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5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61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448篇
内科学   238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1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242篇
综合类   1167篇
预防医学   495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437篇
  8篇
中国医学   486篇
肿瘤学   10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探讨小茴香提取物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对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和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44只SD大鼠给予4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溶液4 ml/(kg·体重)皮下注射5周制备肝纤维化模型,成模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同时取6只正常大鼠做空白对照。治疗组给予小茴香提取物灌胃,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4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清ALT、AST、HA、LN,肝石蜡切片行Masson染色和抗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TGF-β受体Ⅰ型(TGF-βRⅠ)、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肝组织TGF-β1、smad2 mRNA相对内参基因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的表达量。结果小茴香提取物治疗组血清ALT、AST、HA水平,肝组织内胶原纤维含量、α-SMA、TGF-βRⅠ、TGF-β1表达以及TGF-β1、smad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小茴香提取物可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从而减轻大鼠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评价小茴香精油在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抗氧化应激损伤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肝纤维化模型的构建.SD大鼠皮下注射4ml/kg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同时给予高脂低蛋白饲料共5周.设空白对照组(A组)8只,正常饲养;预防阶段模型对照组(B组)10只,造模同时给予等渗盐水灌胃;小茴香预防组(C组)10只,造模同时给予小茴香精油灌胃,剂量为3 ml/kg ;治疗阶段模型对照组(D组)22只,造模后给予等渗盐水灌胃;小茴香治疗组(E组)22只,造模后给予小茴香精油灌胃,剂量为3 ml/kg;扶正化瘀对照组(F组)22只,造模后给予扶正化瘀胶囊与等渗盐水悬混液灌胃,剂量为0.4 g/kg.分别于第5周末处死A、B、C组大鼠,第6、7、8、9周末处死D、E、F组各4~6只大鼠.检测血清ALT、AST、透明质酸、层黏蛋白、8-羟基-2-脱氧鸟嘌呤含量,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肝组织行HE染色、马松染色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方差分析条件时采用两因素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两两比较采用LDL检验.不满足方差分析条件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A、B、C3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6.33±37.90) U/mg、(242.22±33.21) U/mg、(323.78±53.16) U/mg, F=8.649,P=0.00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分别为(297.25±54.29) U/mg、(148.62±15.57) U/mg、(221.65±53.39)U/mg(F=26.468,P=0.000);丙二醛分别为(1.01±0.37) nmol/mg、(4.29±1.85) nmol/mg、(2.00±0.42) nmol/mg (F=18.13,P=0.000);8-羟基-2-脱氧鸟嘌呤含量含量为(35.44±2.19) ng/L、(50.25±8.29) ng/L、(39.20±4.00) ng/L(F=16.332,P=0.000).炎症活动度在C组明显低于B组(Z=-2.29,P=0.022);E组轻于D组(Z=-2.51P=0.012),F组轻于D组(Z=-2.30,P=0.021);纤维化分期E组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1,P=0.005),F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P=0.015).结论 小茴香精油具有减轻肝脏炎症反应、防治肝纤维化进展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3.
雷公藤是一味传统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丰富,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在刘昌孝院士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新概念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雷公藤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并根据质量标志物的定义结合雷公藤的传统药效、传统药性、临床用药新用途、可测成分、入血成分和配伍研究进行分析,对雷公藤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以期为雷公藤药材质量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4.
目的:观察干扰素配合中药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方法:采用干扰素配合活血化瘀提高免疫力的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变化及乙肝病毒指标,并与单纯干扰素组做对照。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10%、30%,有效率分别为70%、65%。乙肝病毒转阴指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所观察的项目中,中西医结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55.
近来,肿瘤病人为了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自己购服灵芝宝(散剂),而灵芝宝散剂中尚有为数不等的未破壁的灵芝孢子,形态很似华支睾吸虫卵或异形吸虫卵。国内文献已有多篇报道,值得检验工作者的注意[1~3]。反之,张国荣等报道了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伴异形吸虫感染1例[4]后,引起了检验工  相似文献   
156.
四氢大麻酚是大麻的主要活性成分,它通过结合CB1和CB2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而发挥作用。Anandamide是一种内源性四氢大麻酚,它主要通过作用于外周CBl受体来降低疼痛。它在体内会被脂肪酸氨基水解酶(FAAH)降解,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如布洛芬能够抑制FAAH的活性,因此NSAID可以调节anandamide的外周镇痛作用。但是关于大麻与NSAID在外周的协同作用的报道较少。最近,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Guindon研究小组进行了有关的实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7.
放射治疗诱导的自噬与导致细胞死亡的凋亡起到的作用不同,其具有既可以导致细胞死亡又可以保护细胞生存的双重性。自噬这一过程在放射治疗和辐射毒性中的抗肿瘤效应还不明确。一系列药物试验已经证实诱导或者抑制自噬,直接影响细胞毒性和放射治疗的效果,同时发生的目标性自噬和凋亡似乎进一步增强了放射治疗的抗肿瘤效应。本文就调节放射诱导的自噬在肿瘤细胞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双环套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79例。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21例,Ⅲ型42例,Ⅳ型13例。均采用关节镜下双环套技术治疗。结果术后X片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完全复位。平均手术时间45.6分钟(35~53分钟),所有患者均无止血带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两周拆线,切口均Ⅰ/甲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7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完全愈合。Lachman实验(-)79例;前抽屉实验(-)74例,4例弱阳性。Lysholm评分:术前Lysholm评分37~52分(42.7±0.3分),术后90~96分(95.7±0.56分),平均提高(53.0±0.4)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双环套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对移位和粉碎的撕脱性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费用低。  相似文献   
159.
目的研究分析口腔正畸科患者交叉感染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4年7月于医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治疗且出现交叉感染的87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同时选择同期口腔科治疗未出现交叉感染的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中涉及的相关医疗器械表面的细菌数目,通过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中的影响因素,明确患者正畸治疗中出现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医师口包使用后30min、2h及12h细菌平均数量分别为(1.1±0.3)CFU/cm2、(15.4±2.3)CFU/cm2、(71.4±4.1)CFU/cm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合并糖尿病、治疗中未使用一次性器械、器械消毒及空气消毒差导致器械及空气污染、医师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及治疗操作不规范均为引起口腔正畸科出现交叉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正畸治疗中出现交叉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医务人员应做好感染的控制工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规范操作意识,严格做好空气及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对可能出现交叉感染的环节重点监督,减少治疗后交叉感染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0.
病原菌是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之一,传统细菌培养鉴定方法耗时、操作繁琐,急需开发新的检测方法。基于纳米材料构建的适配体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势,有望用于病原菌检测。本文介绍了适配体传感器常用的纳米材料的特性和优势,以及不同检测方法适配体传感器检测各种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