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诱导的自噬对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腔样结构形成的作用.方法 MTT法观察在不同浓度和时间的纤维蛋白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形成血管腔样结构和细胞增殖的改变;采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1.5、3.0和6.0 mg/ml)和时间(6、12和24 h)的纤维蛋白作用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AP1 LC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干预作用最显著的纤维蛋白浓度和时间,观察细胞增殖、血管形成和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HUVECs在纤维蛋白作用下,可见管腔样结构形成,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细胞增殖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LC3和VEGF的表达均随着纤维蛋白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在自噬抑制剂3-MA的作用下,细胞增殖降低,未见明显的新生血管形成;并且LC3、VEGF的mRNA表达也明显减少.结论 纤维蛋白激活自噬,参与了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上造成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常因腰部的急性扭挫伤或慢性劳损造成局部肌筋膜增厚粘连,并刺激压迫腰神经后外侧支而发病,主要表现为腰痛、臀部酸痛以及大腿内侧疼痛。多见于青壮年体力劳动或长期久坐工作者,可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作者应用手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半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HC)根治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肿瘤研究所200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联合半肝切除的HC根治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血清TBil、Alb水平,是否保留肝动脉血供,是否行非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进一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7例(13.49%)发生急性肝衰竭,其中死亡11例(8.73%)。术前血清TBil200μmol/L[比值比(OR)=1.78,95%可信区间(95%CI):1.05~3.04,P=0.029]、术中失血量800 ml(OR=2.64,95%CI:1.33~3.95,P=0.037)、未保留肝动脉血供(OR=3.57,95%CI:2.21~5.09,P=0.002)、采用非选择性肝血流阻断(OR=1.36,95%CI:0.79~1.78,P=0.037)是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减黄、减少术中出血、保留肝动脉血供、避免非选择性肝血流阻断对于减少联合半肝切除的HC根治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脑遥控空气灌肠整复仪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影像表现及治疗经验总结。方法搜集我院2007年3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放射科进行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患者34例临床资料及电脑整复仪整复肠套叠经过。结果整复成功29例,成功率88.5%;整复失败5例,经外科手术复位。结论电脑遥控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能够精确控制压力,且安全、经济、是小儿肠套叠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在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又称凝血因子I,是由肝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基化蛋白,其半衰期为3~4d,80%存在于血浆中,正常血浆含量为2~4g/L。目前研究大都将空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4.0g/L者称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Hypeffibrinogenemia)。在各种病理状态下,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异常升高会增加血液黏度、促进血小板聚集、参与调控与炎症细胞、内皮细胞以及其他蛋白质的结合,通过改变血液流变学、损伤血管内皮、介导炎症反应以及参与血栓形成等多种途径参与机体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湿疹患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水平的检测,探讨婴幼儿湿疹与食物不耐受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02例食物特异性IgE筛查阴性的湿疹婴幼儿和52例正常健康婴幼儿例进行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结果病例组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88.23%,高于对照组69.23%(χ2=8.362,P=0.004)。病例组的牛奶、蛋白/蛋黄、西红柿、小麦、玉米、大豆、鳕鱼、牛肉和大米的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阳性率最高的是牛奶和鸡蛋;病例组中小于1岁患儿(婴儿组)多种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为44.44%,低于(1~3)岁患儿(幼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25,P=0.000)。结论婴幼儿湿疹患儿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水平较高,提示婴幼儿湿疹的发病与食物不耐受有关,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对预防和指导治疗婴幼儿湿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于1988年1月~1989年5月对本院住院病人205例次输血中所发生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进行了观察,其输血反应发生率为9.76%。影响输血反应的因素与性别、年龄、血型及病种无关,而与输血次数呈正相关。同时观察了氟美松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效果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方法对缓解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作用。方法将100例骨科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穴位按摩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粗纤维饮食、适量饮水、适当活动等常规护理,穴位按摩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左归来、左水道、丰隆等相应穴位交替按摩。结果两组患者便秘缓解时间比较,按摩组明显短于常规组。结论穴位按摩能有效缓解骨科卧床患者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术中B超引导下行肝癌切除术在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肝癌患者在术中B超引导下行肝癌切除术(A组),另35例行常规肝癌切除术(B组),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AFP、CT及MRI等,并随访.结果 术中B超对直径小于3cm肿瘤检出阳性率为93.1%,直径大于3cm肿瘤检出阳性率为100%.应用术中B超使34.3%(12/35)患者改变了原手术方案.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A组为54.3%,B组为88.6%(P<0.05).结论 术中B超对肝癌定位准确,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彻底性和合理性,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明显优于常规肝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