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6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20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将显示血管等结构的三维重建方法与传统的解剖学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其优劣.方法:新鲜成人下肢标本各2侧,分别从动脉与静脉灌注显影剂,CT扫描后利用三维软件进行分割与重建;解剖扫描后的标本,分别显示其血管系统.将三维图形与标本照片进行比较.结果:利用三维软件可分割与重建出独立的骨、血管、皮肤、肌肉,所重建的图形可以分别单独显示,也可以组合显示.可从不同角度与层面观察血管的走行、分布、吻合等情况,但有显示误差,不适合数据采集.剥制标本上可清晰地观察到血管系统,可观察任一支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与吻合等情况,可以进行数据测量,但不能同时显示多层结构.结论:血管灌注结合三维重建的方法对于观察人体血管的三维状态、不同角度与不同层面的走行与分布具有优势,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剥制标本.  相似文献   
42.
胰腺是人体内仅次于肝的第二大消化腺.兼具内、外分泌功能,在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胰腺癌是最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表现为全球性现象,在癌症引起的相关死亡中占第4位[1],外科手术切除仍是可以治愈患者的唯一手段[2].  相似文献   
43.
对血液中栓子的早期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超声多普勒技术使栓子的无损检测成为可能,但是目前的检测尚依赖于医生的手动操作和临床经验,仍缺乏可靠的自动检测系统.本文基于小波包变换和主元分析提取对栓子敏感的特征参数,并利用神经网络构建超声多普勒栓子信号的自动检测系统.仿真研究和临床实验表明:该系统有效提高了栓子检测的准确性,有望应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4.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由于低位直肠癌行治愈性切除后存在着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及术后性功能和泌尿功能的障碍 ,因此 ,在世界范围内有关直肠癌的治疗一直是困绕外科界的一大棘手问题。随着Heald[1] 等在 1982年提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otalmesorectalexci sion ,TME)或称直肠周围系膜全切除术 (completecircumferentialmesorectalexcision ,CCME)这一新技术以来 ,上述问题才得以改观[2~ 5] ,目前 ,TME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并已成为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本文将TM…  相似文献   
45.
经后路第2骶椎螺钉进钉方法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为临床应用第2骶椎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骶部病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在60块干燥骶骨上,对第2骶椎及其相关结构进行观测;2.在25具尸体标本上观测骶前和骶管内神经血管.3.在50例正常成人志愿者的S2椎体中部行CT扫描,观察螺钉的置入角度和深度.结果1.第2骶骨椎体、侧突、侧块具有足够的空间.背侧有内、外两个区域适于进针.2.第2骶椎前、后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只在椎体前有出钉安全区.3.经外侧区向S2椎体置钉,进针角度为(40±4)°,深度为(35.8±4.0) mm,经内侧区向S2侧块置钉进钉角度为(28±3)°,深度为(45.4±4.1) mm.结论第2骶椎行常规直径的螺钉(4.5~6.5 mm) 固定具有可行性.但要注意进钉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同时宜采用相应的加强螺钉稳固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6.
踝部血管网对小腿远端蒂皮瓣的供血作用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23  
目的:研究踝部血管网对小腿远端蒂组织瓣的供血作用。方法:通过10例小腿铸型标本和3例新鲜标本的解剖,观察踝部血管网的构成及其与小腿筋膜皮肤血管网的交通吻合。结果:踝部血管网有众多的血供来源,并形成错综复杂的各方吻合。踝部血管网与小腿前侧,内侧,前外侧和后外侧的纵向筋膜血管丛及神经皮静脉血管丛,分别在踝前伸肌支持带,内踝,外踝前和外踝后的部位相交汇,吻合丰富而明显。结论:桌中血管网吻合充分,丰富,设计宽约3cm的筋膜下组织为蒂,可为小腿带皮神经和皮静脉血管丛的远端蒂筋膜皮瓣提供丰富血供。  相似文献   
47.
婴儿单侧唇裂鼻畸形一次整复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单侧唇裂鼻畸形婴儿期一次整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0-3岁正常儿童和唇裂患者的头部标本做显微解剖及铸形和透明标本。结果:正常儿童上唇剖动脉主要来源于上唇动脉,大多左右侧上唇动脉吻合成动脉弓,上唇动脉有分支分布下鼻端,分布于外鼻的动脉主要有鼻背动脉、鼻外侧动脉、鼻翼动脉和鼻翼下缘动脉,且形成非常丰富的吻合。单侧完全唇裂患者的上唇动脉沿唇红缘和裂缝走行,终止于鼻翼基部(患侧)和鼻小柱基部(健侧),外鼻的动脉来源及分布与正常儿童相同。结论:本文结果对成功地施行婴儿单侧唇裂鼻畸形一次整复的手术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48.
腕部血管网的解剖基础及其与前臂远端蒂皮瓣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目的:研究腕部筋膜皮肤血管网对前臂远端蒂组织瓣的供血作用。方法:解剖14例血管灌注的新鲜标本,观察腕部血管网的构成及其与前臂筋膜皮肤血管网的联系。结果:腕部血管网有众多的血供来源,相互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各方吻合。腕部筋膜皮肤血管网以横向吻合为明显,并与前臂桡侧、尺侧和背侧的纵向筋膜皮肤血管网,在腕部桡侧、尺侧和背侧相交汇,分别位于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和腕背伸肌支持周围。结论:腕部血管网与前臂纵向血管网吻合丰富,以腕部宽约3cm的筋膜皮下组织为蒂,可在前臂设计切取长宽比例达5:1的远端蒂逆行组织瓣。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类型、分支及吻合,为临床手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78例手的铸型标本上观察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分支及吻合.结果:(1)掌浅弓分5型:Ⅰ.尺动脉型由尺动脉的终支构成,其分支直接到示指、拇指,不与其它动脉的分支吻合,占19.2%(15例).Ⅱ.桡尺动脉型由桡动脉分支与尺动脉构成,占51.3%(40例).Ⅲ.尺动脉掌深弓型由尺动脉的终支和掌深弓构成,占15.4%(12例).Ⅳ.桡正中尺动脉型由桡动脉、正中动脉和尺动脉构成,占10.3%(8例).Ⅴ.无弓型没有掌浅弓,桡动脉掌浅支分支营养拇指、示指及中指桡侧半,尺动脉分支营养中指尺侧半、无名指、小指,占3.8%(3例).(2)掌深弓分2型:Ⅰ.完伞型掌深弓由桡动脉的终支与尺动脉或其它分支构成,占93.6%(73例).Ⅱ.非完全型掌深弓是桡动脉的终支不与其它分支吻合.占6.4%(5例).掌浅弓、掌深弓互相吻合且发出许多分支.结论:掌浅弓、掌深弓分支众多,吻合丰富,变异大,临床手术时应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大鼠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特点,为该皮瓣切取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SD大鼠27只,7只行大体解剖,描述该皮瓣的解剖学特点;20只经颈总动脉行明胶-氧化铅灌注,并通过图片处理技术测量相关数据。结果腹壁浅动脉由股动脉发出后在穿浅筋膜处发出第1个分支,随即分为内外侧支,分别与胸外侧动脉和胸背动脉吻合。其外径在股动脉发出处为(0.46±0.02)mm,在穿经浅筋膜处为(0.46±0.02)mm,其营养面积为(18.37±3.67)cm2,其与胸背动脉的吻合区距离腋下水平线和腹中线分别为(5.34±0.86)cm和(4.38±0.38)cm;与胸外侧动脉的吻合区距离腋下水平线和腹中线分别为(6.28±0.69)cm和(2.04±0.33)cm。结论大鼠腹壁浅动脉解剖位置和外径恒定,是游离皮瓣移植、皮瓣动脉增压、血流动力学研究等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