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59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锰、铅联合染毒对小鼠肝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暴露于较高浓度的重金属锰、铅 ,均可造成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在内的损害。尽管管理毒理学的危险度评价推测使用MMT代替四乙基铅 ,环境中锰含量增加不会造成目前技术方法可检查到的机体损害 ,但也有不少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 ,如铁、镁、锌、硒缺乏 ,锰、铅联合作用[1] 、特殊疾病状态、婴幼儿发育期等均可造成机体对锰毒性的敏感性增加[2 ,3] 。我们采用腹腔注射染毒方式 ,观察了锰、铅联合染毒对小鼠体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试剂 氯化锰 (MnCL2 4H2 O)、醋酸铅 (Pb(C2 H3O2 ) 2 ) ,上海金山试剂厂…  相似文献   
62.
大鼠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第5亚型基因片段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大鼠的尾壳核组织中提取总 RNA,以 RT-PCR方法扩增出大鼠 m Glu R5 长度约 43 5 bp的 c DNA片段。将这一片段克隆到 PGEM-T载体中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证实所克隆的 c DNA是编码正确的大鼠 m Glu R5 的一段基因序列。克隆的这段大鼠m Glu R5 特异性基因片段可用于制作探针 ,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 m RNA在正常或异常状况下的表达 ;也可制作反意 c DNA或反意 m RNA以研究 m Glu R5 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作用 ;还可进行反意 c DNA或反意 m RNA基因治疗。总而言之 ,克隆的这段基因 ,对研究 m Glu R5 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的功能变化 ,以及对与其有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制备地高辛标记的人酪氨酸羟化酶(hTH2)cRNA探针。方法 用分子克隆技术重组质粒pGEMTH2。用体外转录法制备地高辛标记hTH2cRNA探地,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显示重组质粒含有酪氨酸羟化,酶基因片段,且插入位点正确。使用斑点杂交证实我们制备的探针是敏感可靠的。结果 杂交阳性部位呈紫蓝色,深浅与稀释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64.
人及大鼠基底神经节的三维重构及形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计算机三维重构技术建立了人及大鼠基底神经节的三维数字化模型 ,并对两者的形态及核团构成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在微型计算机上 ,提取人脑及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中含有基底神经节的连续层面 ,利用通用的三维建模及动画软件 3 DStudio MAX,以三维放样的方法 ,在我国首次建立人及大鼠基底神经节的核团及纤维传导通路的三维数字模型 ,对人及大鼠的基底神经节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并利用重构的三维模型建立虚拟现实文件 ,在神经解剖学研究中引入浏览器虚拟现实技术 ,实现了任意拆分、组装及旋转上述核团的功能。本研究显示 ,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毗邻关系上 ,人与大鼠的基底神经节的差异不大 ;由于人的直立而导致脑干吻尾轴旋转了一定角度 ,其内部核团的相互毗邻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从而异于大鼠基底神经节内部核团的毗邻关系 ;基底神经节各个核团间的投射纤维以尽可能短的路径到达靶核团的相应区域 ,构成了拓扑投射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中药脑力智宝对PC1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以硝普钠(sodium nitro- prusside,SN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为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及凋亡细胞百分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以DPH为荧光探针检测细胞膜的流动性。结果脑力智宝提取物及含药血清能减轻SNP引起的细胞核形态学的改变,减少凋亡细胞数,使SN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下降,凋亡峰显著降低,并能提高Bcl-2蛋白的表达,增加细胞存活率,增加膜流动性。结论脑力智宝对SN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并可能是通过促进Bcl-2蛋白表达,增加细胞膜流动性等途径而抑制细胞凋亡的。  相似文献   
66.
陈红  张澄波  徐群渊  郑少鹏  赵春礼 《解剖学报》1999,(2):103-106,I002
获得编码人酪氨酸羟化酶催化核心cDNA片段,并观察其表达。方法采用人的全长THcDNA为模板,设计特定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反就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MVTHc。在对目的片段测序后,将重组质粒转染到大鼠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内,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表达。  相似文献   
67.
成年哺乳动物脑侧脑室外侧壁的脑室下区 (SVZ)具有持续存在神经生发现象 ,表明此区存在着神经干细胞。成年神经干细胞 (adult neural stem cells)主要是指存在于成年神经系统的多能干细胞 (m ultipotent stem cells) [1 ] ,它们具有自我更新潜能 (self- renewal potential)和多向分化潜能 (m ul-tipotentiality) ,它们的子代细胞中既有与自身完全相同的细胞还有可通过非对称性分裂分化为神经元或胶质细胞的细胞。发现和分离培养以及鉴定出成年神经干细胞是近年来神经科学领域中的重大成果之一 ,它为探讨神经组织发育机制和神经组织损伤修…  相似文献   
68.
大鼠脑内多巴胺水平与脑电11 mHz超慢波谱系功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脑内神经递质的检测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缺少在无创状态下检测脑内递质的可靠手段。 目的:在脑内递质水平正常和低于正常的情况下,分析11 mHz超慢波功率与多巴胺水平是否存在对应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12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 材料:选用体质量200~250 g的雌性SD大鼠10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模型组40只,对照组30只,正常组30只。 方法:将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经腔注射麻醉,置于脑立体定位仪进行开颅手术,分别给予2组动物左侧脑黑质部位注射10 g/L 6-羟基多巴胺和生理盐水各8 μL。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置。 主要观察指标:用脑涨落图仪检测3组大鼠脑内11 mHz超慢波谱系的功率,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脑内多巴胺水平,并将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大鼠脑内的多巴胺水平左脑下降26.98%,右脑上升16.92%;11 mHz谱系的功率值左脑下降64.69%,右脑下降57.67%。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多巴胺水平左脑下降83.42%,右脑上升27.48%;11 mHz谱系的功率值左脑下降83.39%,右脑下降76.62%。3组大鼠左、右脑多巴胺水平与11 mHz谱系的功率值均呈正相关(P < 0.05~0.01)。 结论: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有高度相关性,即11 mHz谱系的功率值与多巴胺的生化水平有高度相关性。说明在脑内递质水平正常和低于正常的情况下,11 mHz谱系功率与多巴胺水平的对应关系是成立的。脑涨落图仪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用分析脑电超慢谱系的方法来检测脑内神经递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9.
难治性癫痫脑组织中多耐药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在有关肿瘤化疗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中,人们业已发现肿瘤细胞多药抗药性(multiple drug resistance,MDR)的形成与MDR1基因过度表达有关。Biedler等首次应用化疗药物在体外成功的诱导和建立了MDR1细胞株.Juliano等在中国仓鼠卵巢MDR1细胞株的胞膜上第一次分离到了由该基因所表达的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又由于MDR1表达多  相似文献   
70.
应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雪旺细胞和壳聚糖复合胶原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20mm缺损,拟探索一种实验性提高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的质量和速度的方法。术后8周、12周,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神经示踪等技术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术后8周、12周实验组大鼠新生的神经纤维已通过缺损部位,手术局部未出现明显的排斥反应;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Ⅱ及对照组Ⅲ,与对照组Ⅰ相近。结果提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对缺损的坐骨神经修复具有良好的桥梁作用和促进神经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