断面检查、和将所见图像重建等功能。因此,CT检查巳广泛地应用于对人体各器官疾患的诊断,CT在儿科的应用也愈来愈多,不仅能够检查头颅部疾患,也可结合临床用来诊断某些儿童肝病。兹就我科近年来检查其些病孩为例,介绍CT检查儿童肝病。区别婴儿肝炎综合征与先天性胆道闭锁例:王×、一个多月的男孩、因生后持续黄疸于1989年10月26日住院。病孩于出生第4日起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持续不退。并伴有大便颜色浅淡。入院时体检查得肝在右肋下3.5cm,质地中等,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