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洛赛克(Losec)作为一种强抑酸剂,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其作用特点为,选择性抑制壁细胞的H~+-K~+-ATP,作用于胃酸分泌的最后一步,抑制胃酸分泌。灭滴灵能消除胃、十二指肠粘膜中的幽门螺旋菌,从而促进溃疡愈合并降低其潜在的复发因素。现将我院1991年6月以来,应用洛赛克+灭滴灵治疗消化性溃疡并随访一年的临床病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观察对象 我院近年来收治活动期消化性溃疡47例,均经胃镜证实。随机分为A、B组,A组23例,B组24例,两组性别年龄情况相仿。上述病例除外①近期服用过抗溃疡药物;②合并有出血、穿孔及幽门梗阻等。  相似文献   
52.
肩胛上神经皮支,又称为“肩峰下皮神经”。我们对从华南收集的120具尸体(其中女尸36具,男尸66具)204侧进行解剖,调查研究这条1968年由山田宗里(Munesato Yamada)首先发现,后来 Murakami 等、Horiguchi M、我国学者姚家庆、戴蘅如,施永洲等  相似文献   
53.
对104例持续性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别给口服慢心律150mg,每6小时一次(4次/日)及乙胺磺呋酮(胺磺酮)200mg,每8小时一次(3次/日),以观察对老年人室性早搏的疗效,结果两药有效率分别为88.46%、82.69%,两组药物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药起效时间及副作用却明显差异,显效病例中慢心律和胺磺酮3天、7天内有效率分别为76.67%、96.57%和28.57%  相似文献   
54.
糖尿病心肌病是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一种由长期糖尿病引起的特异性心肌变性疾病,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存在很大的影响。及时、正确的干预治疗能够延缓心肌受损。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有许多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细胞移植、超声靶向治疗等被证明能够延缓疾病进展、修复受损心肌。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究《金匮》肾气丸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额叶皮质NT-3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脑立体定位仪精确定位右侧海马,注射2μL的Aβ25~35,建立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金匮》肾气丸煎剂灌胃给药进行防治,4周后取脑做NT-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额叶皮质内NT-3阳性神经元数目多,染色深;AD模型组大鼠额叶皮质内NT-3阳性神经元数目少,染色浅;《金匮》肾气丸治疗组大鼠额叶皮质内NT-3阳性神经元数目和染色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接近.结论 《金匮》肾气丸对老年性痴呆大鼠大脑额叶皮质神经元的退变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6.
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对缺血-再灌注(I-R)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I、-R组(B组)、低浓度TMZ(1 ml/100 g)组(C组)和高浓度TMZ(3 ml/100 g)组(D组),每组6只。制备大鼠心肌I-R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B组细胞凋亡指数、TUNEL阳性细胞数、Bcl-2、Bax较A组增高[(0.2416±0.0263)vs.(0.0469±0.0136),(3.213±0.14)vs.(0.44±0.133),(2.057±0.187)vs.(0.47±0.082),(4.257±0.135)vs.(0.52±0.058)(P<0.05)],而C、D组细胞凋亡指数、TUNEL阳性细胞数、Bax明显下降(P<0.05),D组减低更明显。结论 TMZ可抑制心肌I-R损伤中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8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给予胺碘酮+稳心颗粒治疗)和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每组各40例,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波离散度、CRP和窦性心律维持率的变化。结果:两组P波离散度和CR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研究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房颤对降低P波离散度、CRP和房颤复发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58例经住院期间及平均6个月的随访,观察H-FABP的变化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差异。结果:血清H-FABP对照组为4.2±2.3μg/L,AM I组为16.2±3.6μg/L,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组为19.9±4.5μg/L,未发生组为15.8±4.9μg/L。结论:AM I急性期血H-FABP浓度显著增高,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的患者其H-FABP明显升高,H-FABP可作为AM I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