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2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8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54篇 |
内科学 | 10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25篇 |
综合类 | 70篇 |
预防医学 | 41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44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4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331.
目的探讨电子输尿管软镜联合U100Plus激光治疗上尿路2~3 cm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应用电子输尿管软镜结合U100Plus腔内激光碎石系统治疗66例上尿路2~3 cm结石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观察手术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Clavin-Dindo分级)情况。
结果平均结石直径(2.3±0.3)cm,单次碎石成功率100%。平均碎石时间(56±24) 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3±1.2)d。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7.9%。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09%(6例),其中Ⅰ级4例,3例术后体温>38.5℃,1例反复疼痛需镇痛;ⅢA级2例,术后1个月形成输尿管石街,再次手术清石。
结论电子输尿管软镜联合U100Plus激光治疗上尿路2~3 cm结石,碎石效率高,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 相似文献
332.
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ademia,MMA)和丙酸血症(propionic acidemia,PA)是两种较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该类疾病较少见,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且新生儿科医生对此病的认识不足,常难以在新生儿期明确诊断,以致延误治疗[1]。MMA及PA的临床表现均由于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及异常代谢产物堆积的毒性作用所致[3],因此发病症状相似,偶有特殊表现的报道[4]。现报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2011— 相似文献
333.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脑出血急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急性中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4.
335.
目的 观察不同输血指征对早产儿贫血及其他合并症治疗的意义,以期探讨适合我国的较为合理的输血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出生体重<1500 g,住院时间≥2周,并接受过输血治疗的早产儿临床资料.按不同的输血指征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1组(输血指征严格)和观察2组(输血指征宽松),其中观察1组54例,观察2组42例.观察患儿输血总量和输血次数.结果 观察1组接受的总输血量比观察2组明显增高[中位值(P25,P75)为71.0(43.25,107.25) ml对 36.0(29.50,56.25)ml,P=0.001],且输血次数较观察2组增多[3.00(2.00,4.00)次对 1.50(1.00,2.25)次,P<0.01].观察1组机械通气时间及持续正压通气时间高于观察2组,但吸氧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1组患儿在颅内出血、真菌感染率及病死率上均高于观察2组(P<0.05).结论 早产儿贫血易促使其并发症的发生,对早产儿存活的影响较大,结合具体病情适当放宽输血指征,科学合理用血,对早产儿的生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36.
338.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7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新生儿病例,分析其病原、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转归情况.结果 67例患儿均为念珠菌属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为常见,占47.7%,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占43.3%;早产儿占所有病例的91.0%,其中50%以上的早产儿胎龄≤ 32周,9例存在先天性消化道畸形,11例合并有巨细胞病毒感染;25例患儿真菌感染前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PICC)置管时间≥ 14 d,16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时间> 7 d;35例(52.2%)患儿白细胞计数< 10 × 109 /L,46例(68.7%)患儿有血小板下降,其中33例持续≥ 7 d;24例患儿伴有器官受累,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眼及关节;47例(70.1%)经抗真菌治疗后病情好转或治愈,15例(22.4%)患儿死亡.结论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主要为念珠菌属,尤以白色念珠菌及光滑假丝酵母菌为多见.中枢神经系统、眼及关节为常见受累器官.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严重程度及转归与患儿的机体状态、原发病及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9.
目的 观察乳结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予乳结散治疗,对照组80例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2组均3周为1个疗程,经期停服,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57.5%,总有效率88.8%;对照组治愈率20.0%,总有效率71.3%.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P<0.01),且治疗组降低明显(P<0.05).治疗组复发率8.7%,对照组复发率31.3%,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乳结散对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0.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疗法是目前最受关注的肿瘤免疫疗法之一,已被批准为多种肿瘤治疗的一线用药。然而,单一的ICIs疗法具有疗效有限、易耐药等缺陷。因此,开发联合治疗策略以提高ICIs疗效,成为抗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首先介绍了ICIs的新型作用靶点,并结合ICIs产生治疗抵抗的机制,系统介绍了现有疗法(如化疗、放疗、热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疫苗、细胞因子治疗、过继细胞疗法等)与ICIs的联合治疗策略,并深入探讨了其增强肿瘤杀伤作用的机制,为临床针对患者病理特征进行个性化联合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