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儿童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在小儿风湿免疫疾病中非常少见,1972年Sharp[1]首先报道了一组25例伴有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肌炎的多种结缔组织病的重叠综合征,同时伴有高滴度可提取抗核糖核蛋白抗体,即抗U1RNP抗体阳性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并命名为MCTD。近30年来陆续有儿童及青少年起病的MCTD报道,至2006年,儿童起病的MCTD至少有240多例,有统计儿童MCTD占所有MCTD的23%,而在所有儿童和青少年的风湿免疫疾病中,MCTD仅占0.6%,仍是一种少见病[2]。随着新发病例增多及对原有患者治疗随访期限的不断延长,人们…  相似文献   
12.
美洛昔康和萘丁美酮双盲对照治疗骨关节炎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美洛昔康和萘丁美酮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为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对照研究。共完成病例 60例 ,美洛昔康组 31例 (男性 3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5 4a±s 8a) ,用美洛昔康 7.5mg ,qd ;萘丁美酮组 2 9例 (男性 5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5 5a± 7a) ,用萘丁美酮 10 0 0mg ,qd ,均在晚餐后口服给药 ,疗程 4wk。结果 :美洛昔康组总有效率为 89% ;萘丁美酮组为 83% (P >0 .0 5 )。不良反应发生率 ,美洛昔康组为 13% ;萘丁美酮组为 10 % (P >0 .0 5 ) ,以胃肠道反应为主。结论 :美洛昔康对骨关节炎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 ,其疗效和安全性与萘丁美酮相似  相似文献   
13.
山东沿海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5月~1996年8月在山东沿海日照、东营、威海及胜利石油管理局17044人中进行了类风湿关节炎(RA)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山东沿海地区全人群RA患病率为0.6923%,标化患病率为0.3998%;20岁以上成人患病率为1.3021%,标化患病率为0.9950%。男性患病率为0.3432%,女性为1.0354%,男女之比为1∶3.02。男性50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平均患病年龄45.9岁,女性40岁年龄组最高,平均患病年龄42岁。地区分布有显著差异,东营地区标化患病率为0.7445%,威海地区最低为0.9260%,相差8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相关肾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yeloperoxidase—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ay,MPO—ANCA)相关肾炎是最近提出的新概念,患者血清中有抗中性粒细胞胞质α颗粒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自身抗体MPO—ANCA,病理表现为肾毛细血管及细小血管坏死或肉芽肿性血管炎造成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fitis,RPGN),临床有血尿、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特别是在中老年人有感染症状、贫血、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后.再出现RPGN时,首先应该考虑本病。本文就MPO—ANCA相关肾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以先进的技术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提取dsDNA,并以此为抗原应用微波-ELISA联合技术检测血清中抗dsDNA抗体,抗原不用预处理直接包被于聚苯乙烯微孔板上,检测时间由原来ELISA法的2小时缩短到15分钟。两批抗dsSNA阳性血清测定变异系数分别为:批内4.6%和5.8%,批间9.6%和11.5%。与市售药盒比较相关系数为0.9435,P〈0.01。由于应用同源dsDNA抗原及微波辐射技术,大大  相似文献   
16.
李鸣  张源潮  孙红胜  杨清锐  潘正论 《新医学》2005,36(11):655-65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组蛋白抗体(anti-histonic antibody,AHA)、抗dsDNA抗体(anti-double stranded DNA antibody,dsDNA)、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抗核抗体和单独检测抗Sm抗体对SL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2例SLE患者和71例非SLE患者(包括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等)的抗核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抗Sm抗体、抗AHA抗体、抗dsDNA抗体及抗AnuA抗体.结果:①SLE组抗AHA抗体、抗dsDNA抗体、抗AnuA抗体、抗核抗体的阳性率均高于抗Sm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7%、55%、56%、94%比24%.在47例抗Sm抗体阴性的SLE患者中,12例(26%)抗AHA抗体阳性,25例(53%)抗dsDNA抗体阳性,26例(55%)抗AnuA抗体阳性,43例(91%)抗核抗体阳性.结论:①联合检测上述4种抗体,可弥补抗Sm抗体阴性时可能出现的漏诊;②若上述4种抗体联合检测有3种或4种抗体同时阳性时,应高度疑诊SLE.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探讨三联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108例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54例,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与美洛昔康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风湿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中CRP、ESR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要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联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的临床疗效理想,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李鸣  张源潮 《山东医药》2004,44(28):76-77
患者女 ,4 1岁。因上腹痛 5天 ,加重并转移性右下腹痛 3天 ,于 2 0 0 4年 2月 12日入院。患者 5天前进食水饺后出现上腹痛 ,伴背部疼痛 ,呈持续性胀痛 ,阵发性加剧 ,弯腰抱膝可缓解。呕吐 1次为胃内容物 ,量不多。体温最高达 39.7℃ ,无明显规律性。给予禁食、抑酸、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2天 ,症状无明显好转 ,并出现右下腹疼痛。查体 :消瘦 ,无突眼 ,右下眼睑红肿 ,上有白色小脓头密集 ,无明显压痛 ,压之可褪色。甲状腺 度肿大 ,表面无结节感 ,边缘齐 ,质韧 ,无压痛 ,可闻及血管杂音。手抖征 (+)。心肺无异常体征。腹平坦 ,右下腹压痛 (+) ,…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并发布 加综合征发病率较低 ,临床医师对此认识不足。RA患者并发布 加综合征引起的肝脾肿大极易误诊为Felty综合征 ,本文报道1例如下。患者 :女性 ,4 4岁。因发热、对称性多关节肿痛加重半年 ,于 2 0 0 2年 8月 15日入院。患者 18年前双手足关节肿痛 ,晨僵每日超过 2h ,本地医院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曾用泼尼松、风湿灵液、雷公藤片及中药药酒治疗 ,手足关节肿痛能够减轻但反复发作。半年前 ,关节肿痛加重 ,于夜间睡眠中痛醒 ,且生活部分自理 ,伴不规则发热。出现手足小关节畸形 ,不能持重物及远距离…  相似文献   
20.
张源潮  侯岩峰 《山东医药》2006,46(28):76-77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TD-PAH)是继发肺动脉高压(PAH)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较原发PAH更为多见。K urasaw a认为CTD-PAH并非内科常见病,但是结缔组织病(CTD)的严重并发症;未经恰当处置的CTD-PAH患者2 a病死率可达45%~60%。死亡原因主要为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和严重感染。1概念CTD-PAH与原发PAH一样定义为肺动脉主干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在静息状态>25 mmHg,在运动状态>30mmHg。肺动脉的大动脉和中动脉压力可以间接反映肺循环高压,不能真实反映局部肺动脉压、肺静脉压和支气管动脉压。短暂肺动脉高压临床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