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肝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检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 浆中凝血因子 ,除组织因子 (TF)、Ⅳ因子(Ca2 +)、Ⅵ因子 (激活的Ⅴ因子 )、因子Ⅷ和因子Ⅷa链以外的其它凝血因子 ,都是在肝脏中合成。肝病患者常伴有各种凝血因子的异常 ,临床上一般进行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等常规测定 ,而各种凝血因子水平的检测并不多见。本文对 10 8例肝病患者进行PT、APTT、Fib检测的同时 ,还进行了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活性测定和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 ,30名健康人 ,男女各 15人 ,年龄18~ 5 5岁 ,平均 3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实验室部分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1月—3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COVID-19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COVID-19轻型及普通型(普通组)和重型及危重型(重症组)患者血常规、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高粘血症及低渗血症(高粘低渗血症)的原因、诊断,预后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3例高粘低渗血症及47例无高粘血症和(或)低渗血症的肺血病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肺心病并发高粘低渗血症的常见诱因为饮食少及限钠饮食(78.3%)和利尿剂的应用(71.4%),43例患者中轻度18例,中度13例,重度12例,两组临床表现相近(P>0.05),治疗后症状缓解31例,死亡12例,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心病临床症状特异性不强,并发高粘低渗血症者容易漏诊,且病死率高,应引起注意,治疗应与肺心病的其他治疗同步进步,以降低肺心病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毕业论文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必须完成的课程,本文以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为出发点,针对每年教学管理过程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对毕业论文完成模式进行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检测不同类型冠心病 (CHD)患者血浆组织因子 (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抗原水平及抗凝血酶 Ⅲ(AT Ⅲ)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TF抗原 (TF Ag)、TFPI抗原 (TFPI Ag)均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 ,AT Ⅲ活性采用发色底物法。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和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TF抗原水平治疗前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水平接近 (P >0 .0 5 ) ;各组治疗前后TFPI抗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各组治疗前AT Ⅲ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后 ,AMI组和UAP组AT Ⅲ活性升高至对照组水平 (P >0 .0 5 ) ,SAP组和OMI组仍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AMI及心绞痛患者发作期 ,外源性凝血途径被启动 ,TF过度表达 ,TFPI反馈性增高 ,AT Ⅲ活性因被过多拮抗和消耗而降低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8.
"基于问题学习"(PBL)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法"(CBT)模式是两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文分析了两种教学模式在检验医学实习带教中应用效果,并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梗死常继发凝血和纤溶功能异常。本文报道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含量和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测定观察组135例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的血浆Hcy、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与对照组45例健康体检者血浆Hcy、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观察组治疗周期结束后血浆Hcy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周期结束后血浆Hcy水平下降28%左右。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能有效降低Hcy水平,能早期预防并及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