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基础医学 | 17篇 |
口腔科学 | 26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33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3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出版年
2014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展神经池段的动脉供应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展神经池段的动脉供应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方法:选取18例脑千,观测展神经根池段的滋养动脉来源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结果:从展神经根腹面跨过的有小脑下前动脉、脑桥下外侧动脉、小脑下后动脉、迷路动脉、小脑下后和小脑下前动脉总干、椎动脉;从展神经背面跨过的血管有小脑下前动脉、脑桥下外侧动脉等。展神经的滋养动脉主要来自脑桥前外侧穿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和脑桥下外侧动脉。接触和压迫展神经根的血管主要是小脑下前动脉和移位的基底动脉或椎动脉,占16.7%,结论:展神经的滋养动脉损伤和血管压迫可导致展神经麻痹,了解展神经的动脉供应及其邻近血管关系对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3.
本文采用HRP跨节追踪研究法观察了猫的眶上、眶下,下牙槽和舌神经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在半月节内的定位分布及其对三叉神经感觉复合核内的定位投射。结果表明:发出眶上神经的神经元胞体位于三叉神经半月节的背内侧部,发出下牙槽神经、舌神经的神经元胞体位于半月节的腹外侧部,而发出眶下神经的神经元胞体位于前二者之间。本文还证实眶上神经投射至三叉神经感觉腹合核的腹侧,下牙槽神经、舌神经投射至三叉神经感觉复合核的背内侧,而眶下神经投射至上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上颌动脉翼腭段的走行及分支规律,为翼腭窝内动脉结扎、肿瘤切除和颅面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采用3种手术入路解剖21具成人尸头,观测上颌动脉翼腭段及分支的行程、管径、长度和毗邻关系。结果 上颌动脉翼腭段行于上颌骨颞下面后上区内,分为5型:Y型26.19%、中间型33.33%、T型21.43%、M型11.90%和其他型7.14%。上颌动脉翼腭段外径为(2.61±0.39)mm,总长为(19.44±3.62)mm;其分支有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圆孔动脉、翼管动脉、腭降动脉、蝶腭动脉、腭鞘动脉,分支走行变异常见;颞深前动脉可作为确定上颌动脉翼腭段的参考标志。结论 熟悉上颌动脉的分支、分型及走行对指导翼腭窝区手术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前唇长度不足的完全性双侧唇裂畸形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 选择双侧完全性唇裂死婴新尸体2例,经氧化铅动脉灌注造影后,取鼻唇部组织拍X线片,了解其血供特点.临床上选择前唇长度明显不足的完全性双侧唇裂16例,利用其前唇血供特点,在鼻唇部做V形切口,使鼻小柱与前唇充分分离,形成近似带血管蒂的岛状前唇组织瓣,前唇便很容易下降到与侧唇对应的位置,解决了前唇长度不足的难点.然后,按照Millard的术式修复双侧唇裂.1年余后拍摄患者正、侧头位面像,在照片上测量鼻唇面各解剖标志点之间线性距离及角度,并与对照组30例正常婴幼儿比较,客观地评估手术效果及稳定性.结果 双侧完全性唇裂的前唇血供主要由鼻中隔后动脉供应.16例双侧唇裂患儿术后1年,上唇形态良好,测量的各项指数统计学处理显示:多数与正常婴幼儿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客观上提示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利用双侧唇裂患者前唇血供主要由鼻中隔后动脉供应的解剖特点,修复完全性双侧唇裂,可以有效地解决前唇过短的难题,术后效果理想、稳定. 相似文献
26.
电针对大鼠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P物质影响的免疫及超微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电针对大鼠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SP的影响以及含SP的轴突终末的突触联系。结果表明,电针大鼠“人中”、“承浆”穴后痛阈明显提高(P<0.01),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SP免疫反应活性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含SP轴突终末内含有密集的清亮透明小泡、少量大颗粒小泡及线粒体,轴突终末内的SP免疫反应产物分布于大颗粒小泡内和清亮小泡壁上。含SP的轴突终末主要与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神经元的树突形成轴-树突触;极少数SP阴性轴突终末与SP阳性轴突形成轴-轴突触或接触。电针可能通过轴-轴突触的突触前抑制方式,抑制了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细纤维SP的释放,从而参与针刺镇痛过程。 相似文献
27.
家兔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结的微循环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家兔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结内微循环的形态和结构.方法:20只家兔血管灌流固定,墨汁灌注血管,显微解剖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神经节,通过透明和切片观察神经根内血管的分布形态.结果: 三叉神经根的微血管分为神经外膜、神经束膜和神经内膜微血管.神经外膜血管沿神经根径向走行,沿途再发侧支斜行或横行入神经束之间,顺神经根束分布,并发侧支进入神经内膜;半月结内微血管围绕神经节细胞分布;三叉神经根内的微血管配布不均,其近侧端微血管数量较少,远侧端微血管数量较多.结论:三叉神经根内微循环血量调节主要依赖神经外膜和束膜的微动脉.三叉神经根微循环可能在三叉神经痛中扮演重要作用,神经根在受到压迫后,可造成神经根微循环障碍,进而可能引发神经纤维脱髓鞘. 相似文献
28.
本文用动脉造影法对55例胎儿的面动脉面段走行、分支、分布进行观察研究。观察到: 1.胎儿的唇及外鼻血液是由左右两条自下而上行的面动脉及其横行分支供应的。2.上、下唇动脉的供应有着明显的“右侧优势”现象,为成人所不具备。 3.上唇动脉在人中嵴附近发出上行至鼻底的分支,我们认为称之为上唇鼻底动脉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29.
面神经颅外段的外科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解剖了100例面侧区(成人60例,儿童40例)测量了面神经主干的深度。面神经总干、颞面干、颈面干的长度和直径;根据面神经主干一级分支的型式将面神经分为五种类型;描述了二叉型面神经和面后静脉的五种关系型式;报导了腮腺峡、面神经五组分支的数目、位置;复习了面神经的解剖方法,提出了从腮腺后方寻找面神经主干的综合性方法。面神经颅外段总干的位置、面神经和腮腺的关系及面神经各分支的体表投影、在腮腺、颞颌关节、颌下区等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腮腺的分部,腮腺峡的数目和位置,解剖教科书记述不一致,有关的研究结果亦不同。为找出安全、迅速解剖面神经的方法,向口腔颁面外科提供面神经的正常解剖数据,并探讨腮腺分部和峡的问题而做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以家兔为材料,在部分损坏其一侧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之后,用Nauta和Fink-Heimer氏染色法,观察了尾侧脊束核的纤维投射。本文除证实该核有至丘脑、脑干网状结构以及某些脑神经核的投射外,并发现有纤维至两侧楔外核和中缝大核,这是以前文献中未曾报导过的。我们还就这些纤维联系,讨论了它在颜面部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