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1998年 4月至 2 0 0 2年 4月在我院治疗白血病患者合并急性阑尾炎 6例 ,报告如下。本组男 4例 ,女 2例。年龄 4~ 30岁。 3例为急性髓性白血病 (acutemyelocyticleukemia,AML) ,3例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cutelymphocyticleukemia,ALL)。白细胞计数 3例 <2 0 0 0 ,2例 <10 0 0 ,1例 <5 0 0 ,血小板计数 4例 <40× 10 9 L ,2例 <2 0× 10 9 L。3例急性阑尾炎发生在诱导缓解期 ,3例在巩固化疗期。病史 12h~ 4d ,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4例 ,下腹部疼痛 1例 ,弥漫性全腹疼痛 1例 …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索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对于提高腹腔镜下直肠癌行直肠全系膜切除(TME)保肛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 对3年住院的68例直肠癌患者实施在腹腔镜下行TME保肛手术,围手术期实施专科护理,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对于提高腹腔镜下行直肠全系膜切除(TME)保肛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护理并发症、减轻术后痛苦、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对开放甲状腺手术和经全乳晕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108例经全乳晕路径的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腔镜组)和105例开放甲状腺切除术(开放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开放组比较,腔镜组手术时间长(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P<0.05),住院时间短(P<0.05);2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乳晕腔镜手术治疗适用于良性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安全可靠、疼痛不明显。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4.
张朝军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09-1810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早期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的疗效.方法:14例16眼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0CT)确诊的早期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患者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0.1 ml(35 mg/ml)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眼视力、眼压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网膜血管荧光素渗漏情况.结果:随访3~6个月16眼,除l例眼视力无变化外,其余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眼临床检查均显示黄斑水肿减轻或消退,0CT示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后平均厚度分别为(677.64±232.21)μm、(530.07±200.53)μm、(447.17±167.3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6个月,FFA示荧光素渗漏11眼消失或减轻.占68.7%;5眼眼压升高发生于用药后1周~2个月,经局部用盐酸马来酸洛尔眼压控制正常.1眼白内障发展.结论: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是治疗早期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5.
在普通外科的临床教学中,时而遇到学生问及一些看似矛盾而又经常在临床见到的普通外科问题,譬如阑尾炎的临床治疗原则、直肠癌术式的选择、疝修补术时机的选择、腹腔镜的临床运用等,从现象看确实存在某些矛盾,让学生无法理解.但若引导学生采用哲学辨证思维来分析这些临床现象,则能够帮助学生透过现象领悟其中深刻的临床含义,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普通外科临床的精髓.  相似文献   
46.
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以及PCNA、P53基因在胃癌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方法对临床95例胃手术切除标本PCNA、P53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胃癌变过程中均可见PCNA的阳性表达,随病变程度的加重,PCNA增殖指数亦逐渐上升,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重度异型增生与胃癌组织相比较,PCNA指数变化不大(P>0.05)。仅在重度异型增生组织中发现P53蛋白表达,胃癌P53蛋白 的表达阳性率明显增高,与重度异型增生组织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胃癌过程中,细胞增殖活性逐渐增高,对临床标本进行PC-NA检测,可较方便准确地判断组织的增殖状况。P53蛋白表达出现较晚,其可能表明P细胞已有明显的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在"科技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每年申请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的数量和评审的竞争情况就是证明。由于各级资助项目数量有限,具体到一个部门就存在中标率不高的问题,如不采取措施,势必挫伤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课题的积极性。一、问题的提出在"科技兴国"的思想指导下,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充分认识到:科技竞争力是决定医院发展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广大医护人员科研创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近年来医院的科研绩效显著、成果累累。现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为例:2006年,全院承担省级以上课题92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河北省科技厅指导课题占50%还多);获各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9项(其中包括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各科技期刊发表论文739篇。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均比上一年度增长15%~20%,发表论文数量比上一年度增长25%,全院科研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从近几年广大医护人员申请省级以上课题的中标率及课题获得的资助经费量来看,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也就是说,仅有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还不够,还必须以提高医院医疗水平为出发点,结...  相似文献   
48.
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SAP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51例,手术治疗47例(47.9%),其中早期手术32例,延期手术15例,总并发症发生率50.0%(49/98),总病死率23.5%(23/98),总治愈率76.5%(75/98)。并发症发生率:早期手术组为74.3%(24/32),延期手术组为46.7%(7/15),非手术组39.2%(20/51),P<0.05。病死率:早期手术组为34.4%(11/32),延期手术组为26.7%(4/15)非手术组15.7%(8/51),P<0.05。治愈率:早期手术组为65.6%(21/32),延期手术组为73.3%(11/15)非手术组84.3%(43/51),P<0.05。结论:SAP的治疗方法以非手术和延期手术治疗为主,能有效的降低SAP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49.
全胃切除术后保留幽门环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术式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胃底贲门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 总结我院 1999年 3月至 2 0 0 2年4月间采用经腹全胃切除保留幽门环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手术的 16例胃底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一例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漏及狭窄 ,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半年每餐进食 2 0 0~ 3 0 0g ,每日 3~ 4次 ,其中蛋白质1g/ (kg·d) ,总热量为 2 3 0 0~ 3 0 0 0kcal,餐后无胸骨后灼痛 ,无胆汁返流现象及排空障碍。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保留幽门环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为探讨胆管癌细胞内氧自由基浓度与体内培养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我们利用体外培养的胆管癌细胞QB ,建立裸鼠动物模型,检测不同浓度的氧自由基对动物体内生长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主要材料:丙二醛(MDA )试剂盒购自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Dulbecco改良培养基(DMEM )及新生牛血清购自Ser va公司;SOD及H2 O2 均为Sigma公司产品;紫外分光光度仪(瑞典LKB公司) ;流式细胞仪(美国杜邦公司) ;2 4孔细胞培养板(美国Costar公司产品)等。2 .细胞培养:体外培养胆管癌细胞QB由西南医院肝胆医院建株。材料取自低分化肝门部胆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