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不同鼠龄大鼠心肌组织钙敏感受体(CaSR)的表达规律及与心肌缺氧-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情况下心肌组织CaSR的表达差异;La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的方法复制心脏缺氧-再灌注模型;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大鼠出生后,心肌组织中CaSR的表达逐渐升高,1个月时达到高峰,2、3个月保持在出生水平,此后上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大鼠心肌缺氧40 min及再灌注1 h、2 h心肌组织CaSR的mRNA表达升高,再灌注3 h、4 h后降低;同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愈严重结论:大鼠心肌组织存在钙敏感受体,其表达与月龄有一定关系,并可能参与心肌缺氧-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2.
目的寻求与安定注射液配伍推注的最佳稀释液.方法模拟临床操作,了解安定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的配伍情况.结果安定与15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12.5、15 m1的5%葡萄糖注射液、10、12.5、15 ml的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可得澄清溶液.结论安定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为最佳.  相似文献   
73.
张红雨  曾桄伦 《中国药师》2004,7(7):549-551
目的: 分析评价氯沙坦单用、与吲哒帕胺或氢氯噻嗪合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钾、尿酸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氯沙坦组;氯沙坦 吲哒帕胺组;氯沙坦 氢氯噻嗪组.观察8wk,检测各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钾、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组血压下降效果明显(P<0.01);氯沙坦组和氯沙坦 氢氯噻嗪组血尿酸治疗后明显降低(分别为P<0.01,P<0.05),氯沙坦 吲哒帕胺组无明显变化(P>0.05);3组治疗前后血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氯沙坦有降低尿酸的作用,与吲哒帕胺或氢氯噻嗪合用有协同降压作用,并可改善单用吲哒帕胺或氢氯噻嗪所引起的血钾下降、血尿酸升高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4.
输血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依然是其它任何药物和技术难以替代的治疗手段,在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及重度贫血等疾病治疗过程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之一。在治疗过程中要做到安全而有效的输血。要安全输血,首先必须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再决定是否输,能够不输血的最好不输,因为输血可引发多种输血不良反应、传播疾病,同时也造成血液浪费。必须要进行输血治疗,还应考虑输血的用途,能够用成分血的,不要用全血,以便达到高效、安全、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蛋白组分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30例健康成人的血清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同时进行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检测。结果RA患者血清蛋白各区带蛋白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发生了变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蛋白电泳结果除γ区发生变化(P〈0.05)外,其余变化不明显。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判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损伤及预后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2~8月收治的116例AMI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于PCI前2 h顿服辛伐他汀80 mg,对照组及实验组术后均口服辛伐他汀40 mg/d.观察院内实验室检查结果 和术后3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两组心肌损伤及炎性标志物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实验组术后24 h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血浆超敏肌钙蛋白(TNT-HSS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前与术后8 h两组CK-M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8.1%)(P=0.044).实验组、对照组服药后30 d两组均有谷丙转氨酶(ALT)轻度升高,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行PCI治疗的老年AMI患者术前辛伐他汀负荷剂量能减少PCI对AMI患者造成的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降低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1年3月连续入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4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分析围术期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急诊PCI结果及死亡原因。 结果 死亡18例(3.8%),均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支病变8例,2支病变5例,单支病变2例,左主干病变3例;死亡原因:心原性休克9例(50.0%),心脏破裂4例(22.2%),无复流2例(11.1%),上消化道大出血致休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重症肺炎死于呼吸衰竭、顽固性心室颤动各1例(5.6%)。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围术期心原性休克、心脏破裂为主要死亡原因。多支病变、并存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为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8.
五种酚类抗氧化剂活性差异的理论解释(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目前关于抗氧化剂的结构-活性关系及理论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首先用结构-活性关系初步解释五种抗氧化剂的活性差异,其次用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AMl计算抗氧化剂与其自由基生成热的差值(△HOF值),并以此为理论指标深入阐释五种抗氧化剂的活性差异。结果:计算得出几种抗氧化剂的△HOF值为:阿魏酸,150.58 kJ·mol~(-1);阿魏酸负离子,122.64 kJ·mol~(-1);阿魏酸修饰物,137.70 kJ·mol~(-1);阿魏酸修饰物负离子,118.99 kJ·mol~(-1);丹参素,134.17 kJ·mol~(-1);芦丁,137.83 kJ·mol~(-1);L-EGCG,124.39 kJ·mol~(-1);芍药酮,176.79 kJ·mol~(-1),据此解释了它们抗氧化活性的差别,并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抗氧化活性.结论:现有的关于抗氧化剂的结构-活性关系和理论研究方法可以较好地解释实验现象,并可为其结构修饰,进一步提高抗氧化活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9.
创新医院药学实习带教理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红雨 《现代医院》2009,9(4):130-131
根据目前医院药学对药师的客观要求与药学高等院校教育存在的差距进行分析,提出作为高等药学教育最后一个阶段的实习培训,带教理念应由过去专业技术为主导转变为技术服务为主导,并阐明相关措施,对其中存在的困难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疗效的差别及其原因。②方法 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收治的AMI患者符合静脉溶栓治疗适应证、无禁忌证患者 1 98例 ,根据性别分成男性组 1 4 6例 ,女性组 52例。两组同时给予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③结果 接受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年龄男性较女性提前 (P <0 .0 1 ) ;男性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高于女性(P <0 .0 5) ;两组住院病死率女性大于男性 (P <0 .0 5) ;AMI易患因素中 ,女性糖尿病、高血脂史显著高于男性 (P <0 .0 1 ) ,高血压史两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吸烟史男性大于女性 (P <0 .0 1 ) ;女性并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和房室传导阻滞明显高于男性组 (P <0 .0 1 )。④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AMI近期疗效女性不如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