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134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表型的变化梁再赋张士发赵慕丽王壮志顾绍裘SLE患者有多种免疫异常,B细胞高度活化而产生的大量自身抗体是SLE发病机理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以抗核抗体与DNA结合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导致了广泛的组织病理损伤。为了探索B细胞过度活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2.
目的 : 探讨bcl- 2及P5 3蛋白在Bowen病及Bowen样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 11例Bowen病及 3例Bowen样鳞癌bcl- 2和 或P5 3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11例Bowen病中bcl- 2蛋白阳性 2例 (18% ) ,P5 3蛋白阳性 3例 (2 7% ) ;3例Bowen样鳞癌均见bcl- 2蛋白表达。Bowen病中bcl- 2与P5 3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 (r=0 .76 9,P <0 .0 5 )。结论 : Bowen病中bcl- 2蛋白表达与P5 3基因突变有关 ,并参与了Bowen病的进展及向Bowen样鳞癌的演变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外源性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hypoxic-ischenmia reperfusion brain damage,HIRBD)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缺血再灌注(HIR)组、AM干预组(缺氧缺血后即刻0、6、12h分别给于AM腹腔注射,1.0mg/kg),每组8只,于术后48h处死。取耳间线前2mm水平做冠状位脑组织切片,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检测脑组织匀浆一氧化氮合酶(NOS)、谷胱甘肽(GSH)、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结果:HIR、AM12h干预组新生大鼠脑病理改变明显,AM0、6h干预组的脑病理改变明显减轻。AM0、6h干预组脑组织中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GSH的水平较HIR组显著增高,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PO的水平较HIR组显著降低。结论:缺氧缺血再灌注后0~6h予外源性AM干预对新生大鼠HIRBD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与其增加体内抗氧化物质GSH的活性、NO的释放及抑制中性粒细胞对脑组织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54.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白介素5水平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血中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皮损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和激活为主要特征。多种细胞因子参与AD的发生、发展,其中白介素(IL)-5尤为重要[1]。为此,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AD患者血清中IL-5水平,探讨其在AD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P53和bcl-2蛋白在汗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对22例良性,恶性汗腺肿瘤P53及bcl-2蛋白的表达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10例恶性汗腺肿瘤P53和bcl-2蛋白表达率率显著高于良笥肿瘤(X^2值分别为18.33和8.56,P均〈0.055)。P53和bcl-2蛋白表达强度显著正相关。结论;p53基因突变和bcl-2蛋白表达在恶性汗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6.
患者男,70岁。1991年6月无明确诱因舌左侧缘出现一处溃疡伴疼痛,不久自愈。10余天后发热,全身关节肿痛,四肢伸侧出现10余个黄豆至蚕豆大红色结节伴疼痛,对称分布,2月后左颌下出现一杏仁大肿物,逐渐增大,停止发展后局部皮肤发热,包皮出现一拇指甲大溃疡伴疼痛。体检:舌左侧缘见一小米粒大瘢痕。四肢伸侧散在10余个黄豆至蚕豆大暗红色结节,对称分布,有轻压痛,双手背输液针剌处沿静脉走行有10余个小米粒大暗红色结节。包皮内侧见一拇指甲盖大浅溃疡,上覆黄色粘稠脓性分泌物。双眼正常。左颌下触及一4.0cm×…  相似文献   
57.
毛母质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母质癌又称为毛癌、浸润性毛母质瘤或毛鞘癌等,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来源于毛球的毛母质细胞,由毛母质瘤恶变而来,呈侵袭性生长, 具有复发和转移倾向,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皮肤附属器肿瘤或角化型鳞状细胞癌.我们于2007年11月收治1例该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8.
我们试用维生素D3肌肉注射治疗5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5例患者年龄21~32岁,病程1~3个月,皮损表现为潮红、浸润、大量脱屑,其间有小片正常皮岛,皮损面积占体表面积65%~80%。原发病均为寻常型银屑病。红皮病...  相似文献   
59.
皮肌炎并发恶性肿瘤患者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P53蛋白在皮肌炎并发恶性肿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皮肌炎患者的肿瘤组织细胞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P53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1例皮肌炎并发卵巢癌患者的肿瘤细胞及PBMCs均表达P53蛋白,另1例皮肌炎并发鼻咽癌患者的肿瘤细胞、浸润单个核细胞及PBMCs均表达P53蛋白。其它15例未并发恶性肿瘤的皮肌炎患者中有1例PBMCs表达P53蛋白。20例正常对照均阴性。结论:p53基因的种系突变在皮肌炎并发恶性肿瘤中可发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血浆神经肽Y(NPY)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 38例HIE分为轻、中、重 3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8例HIE和 17例正常新生儿血浆NPY水平。结果 轻、中、重HIE组中 ,血浆NPY水平分别为 (5 4 3.5 8± 4 9.70 )ng/L ,(6 38.81± 4 5 .91)ng/L ,(772 .19± 92 .2 1)ng/L ,3组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中、重度组中 15例恢复期NPY水平 (5 4 3.4 7± 5 7.5 )ng/L较急性期(6 92 .0 5± 85 .84 )ng/L显著降低 ,P <0 .0 1。 结论 NPY在HIE的病理生理改变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