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3-10 转基因食品抗软化番茄30 d喂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抗软化番茄作为一种新开发的转基因食品,具有抗腐败、易贮存的特点.我们在急性毒性试验基础上对其进行了30d喂养试验,检测在试验剂量下是否对动物产生毒作用.方法采用初断乳Wistar种大鼠,以10000、5000、2500mg/kg剂量抗软化番茄对大鼠灌胃染毒30d,对照组正常饲养.观察指标包括临床检查动物的一般表现、体重、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血常规;血生化ALT、AST、尿素氮、肌酐、血糖、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脏器系数对各剂量组动物肝、脾、肾称重,计算脏器系数;病理解剖大体观察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肝、脾、肾、胃及十二指肠.结果在试验期间,3个剂量组试验动物生长发育良好,体重、脏器系数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结论在该试验剂量和条件下,抗软化番茄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产生明显毒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及市场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33例经CT证实的颈内动脉系脑梗死患者在面瘫、言语、手肌力、上肢、下肢肌力及步行等方面进行治疗组(右旋糖酐加用都可喜1片bid, 30d,23例)与对照组(单用右旋糖酐500mL,qd,15d,10例)对比评定。结果后3项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监测2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氧分压治疗组增加(P<0.05)。  相似文献   
13.
作者研究了急性缺氧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白细胞流变学行为的影响。采用活体显微镜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分析急性缺氧大鼠肠系膜微循环中白细胞的流变行为。结果显示 :常氧状态下肠系膜微静脉中有少量白细胞粘附 ,部分白细胞沿管壁滚动 ,滚动速度较快 ,白细胞与内皮细胞接触时间 (TLECT)短 ,急性缺氧后白细胞粘附数显著增加 ,白细胞沿壁滚动大量增多 ,滚动速度明显减慢 ,TLECT显著延长 (P <0 .0 5 )。以上结果表明生理状态下微静脉中存在一定程度的LEI,以白细胞沿壁滚动为主要表现形式。急性缺氧时微静脉LEI发生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耐缺氧抗疲劳功能性食品对高原健康人体脑血流图的影响。方法:自行研制耐缺氧抗疲劳组合食品,包括耐缺氧发酵食品、033高能固体饮料、多维电解质泡腾饮片等。选择拉萨地区战士30名,随机分为复合食品组、红景天组和对照组,每组10名,自身对照,多功能阻抗测试仪分析各组服用前后脑血流图的变化。结果:与服用前相比,复合食品组人员服用后主波波幅显著降低(P〈0.05),上升时间显著减少(P〈0.05),血液流入时间明显缩短(P〈0.05),流入容积速度增大(P〈0.05);红景天组服用前后无变化。结论:耐缺氧抗疲劳复合食品对于改善高原环境下人体脑血液循环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73年~1998年4月共诊治睾丸肿瘤55例,发病年龄1.5~65岁,发病高峰年龄1.5~3以及20~49岁。肿瘤发生于阴囊内睾丸51例,腹股沟部以上睾丸4例。病理诊断精原细胞瘤33例,非生殖细胞肿瘤22例。作者认为应强调睾丸触诊在诊断中的重要性,切忌不必要的活检,并应重视睾丸鞘膜积液的发生。B超是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亦可提示肿块的病理类型。应重视小儿睾丸肿瘤的诊断及隐睾患者术后的监测,本组5例术后发生恶变。治疗原则为根治性睾丸切除术,依其病理类型选择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或行放疗、化疗。化疗可选用DDP、VP16、VCR组合的三种药物联合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分析输尿管先天非结石梗阻性肾积水影像特征,提高对肾积水致病原因及输尿管无病变侧肾继发性改变特征的识别能力。方法:根据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B型超声波及CT检查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输尿管先天非结石梗阻性肾积水86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中、重度肾积水占86.0%,致病因素中输尿管狭窄占83.7%,其中一侧输尿管多处狭窄和(或)双侧输尿管狭窄占20.9%。肾积水的不同影像特征与输尿管梗阻的部位不同有关,轻度肾积水的肾盂改变类似"壶腹"型肾盂。结论:先天非结石梗阻性肾积水的病因多样,但多伴有输尿管狭窄。输尿管狭窄具有单侧多发及双侧同时发病的特点。一侧肾重度积水时,另一侧肾盂改变注意不要误诊为"壶腹"型肾盂。输尿管狭窄的定位诊断以逆行肾盂造影与静脉肾盂造影相结合为首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抗痨凝胶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并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5例经纤支镜确诊的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自愿分为全身化疗加凝胶介入注药(介入组)和全身化疗加雾化吸入(吸入组),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临床症状改善、胸部X线或CT病灶好转、痰菌阴转、不同类型镜下的转归。结果治疗2个月后介入组和吸入组的临床症状显效率分别为92.9%和77.8%,病灶显效率为91.4%和53.3%,痰阴转率为95.7%和75.6%及镜下改变显效率Ⅰ型(炎症浸润型)为96.4%和64.7%,Ⅱ型(溃疡坏死型)为96.2%和56.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6个月后两组比较仅肺部病灶吸收有显著性变化。结论抗痨凝胶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雾化吸入组,能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灶吸收、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的并发症及毒副作用,是目前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患者,男,64岁。因阴囊皮肤溃烂12年,加重1年于2007年7月9日入院。12年前出现阴囊局部皮肤小水泡样皮疹,搔抓后皮肤破溃、糜烂、渗液。在院外曾按慢性湿疹、癣等良性病变治疗未愈。体检:阴囊右壁溃疡约20cm×18cm,边界清楚,表面有恶臭的分泌物,周围皮肤湿疹样变,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入院后病理活检为:右侧阴囊阴阜鳞状细胞癌。范围包括:右侧阴囊,右侧阴阜,阴茎下1/3皮肤,右侧大腿内侧根部。  相似文献   
20.
张钢  王成  曹月柱 《中国卫生资源》2013,(6):409-411,432
通过上海卫生技术人才需求分析和人才培养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需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优先实施专业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提高上海卫生职业教育质量和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