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8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构建人源WDR5全长结构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建立稳定表达WDR5的LNCaP细胞株.方法PCR扩增WDR5基因, 将WDR5插入pCI-neo载体中, 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LNCaP细胞, Real Time-PCR检测转染细胞WDR5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 经酶切及测序证实真核表达载体pCI-neo-WDR5构建正确.重组质粒转染到LNCaP细胞后, 用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株, Real Time-PCR方法检测到WDR5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结论 PCI-neo-WDR5成功转染LNCaP细胞株中并稳定表达, 为下一步WDR5的深入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检测方法。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64例无菌性脑膜炎及27例无菌性脑炎患儿脑脊液(CSF)中肠道病毒(EV)RNA。结果急性期CSF中EVRNA阳性检出率为:无菌性脑膜炎609%,脑炎481%;阳性患儿恢复期CSF仅个别阳性;对照组全部阴性。起病5天以内阳性率明显高于5天以后(P<005);5~10月份较11~4月份发病率高(P<005)。25例病毒分离阳性者中24例RT-PCR阳性,53例病毒分离阴性者中19例RT-PCR阳性,RT-PCR敏感性显著高于病毒分离的敏感性(P<001)。结论EV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RT-PCR技术是诊断EV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3.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抗菌药物使用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儿童。AAD会延长原发疾病的恢复时间、增加医疗费用,重者可引起死亡。儿科医师对AAD关注不够,现组织国内呼吸、感染和消化领域专家,制定本共识,以提高我国儿童AAD诊治及预防水平,保障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44.
实时定量PCR技术与短时培养法检测尿样本HCMV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稚丹  方峰  甄宏  徐翼  刘隽  聂兴草 《临床儿科杂志》2005,23(7):434-436,443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PCR系统定量检测尿样本中HCMV并与短时培养快速诊断半定量法比较。方法根据HCMVul123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GAPDH为内参照校准所检测样本的细胞数,建立实时定量PCR检测系统,定量检测132份尿标本中HCMV拷贝数与短时培养结果比较,并同时分析19例接受更昔洛韦治疗前后尿排毒量的变化。结果132份尿标本实时定量PCR结果:短时培养(-)组HCMVDNA为(83±155)拷贝/5×105细胞(n=16例),( )组为(571±231)拷贝/5×105细胞(n=26例),( )组为(792±303)拷贝/5×105细胞(n=35例),( )组为(1126±416)拷贝/5×105细胞(n=16例),( )组为(2201±1043)拷贝/5×105细胞(n=9例);19例38份更昔洛韦治疗前后尿样本中3例治疗前后短时培养结果无改变,而实时定量结果明显改变。结论实时定量PCR法比短时培养法更适于评价抗病毒疗效,而短时培养法判断HCMV是否为活动感染优于实时定量PCR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明确M122蛋白与宿主因子Myst4相互作用的位点.方法 以诱饵载体pGBKT7-M122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不同长度大小的M122基因片段,并将其分别插入至pMD-T simple载体,构建含有不同长度M122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将构建成功的各个重组质粒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SalI进行双酶切鉴定,并送测序.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采用同样的内切酶进行双酶切,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不同长度大小的M122基因片段,并将其分别亚克隆至pGBKT7-BD载体构建含有不同长度M122基因片段的诱饵质粒.将构建成功的各个诱饵质粒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SalI进行双酶切鉴定,并送测序.将测序正确的各个诱饵质粒分别与pGADT7 -Myst4质粒共同转化至酵母菌株AH109感受态细胞,转化后的酵母细胞分别涂板于营养缺陷培养基SD/-Trp/-Leu和SD/-Trp/-Leu/-His/-Ade/X-α-Gal平板.M122与宿主因子Myst4相互作用的位点通过营养缺陷筛选确定.结果 成功扩增了编码不同M122蛋白突变体的基因片段,并将其正确插入诱饵载体,构建了含有不同长度大小M122基因片段的诱饵质粒;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明确了M122蛋白与宿主因子Myst4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位于M122蛋白的1~ 148氨基酸.结论 M122蛋白的1~ 148氨基酸是其与宿主因子Myst4相互作用所必需的,为研究M122蛋白在MCMV致神经系统损伤的分子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6.
刘瑾  方峰  彭新平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2):1660-1664
目的:阐明大蒜新素对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小鼠脾细胞TH1类细胞调控因子IL-12基因转录、表达和功能的影响和其在抗MCMV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大蒜新素治疗组(20只)、安慰剂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20只).治疗组在造模后24 h开始腹腔注射大蒜新素一般剂量(25mg·kg-1),每天1次,共14 d;安慰剂组和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治疗后第3,5,7,10,14天各处死4只小鼠,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IL-12 p35,IL12 p40 mRNA表达强度;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TH1细胞调控因子IL-12 p70蛋白和TH1类细胞因子IFN-γ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安慰剂组在感染后第3天IL-12 p70蛋白和IL-12 p35 mRNA表达显著增高,但第5天后急剧下降,显著低于正常小鼠;IFN-γ在感染后第3天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在感染后第10~14天降至正常水平;而p40 mRNA则从感染第3天开始持续高水平表达.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天IL-12 p70蛋白,IL-12 p35,IL-12 p40 mRNA水平均显著增高达峰值(P<0.05),但随后快速下降,在第5~14天稳定在正常细胞水平;IFN-γ亦在治疗后第3天表达至峰值,第5天稍有下降,但随后表达逐渐上调,在治疗后第7~14天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大蒜新素能完全纠正MGMV感染后第5~14天诱导的IL-12 p70蛋白和IL-12 p5 mRNA表达下调以及IL-12 p40 mRNA表达上调;同时还能持续上调IFN-γ表达,提示其还可能通过其他途径促进IFN-γ分泌.大蒜新素的上述作用有助于纠正MCMV诱导的TH1/TH2细胞网络失衡,增强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和抗病毒因子的分泌而有利于机体清除MCMV病毒,可能是其抗MCMV效应的另一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7.
1病毒感染与病毒性疾病 病毒侵入人体的组织细胞内,借助宿主的细胞环境进行复制增殖,产生子代病毒,是谓病毒感染(viral infection).从病毒学来看,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复制过程,产生子代病毒,此时病毒处于活动状态,称作产毒性感染(productiveinfection);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中途停止,成为不完整的病毒颗粒、或仅有病毒的DNA存在于细胞内、或与宿主细胞的DNA整合在一起,称为潜伏性或非产毒性感染(latent or non-productive infection).再从临床学来看,病毒侵犯宿主组织细胞,引起病变,临床上见到相应的症状、体征和功能损害的实验室依据,称为病毒性疾病,否则只能称作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48.
目的:验证大蒜素注射液(简称大蒜素)是否具有抗巨细胞病毒(CMV)的效应。方法:(1)观察空斑抑制率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即刻早期抗原(IEA)表达水平,在体外评价大蒜素对 HCMV 实验毒株 AD_(169)和临床分离毒株的作用。(2)从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细胞功能(sALT)和肝组织内病毒基因表达水平三方面评价大蒜素对鼠巨细胞病毒(MCMV)肝炎模型小鼠的整体疗效。结果:(1)空斑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大蒜素在细胞最大耐受浓度(MTC)时对 AD_(169)株的空斑抑制率达63.5%。用流式细胞仪评价 MTC 浓度大蒜素对 HCMV IEA 的抑制效应显示对7株临床分离毒株的抗原抑制率为43.3%~66.7%,平均58.4%,接近药物对 AD_(169)株的抑制效应(60.5%)。(2)6只接受药物治疗2周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和 sALT 异常程度明显低于未治疗模型组,肝组织内病毒基因表达水平亦明显低于后组。结论:大蒜素无论在体外细胞水平,还是在动物整体水平均具明显抗 CMV 效应。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为探索肠道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 ,以柯萨奇病毒 (CV)B3 感染小鼠 ,观察其神经细胞内钙离子 [Ca2 ]i及脑组织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I型 (NMDAR1)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1)取新生Balb/c小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 ,培养 12d后 ,于CVB3 感染 12h(12份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 [Ca2 ]i,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游离钙Ca2 含量 ;(2 )以CVB3 颅内接种小鼠 ,用NMDAR1的cDNA地高辛标记探针对感染 3d后处死的石蜡包埋脑组织切片作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1)感染 12h小鼠脑神经细胞内 [Ca2 ]i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感染组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a2 含量低于对照组 (P <0 0 1)。 (2 )感染组脑组织中NMDAR1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CVB3 感染小鼠脑神经细胞可导致细胞内 [Ca2 ]i超载 ,且与Ca2 内流有关。CVB3 感染又可引起小鼠脑组织NMDAR1mRNA表达增高 ,其结果可能进一步引起Ca2 内流和神经兴奋性毒性作用损伤脑组织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及分化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CMV先天感染致神经损伤的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BALB/c胎鼠NSCs并检测其分化潜能,用感染复数(MOI)为5、1和0.1的MCMV Smith毒株感染NSCs并进行分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分化细胞比率,免疫荧光法观察NSCs及其分化细胞标记物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变化,采用MCMV早期抗原(EA)示踪感染过程(MOI=1),real-time RT-PCR检测分化早期NSCs Wnt信号途径关键分化基因Wnt-3和Wnt-Ta mRNA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体外培养的NSCs呈球样生长,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记Nestin表达阳性,并可进一步诱导分化为NF-200阳性的神经元和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培养后,感染组NSCs不能贴壁分化生长并逐渐出现肿胀,细胞Nestin表达下调缓慢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GFAP和NSE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可检测到MCMV EA的阳性表达;分化培养3-9 d,感染组Nestin阳性细胞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GFAP和NSE阳性细胞比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感染组Wnt-3 mRNA水平在分化培养后第1~2天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感染组Wnto-7a mRNA水平在第0.5~2天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差异随病毒MOI的增加而更加明显.结论 MCMV感染可明显抑制NSCs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导致分化细胞比率减少;下调或干扰NSCs wnt信号途径分化基因wnt-3和Wnt-7a的表达;抑制NSCs分化及其分化基因表达的效应与MOI大小存在一定量效依赖关系;MCMV可能通过抑制NSCs分化基因的表达来抑制其分化,这可能是CMV先天感染致脑发育异常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