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4篇
临床医学   151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58篇
  4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11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目的 回顾分析>3 cm脑转移瘤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的初步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06年前10年间采用FSRT且资料完整的直径>3 cm的脑转移瘤患者47例,其中男34例,女13例,年龄31~87岁(中位值58岁).原发灶病理为腺癌19例,鳞癌7例,小细胞癌7例,腺鳞癌3例,黑色素瘤2例,低分化癌、透明细胞癌、移行细胞癌各1例,病理类型不明6例.初治组26例,复发组21例.脑转移瘤直径3.1~6.0 cm(中位值3.8 cm).计划靶体积2.5~33.8 cm3(中位值9.4 cm3).FSRT总剂量16~68 Gy(中位值31 Gy)分2~15次(中位值5次).原发灶治疗方法 :手术23例,放、化疗22例,未治2例.结果 随访截止2008年4月,随访率为100%,满5年随访的例数为28例.1、2、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9%、44%、44%.中位生存期11.0个月(0.5~88.0个月,95%CI=8.1~13.8个月);1、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0%、17%、6%.在死亡的46例中,21例死于颅内病变进展,17例死于颅外病变进展,8例死于其他原因.结论 FSRT通过分次治疗、个体化给量、全脑放疗或一程FSRT后推量,能有效控制最大径>3 cm的脑转移瘤、延长生存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12.
813.
探针浓度值对LSAW-bisPNA传感器检测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双体肽核酸(bisPNA)探针浓度值对漏声表面波(LSAW)-bisPNA基因传感器检测系统的影响。方法LSAW基因传感器表面分别固定终浓度为0.001、0.005、0.01、0.05、0.5、1.0、1.5、2.0、3.0、4.0μmol/L的bisPNA探针后,分别观察其与相应的HPV靶序列杂交时相位变化及反应所需时间。结果与HPV靶序列杂交所引起的相位变化值是先升后降,以1.0μmol/L探针浓度为分界线;杂交平衡时间上各组间未见明显的变化趋势。结论1.0μmol/L bisPNA探针固定浓度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814.
患者,女,48岁,因外伤来我院就诊。遵医嘱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青霉素640万U静滴。患者使用过青霉素,且无青霉素过敏史,随即给予青霉素皮试。15分钟后查看皮试结果,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不适感,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注青霉素。  相似文献   
815.
蛇毒是从毒蛇的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毒液,属于生物毒素.血浆置换可去除血浆中的致病物质,即引起致病作用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及其他有害因子,以达到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的目的,目前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毒、血液系统等200多种疾病的治疗[1],但用于救治蛇咬伤在我院尚属首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16.
蛇毒是从毒蛇的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毒液,属于生物毒素。血浆置换可去除血浆中的致病物质,即引起致病作用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及其他有害因子,以达到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的目的,目前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毒、血液系统等200多种疾病的治疗,但用于救治蛇咬伤在我院尚属首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1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监测信息系统安全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系统收集的数据范围很广,部分数据敏感性较高。同时整个系统基于公网建设,与专用网络相比,面临的情况复杂,不确定因素多,对系统安全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818.
张慧  张烨  张烁  乔春艳 《眼科学报》2023,(2):140-147
晶状体悬韧带异常(包括松弛和断裂)可引起晶状体虹膜隔前移、前房变浅、房角关闭和眼压升高,即闭角型青光眼(angle closure glaucoma,ACG)的发生。特发性悬韧带异常多发生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可能是PACG的发病机制之一,但仍需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此类患者双眼前房深度不等,虹膜/晶状体震颤等体征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查能够诊断的悬韧带异常比例较低,通常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前未能被诊断而在术中被发现,故被称为隐匿性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目前根据术中表现如充分散瞳可见晶状体赤道部,连续环形撕囊破囊时可见前囊放射状皱褶,超声乳化时囊袋赤道部移位或卷曲,灌注抽吸时囊袋异常飘动,囊袋口不规则等可明确诊断。根据悬韧带异常的程度、范围,选择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或不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或人工晶体缝合固定术。PACG患者术前和术中应关注是否存在悬韧带异常,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保证手术安全和疗效。  相似文献   
819.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完全腹膜外腔镜疝修补术(TE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21年1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行TEP的322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14~44岁为青年组,45~59岁为中年组和>60岁为老年组。手术均采用TEP,对比各组术前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老年组术前住院时间长于青年组、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青年组、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EP中,中年患者的手术难度相对较低,可能与各年龄段的解剖结构变化和疾病耐受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20.
目的在真实世界研究中探索下咽合并第二原发性肿瘤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594例初治下咽癌患者,分析其合并第二原发性肿瘤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比较不同组别间的疗效差异。结果中位随访时间66.9个月,594名初治下咽癌患者中,216例发生第二原发性肿瘤,总发生率为36.4%,其中22.2%(132/594)为同时性,14.1%(84/594)为异时性。上消化-呼吸道黏膜为最常见累及部位。相比于不合并第二原发性肿瘤患者,同时性原位癌和异时性原位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42.2%∶44.5%(P=0.958)、62.2%∶44.5%(P=0.240)。下咽合并同时性浸润性第二原发性肿瘤组的生存明显差于不合并第二原发性肿瘤组,5年OS率为27.2%∶44.5%(P=0.001);下咽合并异时性浸润性第二原发性肿瘤患者预后较好,5年OS为50.2%∶44.5%(P=0.587),但第二原发性肿瘤仍占全组死亡原因的42.5%。结论下咽合并第二原发性肿瘤概率较高,合并食管/胃原位癌以及异时性第二原发者不影响下咽癌患者的预后,而合并同时性第二原发者显著影响患者预后。第二原发性肿瘤的发生为合并异时性第二原发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