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3篇 |
内科学 | 1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17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药学 | 14篇 |
中国医学 | 36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4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探讨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GLIM)标准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情况,并比较其与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在营养不良诊断中的一致性,以期为GLIM标准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2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运用GLIM标准及PG-SGA量表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采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测量患者的人体组成成分,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GLIM标准与PG-SGA量表评估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GLIM诊断出营养不良患者112例(50.9%),其中中度营养不良85例,重度营养不良27例。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在不同年龄、体重、体质指数、右上臂围、右小腿围、手握力、体脂、体脂百分比、去脂体重、去脂体质指数、肌肉含量以及骨骼肌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PG-SGA诊断出营养不良患者158例(71.8%),其中85例为中度营养不良,73例为重度营养不良。GLIM标准和PG-SGA量表在诊断营养不良时表现出中等程度的一致性(Kappa=0.548,P<0.001),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1(9... 相似文献
112.
11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肝硬化和抑郁症的共同发病机制。构建肝爽颗粒中药-成分-靶点网络、蛋白互作网络,初步探索肝爽颗粒“异病同治”肝硬化和抑郁症的共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OMIM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肝硬化和抑郁症相关靶点,结合TCMID、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及相关技术平台挖掘肝爽颗粒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使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软件,寻找肝硬化和抑郁症靶点相关的共同通路和功能。将肝爽颗粒治疗两种疾病的共同作用靶点导入BioGPS和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得组织和亚细胞分布,并进行通路和功能注释分析,绘制疾病治疗网络。[结果]肝硬化和抑郁症的共同潜在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功能失调(树突细胞成熟、Th1和Th2活化信号通路、白细胞迁移)、炎症反应(急性期反应信号、糖皮质激素受体信号、HMGB1信号、器官炎症反应)和糖脂代谢异常(肝脏胆汁淤积、葡萄糖代谢障碍、糖尿病)相关。肝爽颗粒可能通过免疫调控、抗炎和调节糖脂代谢作用治疗两种疾病。[结论]肝硬化和抑郁症共同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功能失调、炎症反应和糖脂代谢异常。肝爽颗粒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和糖脂代谢治疗两种疾病,为深入阐述肝爽颗粒治疗作用及药理机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14.
115.
目的 探讨合肥市某单位体检人群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的合肥市某单位人员共810例为研究对象,测量810例研究对象血清25-(OH)D以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25-(OH)D与血脂各指标关系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810例研究对象25-(OH)D平均浓度为(15.81±4.87)ng/mL,其中25-(OH)D缺乏者占67.7%,严重缺乏者占13.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OH)D与TC、三酰甘油对数值(lgTG)和HDL-C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25-(OH)D与TC (β值=-0.015,95% CI=-0.029~-0.002,P=0.021)和lgTG (β值=-0.008,95% CI=-0.011~-0.005,P<0.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合肥市某单位体检人群25-(OH)D缺乏率高,血清25-(OH)D水平与TC和TG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6.
目的:分析目前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衰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和提出冠心病心衰中医防治方案循证优化的思路和方法。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VIP和CBM数据库,筛选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衰的临床研究,评价研究的风险偏倚和结局指标,与慢性心衰的Cochrane系统综述的结局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方法。结果:纳入32篇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衰的临床研究,各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且研究对病死率、再入院率的终点事件结局报道很少,与Cochrane系统综述所关注的结局指标存在较大差距。在冠心病心衰的中医防治方案中,应加强完善临床研究设计和方法,选择冠心病心衰的终点事件作为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结论:在冠心病心衰中医防治方案循证优化中,提高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和终点事件结局指标的选择至关重要,更有价值的研究证据才能为冠心病心衰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7.
1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大黄素对大鼠肝脏的损害程度。方法给予SD大鼠不同剂量的大黄素灌胃(依次为3、6、12mg/(kg·g),每日1次,连续2个月,分别于用药后20、40、60d观察其一般状况、体质量,检测大鼠血常规、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病理情况。结果大鼠各剂量组与对照组间一般状况及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与对照组间血常规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病理显示各组肝小叶结构完整,中央静脉未见扩张,汇管区无增生,未见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剂量组大鼠肝细胞可见脂肪变性及细胞水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素长期、大剂量灌胃对大鼠无明显肝损害。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可行性、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6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34例经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28例常规开腹行溃疡修补术(开腹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比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70.1±4.2)min)与开腹组((64.6±3.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5.7±6.8)h)、住院时间((8.4±0.7)d)短于开腹组((69.9±6.4)h、(14.8±1.6)d)(P〈0.01);腹腔镜组镇痛药物使用比例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无切口感染、肠梗阻发生。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胸痛患者就医途径和病因学构成和相关辅助检查完善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合理的诊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因胸痛及胸痛等同症状至应急总医院急诊内科就诊的患者.使用统一表格记录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发病时间、到达急诊时间、胸痛特点、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诊断及影像学结果,初步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