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25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26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4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2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作者对26例X线片检查无异常表现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双髋关节SPECT断层显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受累的32个股骨头均有骨坏死征象。认为SPECT断层显像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大学生恋爱关系中的依恋方式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以自尊量表(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为测试工具,对256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①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分别为:安全型13.3%,恐惧型48.8%,迷恋型15.6%,冷漠型22.3%。②安全型依恋个体自尊水平、社会支持总分较恐惧型、迷恋型、冷漠型依恋个体高(自尊分别为30.24±3.52,27.85±3.39,27.58±3.51,28.35±3.01,P0.01;社会支持评分为42.38±4.47,38.52±4.82,38.22±5.07,39.89±5.89,P0.05)。③依恋焦虑与自尊及主观支持呈负相关(r=-0.229,-0.329,P0.01);依恋回避与自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均为负相关(r=-0.225,-0.165,-0.135,-0.140,P0.05)。结论:大学生恋爱关系中的不安全依恋对个体自尊和社会关系有影响。 相似文献
73.
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期失眠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期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年龄≥65岁患者,共入组8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服右佐匹克隆(3~6 mg)或阿普唑仑(0.4~0.8 mg),共2周。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失眠严重程度和疗效,不良事件报告评价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有效率75.0%,对照组67.5%,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和2周末,两组PSQI因子分及总分、HAMD、HAMA、CGI-SI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白天功能紊乱因子分及PSQI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PSQI平均减分率较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期失眠症安全、有效,改善主观睡眠质量优于阿普唑仑,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慢性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管理的方法。方法 总结 7例慢性肺动脉栓塞剥脱术 (PTE)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在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1例围术期死亡 ,6例存活。术后 2周测不吸氧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有显著改善 (P<0 .0 5 ) ,术后 2周超声心动测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降低 (P <0 .0 5 )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术前术后积极降低肺动脉高压、纠正心功能不全 ,术后防治肺水肿及再栓塞的形成是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75.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6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帕罗西汀组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30±10)岁,给帕罗西汀20-60mg/d,每日1次;氯丙咪嗪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30±11)岁,给氯丙咪嗪150~250mg/d,分2次口服。8周为一个疗程。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评定临床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经过8周治疗,帕罗西汀组有效率58.8%,氯丙咪嗪组有效率59.4%,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帕罗西汀组TESS总分显著低于较氯丙咪嗪组(P<0.01),帕罗西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食欲减退、口干、恶心、头痛等。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有效而安全,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76.
采用Meta分析评价中国儿童虐待发生率,为减少儿童受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1989-2013年发表的有关儿童受虐率的文章,用R软件采用率值合并法进行分析.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共10篇,涉及受虐监测样本量11 077人,其中发生受虐5 895人,随机效应模型显示儿童受虐率为54%(95%CI=42% ~67%).异质性分析显示I2 =99.5%,Tau-squared=0.038 8,P<0.01.结论 儿童受虐在我国一定程度上存在,需予以关注.应进一步提高对儿童受虐的识别,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7.
临床上有40%~60%的强迫症患者治疗后症状不能完全消除而成为难治性病例,国外报道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以增加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抗强迫疗效,用帕罗西汀合并低剂量利培酮治疗了39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并与氯丙咪嗪对照,结果显示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3%,不良反应较对照组轻,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口干、嗜睡、食欲增加、静坐不能等,提示帕罗西汀联合低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有效而安全,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生活事件与焦虑症的关系。方法:对52例焦虑症病人和52例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人作生活事件配对研究,评定病前1年内的生活事件。结果:焦虑症组负性生活事件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正性事件值无显著差异;焦虑症组病前半年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总数显著高于病前6~12个月。结论:焦虑症的发生与负性生活事件尤其病前半年的负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9.
本文应用应付方式评定量表,对30例抑郁症和30名健康人对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抑郁症组积极应付的强度均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消极应付的强度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消极性应付方式与抑郁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以40例强迫症患者及38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为研究对象,患者组给予10周的抗强迫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Y-BOCS) 评定患者的症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BDNF浓度.结果 患者组治疗前和治疗10周后血浆BDNF浓度分别为(2.12±0.45) ng/mL、(2.18±0.74) ng/mL,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15±1.83) ng/m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治疗前后BDNF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基线时的BDNF水平与Y-BOCS、HAMA及HAMD减分率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P>0.05).BDNF治疗前后变化值与Y-BOCS、HAMA及HAMD减分率的相关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可能参与了OCD发生,但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