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 1(CD54)在恶性血液病的表达。【方法】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 1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3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5例多发性骨髓瘤 ,2 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 16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表达CD54。【结果】①除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外 ,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CD54表达低于正常人。②CD54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3 )表达高于在其它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表达 ,在T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达明显低于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达。③高白细胞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脾肿大者表达水平下降 (P <0 0 5 )。④CD54的表达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组明显高于未缓解组 ,P <0 0 1。随着病情缓解CD54表达可升至正常范围。【结论】不同的恶性血液病 ,黏附分子CD54表达不同 ,并与细胞类型、临床特征及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32.
本文报道自1983年6月~1987年6月用中等剂量(25mg/M~2)马法兰静脉注射冶疗34例经标准化疗的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人和方法 34例中4例对以前任何治疗已无效,19例是复发的难治性患者,其余11例是经标准化疗后首次复发患者。男20例、女14例,中位数年龄59岁。5例血清肌酐>2mg/dl。IgG 型20例,IgA 型9例,轻链型5例。3例有浆细胞白血病,3例有骨骼外肿瘤肿物。所有病例以前均经过治疗,包括标准  相似文献   
33.
目的为了比较白血病细胞与正常相应骨髓细胞核基质成分的差异,找出白血病细胞特异性的NMP成份.方法应用高盐提取法抽提细胞核基质蛋白,SDS-PAGE、双相电泳(2D)法分析白血病细胞与正常骨髓细胞核基质蛋白的变化.结果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及急变期、K562细胞株与正常骨髓细胞NMP成份有明显差异,出现正常骨髓细胞所没有的新的NMP区带或点,各类型白血病细胞之间的NMP成份也有差异.结论白血病细胞与正常骨髓细胞的NMP成份有明显差异,新出现的NMP成份,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干预是否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产生影响。方法:将铁营医院铁营社区101位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51名,对照组50名。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以家庭为单位自我管理的康复护理模式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社区护理管理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后使用家庭功能量表、生存质量量表(SIS)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脑卒中患者的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实验组家庭功能除在"得到及时帮助和对困难给予支持"两方面无差别外,其他关系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家庭功能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生存质量在干预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仅在力气维度和参与维度的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维度的生存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社区护理与以家庭为单位自我管理模式综合干预是改善患者家庭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建立洁净区环境监测微生物数据库,统计分析悬浮粒子动态监测变化情况,确认疫苗分装区的洁净度符合疫苗生产要求。方法  对疫苗分装区进行空气调节系统性能再验证环境监测,对该区域的培养基灌装试验进行在线环境监测,对以上所有环境监测获得菌进行菌型分析,建立环境监测微生物数据库。结果  在分装前准备、分装中产品入柜和排除故障、分装后清场期间,悬浮粒子浓度变化明显,出现峰值(≥0.5 μm悬浮粒子浓度最大值1 624 粒/m3),但整体水平仍较低。监测到的微生物主要菌型包括里拉/藤黄微球菌、蜡样芽孢杆菌、人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科氏亚种、沃氏葡萄球菌等。结论  疫苗分装区洁净度符合无菌药品生产要求,环境监测微生物数据库的建立和悬浮粒子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为制定有效的无菌药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提供了必要且针对性较强的依据。  相似文献   
36.
在183.52万人群中,对1989—1990年五岁以下儿童死因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9.1‰,婴儿死亡率为36.4‰,新生儿死亡率为22.8‰,1—4岁儿童死亡率为4.0‰。性比分别为1.3:1,1.3:1,1.5:1和1.2:1。五岁以下儿童前五位死因是肺炎(22.9%)、新生儿窒息(19.3%)、溺水(13.1%)、早产(9.7%)和重症腹泻(4.9%)。婴儿前五位死因是肺炎(27.2%)、新生儿窒息(26.1%)、早产(13.3%)、重症腹泻(4.8%)和先天畸形(2.8%)。  相似文献   
37.
本文对1989年湖北省5岁以下儿童死因抽样调查中因损伤与中毒死亡的2479例进行分析。其死亡专率为211.5/10万.死因顺位仅次于新生儿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居第2位,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18.9%,已成为我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损伤与中毒的死因构成及顺位依次为溺水(46%),意外窒息(41.15%),外伤(38.7%),车祸(3.31%),烧伤(2.86%),中毒(2.26%),电击伤(0.52%)。同时分析了各种死因的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38.
采用体外克隆形成培养技术研究维拉帕米(VPL)联用阿霉素(ADM)、长春新碱(VCR)和足叶己甙(VP-16)体外净化白血病细胞,结果显示:VPL2.2μmol/L能明显增加单一应用的不同浓度ADM、VCR或VP-16对白血病细胞克隆形成单位(L-CFU)的抑制作用,而不增加其对正常粒巨系克隆形成单位(GM-CFU)的毒性。0.92μmol/LADM、0.0250μmol/LVCR及1.70μmol/LVP-16联合应用下,L-CFU集落存活率为11.61%%,再联用2.20μmol/LVPL则为3.52%;而相同条件下GM-CFU集落存活率分别为35.81%及26.05%(与相应L-CFU组相比,P<0.01),提示VPL能明显增加上述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下的选择性体外净化白血病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39.
王某,女性,46岁,住院号359901.因反复发热,鼻塞,鼻衄3个月于1987年9月17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有经常不规则发热,体温37.6~40℃之间,曾用各种抗菌素治疗无效。伴有鼻塞,鼻涕中带血丝,轻度头痛,反复四肢关节痛.一般止痛退热药(如消炎痛等)可暂时退热.体检:T37.8℃。面部两颧部出现红斑,双下肢皮肤有小块紫癜,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有触痛,脾不大。  相似文献   
40.
病例 患儿男,11岁。因反复发热、乏力、颈部肿大半年余。于2002年6月4日入院。2002年4月20日住外院经颈淋巴结病检诊断为:罗赛-多夫曼病,骨髓穿刺结果为:①骨髓未见异常细胞增生。②感染性骨髓。经抗感染治疗后病情曾一度好转。近半月发热、乏力、纳差、体重下降3Kg、抗感染治疗无效而来就诊。入院时体检:T38.5度、P100次/分、R24次份、BP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