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麻黄中的曲枝现象颇为特殊,植物学工作者对此有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曲枝现象是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 Stapf的分种特征之一;也有学者认为曲枝现象与微量元素的影响有关。为此,我们在甘肃和新疆地区进行了调查和采集。经严格鉴定学名,所采标本分别为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x Mey.和膜果麻黄的直技品和曲枝品。为探讨曲枝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19例Ⅰ~Ⅱ期原发性乳腺癌施行局部扩大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后患侧乳房接受放射治疗。结果手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本人对保留乳房的满意率100%,十分满意者占90%。经随访2~26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无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结论Ⅰ~Ⅱ期乳腺癌实施保乳治疗,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ottinghamhealthpoofite,NHP)对89例CT、MRI诊断颅内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生存质量的损坏程度与颅内肿瘤的大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颅内肿瘤的体积>25ml比≤25ml者生存质量差,颅内肿瘤位于右侧半球的患者比位于左侧半球的患者生存质量要差,肿瘤位于幕下者比幕上者生存质量更差,恶性程度高的颅内肿瘤患者显示了较差的生存质量。结论对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生存质量进行估计评价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医学因素,还应考虑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恶性程度对术前生存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胆胰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已日趋广泛,随着内镜和附件的不断改进,操作技术的进步,EST的成功率已达95%以上,但仍有部分患者因插管困难而失败。2005年12月至2006年10月,我院采用自行改造的导向乳头切开刀行EST 6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通过对开颅术后局部积液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 对我科36例开颅术后局部积液的患者先行局部穿刺、然后反复地腰椎穿刺放液及局部加压包扎的综合治疗。结果 31例患者达到完全治愈,占86.1%。只有5例由于各种原因而未愈。行了脑脊液分流手术后,才得到治愈。结论 对于开颅术后局部积液的患者,不要急于行脑脊液分流手术,以免给病人带来脑脊液分流手术的痛苦、危险及经济上的负担。大部分的病人经过局部穿刺、腰椎穿刺放液及局部加压包扎的综合治疗后而痊愈。  相似文献   
36.
我科自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开展了CT立体定位下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1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广泛脑挫裂伤患者早期脑脊液(CSF)中S100B蛋白、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变化规律,试图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在广泛脑挫裂伤中的作用.方法43例广泛脑挫裂伤患者(GCS≤8分),分别于伤后6 h、12 h、24 h、3 d、5 d、7 d等各时间点取CS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100B蛋白、IL-1β含量,并与10名健康成年人做对照,以3个月后GOS判断预后,结局以生存和死亡分类.结果①所有病例伤后各时间点CSF中S100B蛋白、IL-1β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100B蛋白含量在伤后6 h达高峰,IL-1β在伤后12 h达高峰,与其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 h后均逐渐下降,伤后第5天再次轻度升高.②死亡组CSF中S100B蛋白、IL-1β含量较生存组明显升高(P<0.01),伤后第5天S100B蛋白、IL-1β含量也较高.③各时间点CSF中S100B蛋白和IL-1β进行相关性比较,二者在各时间点呈正相关(P<0.05).结论广泛脑挫裂伤后CSF中S100B蛋白和IL-1β含量均升高,二者可能参与了广泛脑挫裂伤后炎性病理反应,其水平值可作为脑挫裂伤判断伤情、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8.
目的加强认识早期贲门癌的内镜下形态和病理特点及好发部位,提高内镜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早期贲门癌患者的内镜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早期贲门癌集中好发于贲门小弯及小弯偏后壁(10点位 ̄2点位)。高分化型病灶表面以充血、发红和糜烂多见,病灶边界较清淅,有时伴有浅凹。低分化和未分化型病灶则表面以黏膜粗糙、褪色,甚至结节形成为主,病灶边界不清。21例患者共进行了44人次内镜下活检方得以明确诊断。内镜下活检病理和术后病理类型符合率为80.9%。结论早期贲门癌内镜下形态特征和活检对诊断及临床治疗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9.
我院自1976年至1981年共收治肛管.直肠癌61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5岁,40~60岁之间居多.其中直肠癌54例,肛管癌7例。确诊前多误诊为痢疾、痔核、肠炎等,最长达11年。61例均施行手术治疗。目前,肛管、直肠癌有不少改良手术方法,而 miles’术式仍为基本的手术方法。在经腹,会阴行癌肿切除术时,解剖分离直肠是一个关键。由于骶前筋膜和静脉丛的损伤,常造成难以制止的大出血而导致不良后果。本组61  相似文献   
40.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9月至2008年8月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6例儿童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其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