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
12.
徐一鸣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08-108
目的探讨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肌注黄体酮针剂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1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治疗后第4周,治疗后第6周,治疗后第8周,治疗后第10周,两组患者孕激素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黄体酮胶囊与肌注黄体酮针剂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但是前者的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EM s)被认为是一种血管相关性疾病,大量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具有强大的促血管内皮增殖、促血管生成作用,与EM s的发病密切相关;另有研究表明内皮细胞抑素(endostatin)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和迁移,从而拮抗VEGF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本文就VEGF、endostatin对EM s发病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生存下来的患者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本研究重点观察早期康复功能训练的时间可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ADL能力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从1997年8月~1999年12月底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初发者;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8分;均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7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第1组),早期康复功能训练组(第2组)和延期康复功能训练组(第3组)。各组的例数、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延迟脐带结扎(delayed cord clamping,DCC)对极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阴道分娩的极早产儿,随机分为早期脐带结扎(early cord clamping,ECC)组和DCC组。比较2组的血常规、胆红素值、Apgar评分、平均动脉压、血气、体温,以及新生儿低氧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输血、脑室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炎、败血症、低血糖、新生儿死亡、高胆红素血症及光疗的发生率。比较2组极早产儿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并比较2组产妇的第三产程和产后出血量。结果:DCC组极早产儿出生时血红蛋白、72 h血红蛋白、出生时红细胞压积、72 h红细胞压积、平均动脉压、出生时胆红素、胆红素峰值均高于E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C组的新生儿低氧血症、ARDS、输血、脑室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炎、新生儿败血症、低血糖的发生率,以及极早产儿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E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极早产儿的Apgar评分、体温、酸中毒发生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光疗发生率、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第三产程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是一项可以有效改善极早产儿分娩结局且不增加其他并发症的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和针刺两种治疗手段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针刺组。根据患者偏瘫恢复的不同阶段,康复组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针刺组采用头针加体针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8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8天后以及治疗后56天随访时对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运动功能评分,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康复组和针刺组NDS、FCA运动功能评分在统计学上均未见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8天和第56天随访时,两组NDS、FCA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8天时,两组间NDS、FCA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无显著性差异,而在第56天随访时,两组间NDS、FCA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差值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康复训练与针刺均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提高患者运动功能,且在第56天随访时康复训练组恢复程度高于针刺组。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分别从电生理学、组织学方面观察经颅磁刺激及局部直流电刺激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机制。方法共选取20只SD大鼠,将其制成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经颅磁刺激组及局部直流电刺激组,分别采用电生理学及组织学方法观察磁刺激对周围神经潜伏期、波幅、神经传导速度及周围神经髓鞘结构、数量的影响,并与局部直流电刺激组进行比较。结果2组大鼠分别经20d相应处理后,发现经颅磁刺激组大鼠受损坐骨神经的波幅明显增高,与局部直流电刺激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组织学方面,可观察到经颅磁刺激组有大量新生神经髓鞘出现,其数量显著多于局部直流电刺激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经颅磁刺激组的髓鞘结构也较局部直流电刺激组清晰、完整。结论通过电生理学及组织学观察,发现经颅磁刺激在促进受损周围神经再生、修复方面,其疗效可能优于局部直流电刺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上海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现状、面临挑战,并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和“十四五”时期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目标,提出下一阶段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思路。方法 分析上海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量、质量、布局等情况,并通过与国家配置规划、发达国家配置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目前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目前上海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水平要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符合国家提出的阶梯配置、资源共享原则。配置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城乡布局不均衡,顶尖设备配置与发展定位不够匹配,过度配置或导致医疗费用过快上涨。结论建议推进先进设备配置,均衡布局,推进大型医用设备自主研发,坚持资源共享和阶梯配置,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  相似文献   
20.
首先描述了国际上卫生筹资体制的三种典型模式;然后,选取卫生总费用的主要指标,对三类典型筹资体制国家进行定量分析,寻求普遍规律;最后,从研究方法和筹资政策上寻求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