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从大鼠脂肪组织中分离出脂肪干细胞(Adsc),并通过体外培养观察其在形态、生长方式以及贴壁率、生长曲线等方面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其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方法 取SD大鼠的腹股沟和腹膜后脂肪.分离体外培养ADSC,观察形态并进行传代.取第3代细胞测定其贴壁率、MTT比色法描绘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鉴定干细胞标志物CD44.通过两步诱导法诱导ADSC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免疫荧光法检测分化后细胞NSE、GFAP的表达情况.在分化过程中,用免疫组化检测Nestin的动态变化,验证ADSC分化与神经干细胞的关系.结果 从大鼠的脂肪组织中可成功提取ADSC,在含血清培养中能够连续传代并稳定增殖.而且ADSCs强烈表达CD44.经诱导剂诱导后,大部分ADSC分化表达NSE,而未见GFAP的表达.分化过程中,Nestin 表达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后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 ADSC具有强大的扩增能力和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生物学特性,分化后在形态、表型同时体现出了显著变化,可以成为治疗神经系统损伤、退行性疾病的较为理想的成体干细胞.  相似文献   
22.
CD133+ 胶质瘤干细胞化疗耐受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BC超家族转运体蛋白在CD133 胶质瘤干细胞多药耐药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例人脑胶质瘤标本,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标本中的CD133 胶质瘤干细胞(悬浮细胞)和CD133-肿瘤细胞(黏附细胞),并进行分选细胞的体外扩增培养、传代与鉴定,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分别检测细胞中 MDR1和MRP1的蛋白及其活性表达情况.结果:3例胶质母细胞瘤来源的CD133 细胞能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形成肿瘤干细胞球,并进行1~3次传代;MDR1与MRP1耐药蛋白在CD133 细胞中高度表达,阳性细胞比例范围分别为18%~67%和23%~73%;MDR1与MRP1在CD133 细胞中的表达活性分别为在CD133-细胞中的16.1倍和19.6倍;多药耐药蛋白的阳性细胞比例和其表达活性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而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的病理级别无关;MDR1与MRP1在CD133 细胞中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神经上皮肿瘤中仅有小部分细胞亚型(CD133 胶质瘤干细胞)具有内在耐药性(天然耐药性),而ABC超家族转运体蛋白MDR1与MRP1在CD133 胶质瘤干细胞中的共同过度表达是胶质瘤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CD133 细胞是胶质瘤化疗的关键性治疗标靶.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与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并分析该科2000年3月~2006年3月的海绵状血管瘤病例102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5例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其中,29例患者先后在6年内因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而手术。16患者仍继续非手术治疗,近期随访14例,1例随访发现病灶增大。2例出现癫痫,2例出现神经功能障碍。57例患者直接接受手术治疗,加上中转手术患者共计86例行显微手术切除病灶。手术无死亡,随访66例患者中,1例肌力无恢复,1例面瘫未改善,2例癫痫无明显减少,余疗效满意。结论海绵状血管瘤药物治疗效果不稳定,副作用大;显微手术治疗疗效明确,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4.
经单鼻孔鼻中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经单鼻孔鼻中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方法和经验。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视力及视野改善者30例,内分泌指标恢复正常者31例。脑脊液鼻漏1例,两周后治愈。本组无死亡病例,无颅内出血等其他并发症。结论:经单鼻孔鼻中隔蝶窦入路可充分利用鼻腔的自然间隙,入路直接,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经蝶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25.
大鼠脊髓横断伤后大脑运动皮质的再生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成年SD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在脊髓横断伤后的再生反应。方法在胸9水平完全横断脊髓,术后1、3、5、7和14d,取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和脊髓分别进行GAP-43mRNA组织原位杂交和NF200免疫组化。结果大鼠在脊髓横断伤后出现大脑运动皮质GAP-43mRNA表达,主要分布在大脑运动皮质的V、Ⅵ层;脊髓横断伤组在术后14d内,脊髓断端白质内NF200的表达逐渐由稀疏至消失。结论实验揭示了大鼠脊髓横断后,皮质脊髓束神经元在两周内不会出现数量减少;并发现大脑运动皮质在皮质脊髓束横断后能出现短时间的再生反应。  相似文献   
26.
61例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作者自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经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61例(直径≥3cm),现将手术治疗的经验总结如下,并对肿瘤切除和面、听神经保护等关键技术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7.
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尸头的解剖研究,为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5例成人汉族尸头湿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按肌肉群、硬膜外、硬膜内进行描述和测量。结果枕下三角由头直肌、上斜肌、下斜肌组成,内含椎动脉和C1神经,椎动脉被一层丰富的椎静脉丛包绕,呈“三明治”样结构;C2神经的腹侧支恒定地跨过椎动脉的第2部分后方;头外侧直肌由于连接颈静脉孔后缘的颈静脉突,是判断颈静脉孔和面神经的标志。当椎动脉穿过硬膜时,进入一个纤维通道,内含脊髓后动脉、齿状韧带、第1颈神经、副神经的脊髓根。结论枕下三角和C2神经的腹侧根是辨别椎动脉的重要标志;头外侧直肌是识别静脉孔的重要标记;枕髁的磨除有利于增大操作空间,磨除枕髁时应避免损伤舌下神经;后颅窝手术要注意小脑后下动脉的变异。  相似文献   
28.
患者女,24岁。2006年1月20日无明显诱因突感剧烈爆炸样头痛,并向右颈肩部放射,有短暂视物模糊。当天行头部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于2006年2月4日行DSA检查示右椎动脉走向畸形合并动脉瘤。2006年3月18日再次突感剧烈头痛,程度较第一次稍轻。于2006年3月22日收入院。体检:神志清楚,颈稍抵抗,Kernig征(+),余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研究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入视神经部分损伤SD大鼠后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的变化。方法24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NSCs移植组(N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2只大鼠,两组均使用精确校准方法在大鼠右眼造成部分视神经损伤,左眼为正常对照。从胚胎SD大鼠海马分离NSCs,利用细胞培养和体内移植技术,将培养后的NSCs注入视神经损伤后N组大鼠玻璃体内,C组大鼠视神经损伤眼玻璃体内注入同等体积的PBS。以上两组分6个时间段,即损伤前、损伤时、损伤后1周、2周、3周、4周分别检测损伤视神经眼的F-VEP,记录P1波幅及峰潜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组及C组P1波幅随时间延长均不同程度降低,但前者趋势较后者缓和。自第2周开始N组波幅均高于C组,且差异有显著性;N组及C组P1峰潜时均随时间变化,在第3周时达到最长,第4周时P1峰潜时有缩短;自第1周开始N组峰潜时均较C组缩短,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NSCs移植入视神经部分损伤大鼠可部分改善视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30.
颅内神经鞘瘤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8%,一般起源于脑神经的雪旺氏细胞,常见于前庭上神经、三叉神经,肿瘤大多为良性,也可见于神经纤维瘤病患者.非源于脑神经的脑实质内神经鞘瘤十分罕见,文献报道脑实质内神经鞘瘤不超过50例~([1]),最早报道于1966年~([2]).我院于2009年1月收治1例脑实质内神经鞘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