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73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444篇
内科学   21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539篇
预防医学   184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167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分析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对产科质量的影响,寻找危害孕产妇安全的主要因素。方法对我院2003年9月至2005年6月产科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本地人口孕产妇产检率为841.87‰,明显高于流动人口的210.78‰(P<0.05)。流动人口孕产妇胎儿宫内窘迫、早产、过期妊娠、产后出血、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本地人口(P值均<0.05)。结论继续提高流动人口高危孕产妇检出率、管理好流动人口孕产妇将是提高上海市产科质量工作的新重点。  相似文献   
52.
张敏  徐军 《广东医学》2006,27(5):647-649
目的探讨TGF-β1体外诱导气道上皮细胞表型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分化的可能性。方法TGF-β1(10μg/L)处理气道上皮细胞株16HBE-14o,显微镜下实时观察形态学变化,免疫染色方法检测E-cadherin,α-SMA和F-actin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E-cadherin,α-SMA mRNA的表达。结果TGF-β1 10μg/L作用3d,气道上皮细胞株16HBE-14o失去正常的立方形,变得肥大,胞体拉长;上皮细胞特征性标志E-cadherin表达减弱,胞浆中出现肌纤维母细胞表型标志物α-SMA,F-actin聚合形成张力纤维沿着细胞长轴分布。结论本研究提示,气道上皮细胞在TGF-β1的作用下经历了表型改变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分化,可能作为肺肌纤维母细胞的一个新的来源,从而参与哮喘气道重塑、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因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房颤)住院的老年患者的伴随疾病及心律和心室率控制的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余年住院患者的240例资料,分析其房颤病程和伴随的疾病,药物治疗和起搏治疗的情况,心率和心律的变化。结果:合并心力衰竭、传导系统病变和脑卒中者分别为57.1%、31.7%和20.4%。对房颤病程不清楚者在阵发性房颤中占13.9%、在持续性房颤中占20.1%。在阵发性房颤中单独应用普罗帕酮(心律平)、B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治疗者分别占37.6%、25.7%和21.8%,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者占14.9%,有7.9%的患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在持续性房颤中单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者分别占57.6%、23.7%和7.2%,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者占10.8%,有20.1%的患者无需用药物控制心室率。有10.9%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和14.4%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均行VVI起搏,主要原因分别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结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常伴随心力衰竭、传导系统疾病和脑卒中,部分患者未及时发现和治疗房颤,大部分阵发性房颤单用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可转复为窦性心律,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有57.6%用地高辛、20.1%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就可维持心室率。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的起搏指征和方式均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54.
硅橡胶灌注制作头颈部血管标本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颅底显微解剖研究中,对于头颅标本的血管灌注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故采用模具用硅橡胶灌注头颅动静脉。结果发现用硅胶灌注后的头颅标本,其血管充盈饱满,色泽鲜艳,有极好的弹性和韧性且具有很多的优点,便于血管解剖与观察和数据测量,在头颈部的解剖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脑电双频指数(BIS)可反映镇静催眠程度,指导麻醉用药。七氟烷是新型吸入麻醉药,具有诱导迅速、患者苏醒快、对循环抑制轻等优点。本文观察了腹腔镜手术中用BIS指导七氟烷吸入麻醉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以期为临床使用七氟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Ommaya囊置入联合放化疗治疗囊性野生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山东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至2017年收治的48例囊性野生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Ommaya囊置入联合放化疗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疗效、影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颅内压增高症状,包括头痛(39例),呕吐(27例),视物模糊(8例)等。局灶性体征包括肢体活动障碍(27例),癫痫发作(12例),视野缺损(10例),失语(8例)等。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生活能力提高者36例,有效率75%。影像学好转者(病灶缩小50%)36例,有效率75%,进展者4例,死亡3例。结论Ommaya囊置入联合放化疗治疗囊性野生型肺腺癌脑转移瘤是一种有效并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李海  徐军  俞愉  陈婷  冯怡燕  章鹏  邱德凯 《胃肠病学》2008,13(6):345-348
背景: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TNF)-α联合化疗药物对肿瘤的疗效较单独应用更佳,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目的: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模型行脂质体介导的TNF-α基因瘤内转染,研究肝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情况及其机制。方法:经脂质体介导,以真核表达质粒pSVK3-TNF-α分别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裸鼠皮下SMMC-7721细胞移植瘤。测定SMMC-7721细胞的TNF-α浓度,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测定细胞杀伤率,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TNF-α转基因治疗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结束第5d,移植瘤体积为(75.28±35.35)mm^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45±103.64)mm^3(P〈0.05)。TNF-α基因体外转染SMMC-7721细胞24、48、72h后,基因转染组每106个细胞的TNF-α表达量分别为(1680±187)pg、(1702±205)pg和(1650±164)pg,细胞杀伤率分别为(37.1±2.4)%、(79.4±4.3)%和(84.2±4.6)%。基因转染72h后,SMMC-7721细胞增殖指数为(30.5±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1±3.9)%(P〈0.05);凋亡指数为(10.0±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0.4)%(P〈0.01)。结论:脂质体介导的TNF-α基因转染裸鼠人肝癌移植瘤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为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周期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尘螨主要变应原DNA疫苗对尘螨提取液诱导的小鼠肺部变应性炎症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分别构建表达Derp1和Derp 2的真核表达质粒pCMV Derp 1和pDerp 2 IRES Derp1。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6只 )、对照组 (12只 )、单质粒组 (6只 )和混合组 (6只 )。后三组分别用空白质粒、pDerp 2 IRES Derp 1或混合的pDerp 2 IRES Derp 1和pCMV Derp 1免疫 ,4周后用尘螨提取液致敏、激发 ,观察肺部炎症、计分、肺泡灌洗液 (BALF)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 4 (IL 4 )和γ干扰素 (IFN γ)水平。结果 细胞总数和嗜酸细胞(EOS)计数 :混合组 [(6± 4 )× 10 5/ml、0 0 5± 0 0 4 ]和对照组 [(2 1± 13)× 10 5/L、1 80± 1 3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IL 4水平 :混合组 [(16 8± 2 33)g/L]与对照组 [(5 38± 2 5 6 )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各组间IFN 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尘螨主要变应原的DNA疫苗可有效抑制尘螨提取液诱导的肺部变应性炎症 ,能表达两个主要变应原的DNA疫苗其抑制变应性炎症效果优于只表达一种变应原的疫苗。  相似文献   
59.
由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免疫病理机制尚未阐明,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或治疗方法能够控制这种疾病.为了探讨SARS发病的免疫学机制,我们研究了SARS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的表达谱以及肺和淋巴组织的免疫病理改变.采用液相芯片技术,动态扫描了23例诊断明确的SARS患者血中14种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应用反转录PCR、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对SARS死亡患者经尸体解剖的肺和淋巴组织进行免疫病理学观察.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eion,SCI)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抗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SCI患者(SCI组)47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7例,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原活性(PA)、凝血酶活性(TA)、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和血浆蛋白C活性(PC:A).结果 SCI组vW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6.7±25.3)% vs(143.6±21.1)%,P<0.01],SCI组APTT和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5.7±8.3)s vs (37.8±9.5)s,(9.2±1.8)s vs (15.3±2.8)s,P<0.01],SCI组P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I组Fi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6±2.3)g/L vs(2.6±1.3)g/L,P<0.01],PA和T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T-Ⅲ:A和PC:A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抗凝血系统功能失调导致的高凝状态是SCI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