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证候类中药的研究是近几年中药创新研究的热点,但评价证候类中药的临床疗效是目前研究的难点。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对证候命名达成共识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制作合理、公认的证候诊断量表和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是研究客观化的前提;构建中医证候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是减少不同研究异质性的方式。采用基于注册登记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进行以证统病研究和病证结合研究,可以进行证候类中药主治优势病种的筛选及治疗特定证候最佳中药的筛选;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可以严格验证方-证-病-效的关系;采用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个体进行方证相应研究,及证候类中药新药和辨证论治比较研究,以探寻证候类中药的合理性及中医辨证论治的意义。最后,结合循证目标成就量表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点,构建以个体化评价为基础,证候疗效评价为主的综合疗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2.
计算机检索Pub Med,CNKI等7个中英文数据库,查找有关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11月。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用Cochrane手册针对RCT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炎症因子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疗效及安全性。共纳入13篇RCT,包括1 0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喘可治组临床有效率更高[RR=1.15,95%CI(1.06,1.23),P=0.000 3];肺功能改善更明显,包括第1秒呼气量(FEV1)[MD=0.21,95%CI(0.15,0.27),P0.000 01]、用力肺活量(FVC)[MD=0.36,95%CI(0.15,0.56),P=0.000 6]和第1秒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MD=6.85,95%CI(4.68,9.02),P0.000 01];并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MD=-6.35,95%CI(-8.23,-4.47),P0.000 01]、白细胞介素-8(IL-8)[MD=-2.00,95%CI(-3.13,0.87),P=0.000 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D=-2.79,95%CI(-4.61,-0.97),P=0.003]。除此之外,喘可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研究表明,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有助于减少炎症发生,安全性好,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的限制,尚需要更多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3.
目的:应用证据图方法,系统检索与梳理心肌梗死中医防治临床研究文献,了解该领域证据分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时限从2000年1月至2018年11月。纳入心肌梗死中医防治临床研究、系统评价、指南与路径研究。采用文字描述结合图表分析证据分布特征。结果:纳入文献1 664篇,分析了临床研究发表年度趋势、研究类型、研究规模;证候、体质临床研究;中医疗法类别及主要方案;中医防治方案的评价领域、应用调查、作用环节、干预时机、适应人群和病症;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及结论;指南与临床路径研究。结论:目前在心肌梗死中医病因及体质研究、中医非药物疗法、生命质量及情志心理疗效评价、预防作用及超早期干预(包括急救)领域研究证据较少,临床研究和系统评价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益肠通秘汤对便秘小鼠肠道组织屏障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取8周龄Balb/c小鼠40只,采用皮下注射洛哌丁胺方法建立便秘模型。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肠通秘汤组(14 g/kg)和枸橼酸莫沙必利(莫沙必利)组(5 g/kg),每组10只。模型组、益肠通秘汤组和莫沙必利组连续每日皮下注射洛哌丁胺(10 mg/kg)2周建立便秘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粪便参数及肠道推进率等。用H&E染色、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结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和Claudin-1表达水平,采用16S r DNA技术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持续下降,粪便颗粒数、粪便含水量及肠道推进率降低(P<0.05),结肠肌层变薄,杯状细胞数量减少,Claudin-1表达量降低;益肠通秘汤干预后体重回升,粪便颗粒数、粪便含水量及肠道推进率趋近正常,结肠组织结构破坏减轻,Claudin-1表达增加;菌群测序结果显示,益肠通秘汤在门水平抑制了Firmicutes的上调和Bacteroidetes的下调,属水平降低了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增加了Ruminoco...  相似文献   
45.
目的总结分析近15年发表的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文献,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一个更好的综合医疗方案。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检索文献,应用NoteExpress、Excel整理分析文献。结果获得中西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文献256篇,剔除不合格文献151篇,最终纳入文献99篇。分析文献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过程中,最常采用的口服西药是阿维A胶囊,外涂西药为皮质激素类软膏;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过程中,常用的中药方剂是凉血地黄汤或凉血五根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药浴常用方剂为透骨草、大皂角、生侧柏叶、白鲜皮。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存在中医证型多样,而且相同证型用药方剂亦有多样化,究竟哪个中药方剂疗效更好,还需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羟喜树碱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能量代谢和关键酶的影响。方法选取PC-3细胞,采用MTT法测定1.0、2.0及5.0μmol/L的羟喜树碱处理该细胞24 h后细胞的增殖抑制能力。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糖摄取量及乳酸生成量及ATP生成相关能量代谢参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乳酸脱氢酶A(LDHA)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表达。结果 1.0、2.0及5.0μmol/L的羟喜树碱可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P0.01),IC_(50)值为3.24μmol/L。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羟喜树碱可降低葡萄糖摄取,抑制乳酸生成及ATP生成,且均呈剂量依赖性(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羟喜树碱可使PC-3细胞中LDHA及AMPK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羟喜树碱通过可降低PC-3细胞中LDHA及AMPK表达,抑制肿瘤的有氧酵解并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7.
腰痛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见及首要症状,其总的病机为气血瘀滞、脉络痹阻。临床常见寒湿痹阻型、湿热阻滞型、瘀血阻络型、肾虚精亏型,临床时可根据兼夹情况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行食管癌切除术疗效及可行性。方法术前判断分期T3N1M0以下食管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胸腔镜组42例于胸腔镜下行食管癌切除术,开胸组58例行常规开胸手术。比较2组清扫淋巴结数、胸部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人均镇痛次数、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病死率、3a生存率。结果胸腔镜组1例因术中发现肿瘤侵及周围器官中转行开胸手术。2组清扫淋巴结数目、吻合口瘘及切缘癌残留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3a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人均镇痛次数、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行食管癌切除术安全、有效,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survivin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其单独或联合作为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3例结直肠癌患者EGFR及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随访其生存时间。结果失访33例(29.2%),随访10a者80例(70.8%),其中死亡50例(44.2%);EGFR与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与60.2%;EGFR与survivin单独或联合高表达均为结直肠癌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0.01);survivin与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742,P<0.01)。结论 EGFR与survivin单独或联合高表达均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是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一病一品一护"干预模式在脑卒中鼻饲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鼻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一病一品一护"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误吸风险、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吸入性肺炎、反流、误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脑卒中生活质量专用量表(S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病一品一护"干预模式可改善脑卒中鼻饲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误吸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