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5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47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543篇
内科学   39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637篇
预防医学   243篇
眼科学   109篇
药学   238篇
  3篇
中国医学   211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91.
张薇  陈刚  向礼贤  吴茜  朱华强  胡冬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0):1223-1225
目的 研究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过程中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ROG)、雌二醇(E2)和糖链多肽抗原125(CA125)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动态监测在疗效预测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于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先兆流产患者61例及正常妊娠23例,以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为保胎治疗,动态监测其保胎治疗过程中体内HCG、PROG、E2和CA125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先兆流产患者HCG、PROG、E2和CA125水平分别为(6542.4±3769.5)mIU/ml、(19.1±6.7)ng/ml、(484.6±318.2) pg/ml和(36.8±19.3)U/ml,与正常妊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胎治疗后以不同妊娠结局分组,继续妊娠组(n=48)同难免流产组(n=13)两组相同时间点的监测结果比较,HCG、E2和CA125水平在治疗后第3天即出现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OG在第6天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先兆流产患者血清HCG、PROG、E2和CA125的变化情况,有助于疾病诊断、疗效预测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92.
张薇  顾洁  马琳颍 《吉林医学》2012,33(23):5082-5083
目的:了解不同层次传染病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让优质护理在门诊充分应运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1年3月来传染病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设为护理服务改进前组,2011年10月来传染病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设为护理服务改进后组,均采用自设调查问卷对200例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以了解其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并针对改进前组的调查结果改进相关环节,比较前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护理服务改进后,患者对传染病门诊的就诊环境、就诊流程、检查项目指导、保护个人隐私以及健康教育等服务项目满意的例数及百分率显著提高,不满意的例数及百分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护个人隐私的就诊环境是满足传染病患者护理服务需求的关键。人性化服务措施是满足传染病门诊患者护理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3.
张薇  顾洁  李全妹 《吉林医学》2012,33(22):4880-488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携带产妇的心理状态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1年5月的30例住院的携带乙肝病毒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用访谈式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来获得产妇的心理状态。结果: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的产妇自身及家属疾病认知水平低下,负性心理存在普遍负性心理,经过相应的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紧张、悲观失望、产后抑郁等的状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的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携带乙肝病毒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等负性情绪,促进母婴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大隆毒饵现场杀灭家栖鼠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0.005%大隆的现场灭鼠效果,为今后应急状况下控制鼠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雷州市雷城镇相邻的地理景观、生态环境等因素基本一致4个自然村居民区作为现场实验区。其中3个为大隆毒饵实验区,另一个为敌鼠钠盐毒谷对照区。采用食饵消耗法,分别计算不同的投药天数食饵的消耗率及其灭鼠效果。结果:在大隆实验A、B、C区的灭鼠率分别为77.5%、89.8%、90.4%,敌鼠钠盐对照D区的灭鼠率为78.8%。结论:大隆一次性投药灭效与敌鼠钠盐连续3次投药灭鼠效果基本一致。大隆连续2次投药灭鼠效果明显大于敌鼠钠盐连续3个投药的灭鼠效果。大隆连续3次投药灭鼠效果可达90%以上。在应急状态下实施灭鼠,可选择大隆。  相似文献   
995.
996.
针对护士的离职现象,文章阐述了护理冲突起因、冲突处理型态、冲突管理结果、影响护士离职率的冲突因素及护理冲突管理与护士离职牢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探讨不同冲突处理型态对护士离职率的影响,旨在为护理管理者采取冲突处理策略降低护士离职率,稳定护理队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杨芳  王备  姚璇  李玲  张薇  张艺 《医学与社会》2012,25(4):4-5,28
目的:对湖北省荆州市市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基数进行估计并对方法学进行比较。方法:采用乘数法和捕获再捕获方法,对活动场所和网络的MSM开展调查。结果:乘数法记录数为哨点监测的400人,获取乘数时调查276人,44人参加了2011年哨点监测,估计荆州市市区MSM约为2508人,占成年男性的0.70%;捕获再捕获方法标记81人,再捕获59人,其中24人被标记,场所外MSM为场所内的10.47倍,估计荆州市市区MSM约为2294人,占成年男性的0.61%。结论:乘数法更适合荆州市MSM人群基数估计,应加大对隐蔽性MSM的艾滋病防治干预。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比较2010年与2011年湖北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高危行为情况,探讨其行为学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场所和网络招募等方法,对所得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10年和2011年湖北省MSM艾滋病哨点分别调查2275和2644人;2011年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6.63%、接受干预服务比例为97.84%;行为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干预措施、年龄和婚姻情况;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干预措施和文化程度。结论:湖北省MSM人群干预措施对安全性行为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群体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999.
夏玉菡  卫毅  张薇 《安徽医药》2013,(7):1256-1257
目的通过分析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探讨其临床使用规范性。方法随机抽查400份病历,统计分析中药注射剂使用品种、使用科室、使用方法、使用频次及不规范使用情况等。结果绝大部分科室使用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比例较高,不规范使用涉及多个科室。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不规范使用现象严重,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能力的变化,探讨ESRD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集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ESRD组,n=20)外周血,利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脂多糖(LPS)联合培养体系体外诱导培养DC,经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CD40、CD80、CD86 、CD83、CCR7和HLA-DR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测定DC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的含量.设立正常对照组(n=20).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SRD组DC表面分子CD40 、CD80 、CD86、CD83、CCR7和HLA-DR的表达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P<0.01);同时,ESRD组DC培养上清液中IL-12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ESR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的DC发育不成熟,其趋化迁移功能以及外源性抗原递呈能力下降,免疫激活能力降低,可能导致T细胞功能缺陷,从而最终诱导机体特异性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