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2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7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8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16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38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SARS-CoV抗体实验诊断的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SARS-CoV)抗体在SARS病原学诊断中的特异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80例非SARS患者SARS-CoV抗体的阳性率。结果在23例健康人中,SARS-CoV-IgG抗体的阳性率为8.7%(2/23),20例肿瘤患者中,阳性率为20%(4/20);18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SARS-CoV-IgM抗体和SARS-CoV-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1%(2/18)和22.2%(4/18);1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SARS-CoV-IgM抗体和SARS-CoV-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1%(4/19)和47.4%(9/19),SARS-CoV-IgG抗体和SARS-CoV-IgM抗体同时阳性率为15.8%(3/19)。证实SARS-CoV-IgM抗体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92,5%;SARS-CoV-IgG抗体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76.25%;两种抗体同时阳性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96.25%。经RT-PCR证实上述抗体单项阳性均为假阳性。认为两种抗体同时测定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可能与包被的抗原中存在细胞膜、胞浆、核和抗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有关。 相似文献
22.
单核细胞dsDNA提取和血清抗dsDNA抗体的微波—ELISA技术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先进的技术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提取dsDNA,并以此为抗原应用微波-ELISA联合技术检测血清中抗dsDNA抗体,抗原不用预处理直接包被于聚苯乙烯微孔板上,检测时间由原来ELISA法的2小时缩短到15分钟。两批抗dsSNA阳性血清测定变异系数分别为:批内4.6%和5.8%,批间9.6%和11.5%。与市售药盒比较相关系数为0.9435,P〈0.01。由于应用同源dsDNA抗原及微波辐射技术,大大 相似文献
23.
24.
25.
目的 探讨JAK/STAT1信号转导途径在MRL/lpr小鼠狼疮肾炎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雷帕霉素对JAK/STAT1信号转导途径活化的影响。方法采用MRL/lpr转基因鼠,给予雷帕霉素干预治疗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肾脏磷酸化STAT1的组织分布情况,采用Westernblot方法研究磷酸化STAT1蛋白的表达,采用SYBRgreen嵌合荧光法real-time定量PCR研究SOCS-1mRNA的表达,从而研究STAT1的活化水平。结果MRL/lpr狼疮鼠肾脏的磷酸化STAT1蛋白明显活化,SOCS-1基因的表达升高,给予雷帕霉素治疗后肾脏的磷酸化STAT1蛋白表达降低,SOCS-1基因的表达降低。结论JAI(/STAT1信号转导途径的活化与狼疮肾炎的发病相关,雷帕霉素可以降低JAK/STAT1信号转导途径的表达.这可能是雷帕霉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6.
患者女 ,2 1岁。因反复双膝关节肿痛 2年半入院。之前曾于数家医院就诊 ,用非甾体抗炎药、强的松、免疫抑制剂及中药治疗 ;后因双膝关节腔穿刺出现关节感染 ,用关节腔冲洗及抗生素治疗。 3个月前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双膝关节镜手术 ,左侧滑膜大部切除 ,病理检查为纤维素性及脓性渗出物和坏死物 ,滑膜组织呈急性及慢性炎症 ;抗酸染色未找到抗酸杆菌 ;诊断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反应性关节炎。本次入院查体 :双膝关节肿胀 ,有压痛 ,左膝关节滑髌试验 ( ) ,左踝肿胀 ,有压痛 ;余无阳性发现。化验检查示轻度贫血 ;抗核抗体 (ANA)、抗可提取性核… 相似文献
27.
NDGA对HT-29结肠癌细胞生长抑制及对端粒酶表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氧合酶抑制剂NDGA在体外对结肠癌HT-29细胞株生长抑制、诱导凋亡,并对端粒酶表达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应用MTT法绘制生长曲线,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观察凋亡小体;RT-PCR检测端粒酶催化活性亚单位(hTERT)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不同浓度NDGA处理HT-29结肠癌细胞,随着药物浓度加大,细胞形态变圆,体积缩小,从瓶壁上逐步脱落,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应用扫描电镜可见凋亡小体形成.对照组结肠癌HT-29细胞hTERT mRNA呈阳性表达,随着药物浓度上升,hTERT mRNA表达水平逐步下降.结论:NDGA对结肠癌HT-29细胞具有抑制生长、诱导凋亡作用,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端粒酶参与其诱导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观察大剂量黄芪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扩增为树突状细胞(DC)及对DC抗原呈递功能的影响。方法44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患儿分为黄芪组与对照组,黄芪组20例,对照组24例。黄芪组于常规化疗同时应用大剂量黄芪(90g/d)1个月,对照组仅常规化疗。提取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贴壁获得单核细胞,加入白细胞介素-4(IL-4)、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因子培养7~8天,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DC的表型鉴定,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鉴定DC的抗原呈递能力。结果黄芪组与对照组从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生成的DC形态学差异无显著性;黄芪组DC的细胞数量平均为4.4×10^6/2.5×10^6MNC,对照组DC的数量平均为2.6×10^6/2.5×10^6MNC,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黄芪组DC可较强地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大剂量黄芪可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生成DC的数量并增强DC的抗原呈递功能。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