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49篇 |
免费 | 355篇 |
国内免费 | 23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5篇 |
儿科学 | 81篇 |
妇产科学 | 36篇 |
基础医学 | 356篇 |
口腔科学 | 59篇 |
临床医学 | 934篇 |
内科学 | 526篇 |
皮肤病学 | 34篇 |
神经病学 | 76篇 |
特种医学 | 17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502篇 |
综合类 | 1996篇 |
预防医学 | 760篇 |
眼科学 | 21篇 |
药学 | 766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877篇 |
肿瘤学 | 1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60篇 |
2022年 | 178篇 |
2021年 | 203篇 |
2020年 | 159篇 |
2019年 | 171篇 |
2018年 | 176篇 |
2017年 | 90篇 |
2016年 | 131篇 |
2015年 | 135篇 |
2014年 | 313篇 |
2013年 | 320篇 |
2012年 | 357篇 |
2011年 | 374篇 |
2010年 | 346篇 |
2009年 | 368篇 |
2008年 | 356篇 |
2007年 | 372篇 |
2006年 | 290篇 |
2005年 | 285篇 |
2004年 | 312篇 |
2003年 | 230篇 |
2002年 | 202篇 |
2001年 | 253篇 |
2000年 | 236篇 |
1999年 | 189篇 |
1998年 | 129篇 |
1997年 | 138篇 |
1996年 | 108篇 |
1995年 | 124篇 |
1994年 | 124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101篇 |
1991年 | 78篇 |
1990年 | 62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35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5篇 |
1974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 毫秒
81.
背景 绝经后女性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危险人群,罹患该病可能导致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异常。但NAFLD好发于这一特定生理阶段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 检测绝经后NAFLD女性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RBP4水平与NAFL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37~66岁女性181例。根据是否处于绝经状态和是否符合NAFLD诊断标准分为4组,即绝经前对照组(n=42)、绝经前NAFLD组(n=42)、绝经后对照组(n=36)和绝经后NAFLD组(n=61)。比较各组间血清RBP4水平,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后女性血清RBP4水平与NAFLD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RBP4的诊断价值。结果 绝经后NAFLD组女性血清RBP4水平高于绝经前对照组和绝经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RBP4水平升高〔OR=1.155,95%CI(1.059,1.260),P<0.05〕是绝经后女性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清RBP4水平预测绝经后NAFLD的ROC曲线的AUC为0.841,95%CI为(0.757,0.924),最佳截断值为25.1 mg/L,灵敏度为0.78,特异度为0.79(P<0.001)。结论 血清RBP4水平升高与绝经后女性NAFLD发生相关,对绝经后NAFLD的发生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 探讨经腹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robot assisted laparoscopic pyelolithotomy,RALPL)治疗直径大于2 cm的非鹿角形肾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针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直径大于2 cm的非鹿角形肾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RALPL (48例)与开放肾盂切开取石(open pyelolithotomy,OPL)(44例)手术方式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初次结石清除率、平均手术时间、术后Hb降低值、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相比OPL组,RALPL组初次结石清除率显著提高(91.66% vs.70.45%,P<0.05),平均手术时间、术后Hb降低值、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减少(P<0.05)。RALPL组患者无Clavien Ⅱ级及以上并发症,OPL组Clavien Ⅱ级并发症2例。结论 经腹RALPL对肾盂、肾盏有良好的视角,能在肾盂低压状态且不损失肾实质的条件下确保较高的初次结石取净率,微创、有效、安全,是直径大于2 cm非鹿角形肾结石(包括合并肾盏结石)的可选适应证。 相似文献
84.
目的对比研究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来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228例患者,按照检查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病变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阵发性房颤、阵发性室上速、房室肥大和窦性停博等指标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阳性率(61.40%)高于对照组(48.25%),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比较中,动态心电图对心电异常检出率更高,阳性率也更高,对于患者后期治疗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经皮氧分压(TcPO_2)测定值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下肢血管缺血病变及其狭窄程度关系。方法选取愿意主动参与本次研究的379例在本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379例患者的足背TcPO_2水平并分为A组(TcPO_2≤20 mmHg,1 mmHg=0.133 kPa,41例患者)、B组(20 mmHg40 mmHg,252例患者),比较三组间一般资料、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单纯坏疽发生率均显著的高于B、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发生率均显著的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足背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狭窄评分显著的高于B、C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足背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狭窄评分均显著的高于C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T2DM患者的TcPO_2可以对患者的下肢动脉硬化剂狭窄程度进行病情评估,对患者的治疗及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6.
目的比较后路经伤椎单节段与双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单节段组(采用后路经伤椎单节段固定,33例)和双节段组(采用经伤椎双节段固定,3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24个月ODI、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24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及术后24个月Cobb角矫正丢失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个月。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术后24个月ODI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4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24个月Cobb角矫正丢失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单节段与双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单节段固定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较少,双节段固定够有效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减少术后后凸畸形矫正丢失。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感染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治疗的2 591例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 265例,女1 326例;年龄25~82(51.5±15.6)岁。按照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18)和未感染组(n=2 573),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有无糖尿病、身体质量指数、术前1个月内是否进行局部封闭、手术时间、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否有内固定置入等,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2 591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18例,感染率为0.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手术时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内固定置入是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OR=14.227)、年龄≥65岁(OR=34.313)、手术时间≥2h(OR=15.616)、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4... 相似文献
88.
【摘要】 目的:比较中线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dlin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DLIF)与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骨科采用MIDLIF技术与MIS-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治疗的44例伴双侧症状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L3-4 2例;L4-5 41例;L5-S1 1例。21例患者接受MIDLIF技术治疗,23例患者接受MIS-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治疗。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MIDLIF组年龄较MIS-TLIF组大(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来评估腰痛及腿痛情况,术后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采用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ty index,ODI)评定患者躯体功能、行走等整体生活质量。通过腰椎三维CT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椎管横截面积(intervertebral canal cross-sectional area,ICCA)和硬膜囊横截面积 (dural sac cross-sectional area,DSCA),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腰椎正侧位X线片比较椎间隙高度(椎间隙前侧、后侧及平均高度),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MIDLIF组出现1例脑脊液漏;MIS-TLIF组术后出现1例对侧神经症状加重患者;2例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随访时间22~28个月,平均26.5个月。末次随访时44例植骨均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情况。两组术后平均下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IDLIF组手术时间(159.74±30.54min)比MIS-TLIF组(202.46±61.56min)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MIS-TLIF组术后引流量(55.35±53.24ml)比MIDLIF组(163.74±145.67ml)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腰痛及腿痛VAS评分及DOI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腰痛及腿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腰椎ODI较术前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术前ICCA、DSCA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ICCA、DSCA较术前均明显增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MIDLIF组ICCA(184.42±46.74mm2)较MIS-TLIF组(135.54±42.63mm2)增大更明显;两组术后椎间隙前侧及平均高度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术后椎间隙前侧及平均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椎间隙后侧高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IDLIF和MIS-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双侧症状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且MIDLIF技术手术时间相对更少,术后ICCA增大更多。MIDLIF技术减压更广泛、更直接。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3.0T MRI 与64层螺旋 CT 在进展期胃癌术前 T 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胃镜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40例,于术前1周行 MSCT 及 MRI 检查,根据影像学资料进行 T 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RI 与 MSCT 术前 T分期与术后分期均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test ,P <0.05),MRI 与 MSCT T 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7.5%、72.5%,经统计学分析2种检查方法之间无统计学差异(McNemar-test ,P >0.05)。结论MRI 与 MSCT 在进展期胃癌术前 T 分期中诊断价值相当,MRI的诊断准确性稍高于 MSCT,尤其是在区分 T3、T4期具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