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59篇 |
免费 | 221篇 |
国内免费 | 19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5篇 |
儿科学 | 17篇 |
妇产科学 | 44篇 |
基础医学 | 149篇 |
口腔科学 | 22篇 |
临床医学 | 548篇 |
内科学 | 320篇 |
皮肤病学 | 38篇 |
神经病学 | 126篇 |
特种医学 | 177篇 |
外科学 | 372篇 |
综合类 | 1076篇 |
预防医学 | 398篇 |
眼科学 | 12篇 |
药学 | 450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562篇 |
肿瘤学 | 2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117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128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65篇 |
2016年 | 92篇 |
2015年 | 107篇 |
2014年 | 214篇 |
2013年 | 234篇 |
2012年 | 251篇 |
2011年 | 289篇 |
2010年 | 281篇 |
2009年 | 279篇 |
2008年 | 184篇 |
2007年 | 213篇 |
2006年 | 182篇 |
2005年 | 218篇 |
2004年 | 182篇 |
2003年 | 169篇 |
2002年 | 118篇 |
2001年 | 151篇 |
2000年 | 104篇 |
1999年 | 88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目的 探讨改良三尖瓣下移畸形矫治术的疗效.方法 ①探查三尖瓣叶情况;②将后叶、隔叶以及前叶近足侧1/3-1/2的部分,沿瓣环根部将瓣叶切下;③纵行折叠房化的右心室;④将切下的瓣叶缝合于正常三尖瓣环上;⑤自体心包加固三尖瓣环;⑥必要时双孔三尖瓣成形减少反流;⑦修补其他畸形.结果 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均顺利恢复.术后随访1-84个月,患者恢复正常活动,心功能恢复至Ⅰ级者10例,Ⅱ级者3例.结论 改良三尖瓣下移畸形矫治术较好地保持了右心室的几何形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3.
一般资料 患儿 ,男 ,3岁 ,体重 12 5kg。因右眼外斜视行矫正术。术前化验室检查及胸部X光片均未发现异常 ,术前禁食、水 6h ,麻醉前 0 5h肌注鲁米那 0 0 5g ,阿托品 0 3mg。入室后肌注氯胺酮 6 5mg ,患儿入睡后静脉输注 10 %葡萄糖2 0 0ml,面罩给氧 ,测心率 (138/min)、血氧饱和度 (99% )。然后静脉注射咪唑安定 2mg(0 0 1mg/kg) ,手术区消毒 3min后 ,患儿心率降至 116 /min ,血氧饱和度 92 % ,听诊双肺呼吸音增粗 ,气管内有分泌物 ,5min后血氧饱和度降至 85 % ,口唇紫绀 ,听诊双肺布满湿性罗音 ,气管…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缺血再灌注兔脑损伤的作用。方法 :15只兔随机均分至 :对照组、缺血组和缺血+硫酸镁处理组。阻断兔脑血管 6分钟 ,诱导全脑缺血。缺血再灌注 3天后 ,分别用HE染色和TUNEL染色 ,检测海马CA1 区神经元密度和凋亡神经元密度。结果 :缺血 +硫酸镁处理组海马CA1 区正常神经元密度为 140 .5 2±16 .2 3个 mm ,显著高于缺血组 (P <0 .0 1) ;缺血神经元密度为 2 4.18± 3 .16个 mm ,显著低于缺血组 (P <0 .0 1) ;凋亡神经元密度为 18.40± 8.0 8个 mm ,显著低于缺血组 (P <0 .0 1)。结论 :硫酸镁具有减轻兔缺血再灌注性全脑损伤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同抑制缺血后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5.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全省13个地市性病防治3级网络报告给省性病防治中心的性病疫情月报表累加统计,其中,大庆缺9月份报表. 2 报告发病率及构成 2000年全省共报告8种新发性病病例21 667例,较1999年29 486例减少7 819例,下降了26.52%,年报告发病率为59.02/10万,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 8种性病中,淋病仍占首位;其它依次为NGU、CA、梅毒、GH、LGV、软下疳、HIV(+).淋病、CA的构成比略有降低,而NGU、梅毒、GH的构成比却有所上升. 3 人群分布 3.1 性别分布 患者中男性11806例,占54.49%,女性9 861例,占45.51%,男:女为1.20:1,比值较去年有所降低,说明女性病例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男性生殖器疱疹的病例数远远高于女性,为女性的3.53倍;女性Ⅱ期梅毒病例数高于男性,为男性的1.74倍.3.2 年龄分布(见表2)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 探讨肌动蛋白和PTEN蛋白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中从单个肿瘤细胞或者肿瘤细胞团到明显肿瘤细胞转移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92例女性乳腺癌术后淋巴结共293枚,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常规HE染色未发现转移的淋巴结行细胞角蛋白19(CK19)以及肌动蛋白染色,筛选出含有微转移、孤立肿瘤细胞的淋巴结.对筛选出的淋巴结行PTEN检测,观察不同转移情况下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 所有293枚淋巴结中,有明显转移的84枚(28.67%),有微转移的42枚(14.33%),含孤立肿瘤细胞者22枚(7.51%);所有明显转移灶周围均有肌动蛋白表达,34枚(80.95%)含有微转移的淋巴结中微转移灶周围有肌动蛋白表达.PTEN在84枚含有明显转移的淋巴结中均呈低表达,在38枚含有微转移的淋巴结中呈低表达,其余4枚未见PTEN表达.结论 淋巴结内间质反应中肌动蛋白表达变化在乳腺癌细胞进入淋巴结发展为微转移灶及进一步发展为明显转移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PTEN蛋白的低表达可能是促进淋巴结内肿瘤细胞生长和侵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8.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是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交。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动脉性疾病引起的动脉性ED。动脉性ED常规治疗通常效果不佳,新近临床研究显示微创介入治疗(如球囊扩张术或支架置入术)对动脉性ED有着显著的疗效,有望成为未来动脉性ED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