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15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药学 | 7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61.
目的评价福建省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现状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降低医院感染率与耐药菌的发生。方法对2010-2012年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调查住院患者29 093例,发生医院感染1 196例,感染率为4.11%;2011年调查住院患者49 789例,发生医院感染1 832例,感染率为3.68%;2012年调查住院患者65 244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 188例,感染率为3.35%;医院感染现患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年医院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为主,均>50.0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8.06%;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38.83%降至2012年的31.25%;治疗用药比例和单用比例稳步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抗菌药物前标本送检率从51.11%提高至56.94%(P<0.001)。结论福建省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效果取得了良好成效,抗菌药物使用水平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62.
2007年福建省63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现状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全省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阅住院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63所医院所有住院患者的日现患率及抗菌药物日使用情况.结果共调查63所医院住院患者34 840例,日现患率为3.7%,下呼吸道为主要的感染部位;综合ICU感染率达35.5%为最高;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居首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占检出病原菌的18.6%;抗菌药物平均日使用率为39.2%.结论应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减少漏报率,重点监测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病原菌送检率,以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价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的趋势变化。方法对2007、2009年两次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66%,2009年为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次调查中医院感染现患率前5位科室及主要病原菌无明显变化,分别以综合ICU和铜绿假单胞菌最高;手术部位感染现患率由2007年的0.35%下降至2009年的0.25%(P=0.011);其他部位感染现患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由39.22%降至38.28%(P=0.006),其中预防用药比例由41.14%下降至40.79%,治疗用药比例则相应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联用药比例由63.82%提高至67.38%,多联用药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35.77%提高至4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福建省医院感染控制及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自身对照试验。对照周期单用化疗,治疗周期化疗后给予rhIL1150μg/(kg·d),皮下注射,连续给药10~14天,或PLT>300×109/L后停药。结果:共入组106例患者,可评价疗效100例。PLT最低值(中位数)对照周期为49(5~76)×109/L,治疗周期为69(6~221)×109/L,P<0.001。PLT≤75×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7(0~26)天,治疗周期为3.5(0~28)天,P<0.001。PLT≤5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2(0~20)天,治疗周期为0(0~23)天,P<0.01。PLT≤2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0(0~9)天,治疗周期为0(0~5)天,P>0.05。从PLT最低点恢复到8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5(1~18)天,治疗周期为2(0~28)天,P<0.001。对照周期输注血小板人数为6例,治疗周期为6例,无统计学差异。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心悸、水肿、肌肉关节痛、感冒样症状等。结论:rhIL11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有防治作用,临床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66.
甲异靛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已有了近20年的历史,该药对CML近期有效率为90.1%[1]。我所自1994年4月~1995年4月对18例CML患者应用甲异靛(部分联合干扰素)治疗,随访观察至1999年6月,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8例CML(慢性期)患者经临床、血象、骨髓象及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检查确诊;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39.56±13.86岁(19~68岁)。初治者14例,治疗前病程2.9个月;复治者4例,治疗前病程11.8个月,先后用过马利… 相似文献
67.
目的调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对常用消毒剂的敏感性及耐消毒剂基因qac E△1的携带率,为医院实施有效的消毒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评估MDRAB对常用消毒剂酒精、含氯消毒剂和碘伏的敏感性,对比分析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模式与消毒剂耐药性之间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MDRAB中耐消毒剂基因qac E△1的携带率。结果 MDRAB对酒精、含氯消毒剂和碘伏的MBC值分别为40%、125 mg/L~250 mg/L、7.81 mg/L,MIC值分别为30%、15.625 mg/L~31.25 mg/L和7.81 mg/L;结合菌株对抗生素耐药模式,发现消毒剂抗性与抗生素耐药性无关。MDRAB的耐消毒剂基因qac E△1的总检出率为57.69%。结论MDRAB中耐消毒剂基因qac E△1的携带率高,处理MDRAB污染的环境和皮肤消毒,应减少季胺盐类和双胍类消毒剂等低效消毒剂的使用,选择中效以上的消毒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避免消毒失败造成的传播。 相似文献
6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及LDH与其他预后因素关系。方法 检测68例CML患者血清LDH及其同工酶,分析LDH与患者临床特征、外周血、骨髓细胞学和bcr-abl基因表达(P210)的关系。结果 CML患者的血清LDH及其同工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与血白细胞,P210、骨髓增生程度、脾肿大有关,但与血红蛋白、血小板、肝肿大、年龄和性别无关。结论 检测血清LDH有助于CML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69.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MCL-1和microRNA-29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组织中MCL-1和microRNA-29a(miR-29a)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20例ENKTCL和10例增生性淋巴结炎组织中MCL-1蛋白和miR-29a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ENKTCL组MCL-1表达显著高于增生性淋巴结炎组,但MCL-1过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评分无关。相关性分析显示:ENKTCL组织中miR-29a表达与MCL-1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59,P=0.016)。结论:miR-29a可能通过靶向调控MCL-1基因表达参与了ENKTCL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0.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在无相匹配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供髓者行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时,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是首选治疗药物。我所从1987年1月至1997年6月,应用ALG联合雄激素治疗25例SAA患者疗效尚好,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25例住院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10~65岁。所有患者治疗前行血象、骨髓象、Ham试验、血糖、肝、肾功能检查,并在治疗后定期复查,治疗前后血象、骨髓象见表1。25例患者中重症Ⅰ型(SA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