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65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17篇
预防医学   148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104篇
  2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加味金黄散外敷治疗化疗后静脉炎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加味金黄散外敷,预防和治疗化疗后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化疗后静脉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3组,加味金黄散组18例,利百素组10例,硫酸镁湿敷组8例。在止痛时间(有效率),血管恢复时间及减轻化疗药物毒性刺激方面的对比。[结果]加味金黄散组有效率为88%,利百素组有效率为40%,硫酸镁组有效率为37%。[结论]加味金黄散外敷治疗和预防静脉炎疗效满意,便于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7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奥沙利铂中草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沙利铂中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 Shimadzu C_(18)柱(150 mm×4.6 mm,5.0 μm),以磷酸盐缓冲液[1.36 g 磷酸二氢钾加入10 mL 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32%)中,加水稀释至1000 mL,用磷酸调 pH 至6.0]-乙腈(80:20),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5 nm。结果:样品 A 中草酸的量约为0.04%,样品 B 中草酸的量约为0.3%,样品 C 中草酸的量约为0.15%,样品 D 中草酸的量约为0.02%,样品 E 中草酸的量约为0.05%。结论:厂家一的产品、进口产品及厂家四的产品中草酸的含量均符合欧洲药典标准要求(<0.1%),厂家二和厂家三的产品不符合欧洲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73.
羊胎盘肽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羊胎盘肽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60Coγ射线照射的方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动物模型,利用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和小鼠碳粒廓清实验,评价羊胎盘肽对免疫抑制状态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羊胎盘肽有促进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的作用(P<0.05),并能显著提高机体碳粒廓清的能力(P<0.01)。结论羊胎盘肽对小鼠具有一定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前卵巢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大量数据证实卵巢癌的预后和早期发现存在着明显的关系。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显示85%~90%的卵巢癌患者有早期症状和体征。如果患者和医师能尽早意识到卵巢癌的临床表现,辅助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其早期诊断是可以实现的。近年来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的研究特别是肿瘤标志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这将会最终改善卵巢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本文主要对临床症状、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断技术上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5.
年轻宫颈癌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是否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以及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年龄≤35岁宫颈癌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组),并随机与同时期>35岁宫颈癌患者110例作对照研究(对照组)。结果:年轻宫颈癌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临床分期上,研究组以早期癌(临床分期≤Ⅱa期)居多,占80.88%(55/6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二组差异无显著性,均以鳞癌为主要病理类型,但研究组中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术后5年存活率,≤Ⅱa期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b期患者研究组5年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发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年轻组患者临床分期以早期癌(≤Ⅱa期)所占比例高,接触性阴道流血为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危险信号,诊断上应提高对年轻妇女宫颈癌的警惕性,尽量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年轻患者的5年存活率,主张提倡对已婚妇女的普查,及时发现及诊疗癌前病变和早期癌。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以及术后房角形态的改变。方法: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4例(37眼),对其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视野、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手术180 d后随访,34例(37眼)中有28例(30眼)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前前房深度(1.674±0.478)mm,眼压(28.436±3.325)mmHg,术后30 d前房深度(3.412±0.169)mm,术后7 d眼压(13.983±5.196)mmHg。术后30 d房角镜检查34例(37眼)房角均开放。27例(28眼)术后6个月复查视野无缩小。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能使此类患者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开放房角和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77.
妥布霉素误注眼内致中毒性视网膜病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 男  4 7岁 因右眼疼痛 ,视物不清半月 ,加重 3天来我院就诊。右眼视力 0 2 ,睫状充血 ,角膜后见尘状灰白色Kp ,房水闪辉 ( ) ,瞳孔约 3mm ,对光反射迟钝 ,未见明显后粘连。眼底检查未见异常。诊断右眼虹膜睫状体炎。给予 1%阿托品右眼散瞳 ,妥布霉素 2 0mg ,地塞米松 2 5mg和 2 %利多卡因 0 2ml结膜下注射 ,每日 1次。 3天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 ,右眼视力 0 5。患者要求带药回当地治疗。次日在当地卫生院结膜下注射时患眼剧烈疼痛 ,2小时后发现右眼视物不见。第 2天来我院再诊 ,右眼视力光感 ,角膜后见少量Kp ,前房积血 ,瞳孔…  相似文献   
78.
目的:调查沈阳城区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流行病学特征,寻找可能的预防和中医药干预方法。方法:选择前来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就诊及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98例,入选病例均为沈阳城区人口,并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治疗开始前由资深中医师进行辨证诊断和血瘀症评分。结果:198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如下:气虚型33例、阴虚型16例、阳虚型19例、气滞型71例、血瘀型198例、寒凝型37例、痰浊偏寒型34例、痰浊偏热型48例。阳虚证和寒凝型患者的平均血瘀症记分均明显高于总体样本,而阴虚和气滞证患者记分明显低于总体样本(均P<0.05~0.01)。阳虚证和寒凝型冠心病患者的重度血瘀症(>23分)例数明显多于总体样本,但上述两种证型的中度血瘀症(15~23分)例数明显少于总体样本,而阴虚型患者的重度血瘀症例数明显少于总体样本(均P<0.05)。阳虚证和寒凝型患者的冠脉平均狭窄程度、平均狭窄支数和平均狭窄记分均明显高于总体样本,而阴虚证患者的平均狭窄程度、平均狭窄支数和平均狭窄记分均明显低于总体样本(均P<0.05~0.01)。结论:沈阳城区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以血瘀型分布最多,但阳虚和寒凝型者病情较重,后两者春、冬季发病居多,血瘀症程度和冠脉狭窄得分较高。  相似文献   
79.
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依那普利和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 2 0例 ,并与单独应用依那普利治疗 2 0例进行对比 ,以探讨两药联用及单用依那普利对慢性CHF患者临床症状及左室功能的改善情况。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 ,选择心功能 2~ 3级慢性CHF患者 4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 0例 :男 11例 ,女 9例 ,年龄 4 5~ 70岁。对照组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4 3~ 71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1 .2 方法 治疗组给予马来酸依…  相似文献   
80.
宫颈癌年轻化发病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年轻妇女(≤35岁)宫颈癌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端粒和端粒酶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多态性,还有婚产和性行为因素等均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深入研究宫颈癌的发病因素、发病机制,为提高宫颈癌的检测诊断技术以及为HPV疫苗的研制和宫颈癌的基因治疗都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对近年来年轻宫颈癌患者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