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138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TNFα、核因子κB及诱生型NO合成酶表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诱生型NO合成酶(iNOS)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因子(NF)κB及iNOS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15例正常人皮肤均不表达NFκB ,5例于毛囊、汗腺、皮脂腺或立毛肌处表达TNFα ,9例表皮全层较弱且均匀表达iNOS ,5例真皮内单一核细胞(MNCs)弱表达iNOS。26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及真皮内MNCs均表达TN Fα、NFκB及iNOS ,在Munro微脓疡处表达较强。角质形成细胞及真皮内MNCs上TNFα与iNOS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s′分别为0.526和0.665 ,P分别小于0.01和0.001) ,而NFκB与TNFα和iNOS之间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TNFα以NFκB非依赖性机制诱导寻常型银屑病皮损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及真皮内MNSs表达iNOS ,而在Munro微脓疡处则可能以NFκB依赖性机制诱导中性粒细胞表达iNOS。  相似文献   
23.
SLE患者皮损TNFα及其受体表达及血清NO水平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TNFα在SLE中的作用机制,我们对24例SLE患者皮损TNFα及其受体CD120a、CD120b的表达及血清NO水平进行了检测。一、资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SLE患者(活动性积分参照文献[1])24例,男3例,女21例;年龄15~46岁,狼疮带阳性18例。10例正常人皮肤做免疫组化检测对照;24例健康人(男2例,女22例)血清做NO2-/NO-3检测对照。(二)方法:1皮肤取材及标本处理:皮损处常规取材并分成2份,一份送常规病理;另一份OCT包埋,液氮速冻,-80℃冰箱中保存。正常人皮肤处理同前。2血清收集:采取肘静脉血,静置血凝后离心,取上清液…  相似文献   
24.
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及其受体P55和P75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及其受体P55和P75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单核细胞TNFα及其受体P55和P75表达明显增加(t分别为11.43、5.83和3.93,P分别小于0.001、0.001和0.002)。结论 SLE和TNFα及其受体P55和P75表达增高,单核细胞可能参与SLE的发病过程。e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TNFα、TNFRp55、TNFRp75、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在天疱疮、大疱性类夫疱疮病损组织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4例天疱疮、1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皮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TNFα、TNFRp55、TNFRp75、iNOD在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皮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尤其在水疱的顶、底部表达更明显.结论TNFα通过与其受体TNFRp55和TNFRp75结合,在天疱疮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和水疱形成、大疱性类天疱疮基底膜带的破坏中可能起一定作用;TNFα可诱导细胞高表达jNOS,产生过量的一氧化氮(NO),可能引起组织的损伤,也可能是加剧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组织损伤的一种因素.  相似文献   
26.
乳房Paget病(MPD)和乳房外Paget病(EPD)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皮损特征常为红斑、浸润或溃疡等湿疹样表现。该文针对某些相关蛋白在MPD、EPD中的表达,及其对MPD和EPD的诊断、鉴别诊断、组织来源和预后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埃兹蛋白(ezrin)、上皮型钙黏着蛋白(E-cadherin)、桩蛋白(paxillin)和整合素β1(INTβ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SCC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的ezrin、E-cadherin、paxillin和INTβ1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上均表达ezrin和E-cadherin(10/10),表达率显著高于SCC肿瘤细胞[56.67%(17/30)和13.33%(4/30),x2分别为6.42和24.76,P值均<0.05];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上paxillin和INTβ1的表达率为0和10.00%(1/10),均显著低于SCC肿瘤细胞[70.00%(21/30)和66.67%(20/30),x2分别为14.74和9.66,P值分别< 0.01和0.05].SCC肿瘤细胞ezrin和E-cadherin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2,P< 0.01),paxillin和E-cadherin、INTβ1与E-cadherin的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56和-0.52,P值均<0.01);ezrin与paxillin、Ezrin与INTβ1、paxillin与INTβ1的表达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5、0.24和0,P值均>0.05).结论 E-cadherin低表达、paxillin和INTβ1高表达可能共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INTβ1与E-cadherin在SCC转移中可能起到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奥洛他定5mg,每日2次口服,共2周,评价奥洛他定治疗中国人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西替利嗪10 mg,每日1次口服,共2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比较奥洛他定与西替利嗪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取得知情同意书并筛选合格的患者174例,随机进入奥洛他定组86例,西替利嗪组88例.入组时以及各次随访时,评估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后,奥洛他定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为0.640±0.274,西替利嗪组为0.603±0.289,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382).奥洛他定组的总有效率为90.6%(n=85例,77/85)(95%CI:84.4%;96.8%),西替利嗪组的总有效率为80.0%(n=85例,68/85)(95%CI:71.5%;88.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率)奥洛他定组为38例(44.7%),与西替利嗪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洛他定治疗国人皮肤瘙痒症能够改善瘙痒症的症状,同时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9.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血管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在出生后快速生长,部分皮损缓慢消退。目前尽管对血管瘤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采取单一治疗方法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应适时考虑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0.
石蜡包埋组织中DNA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的简易有效方法。方法将58份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标本按保存时间分为1~5年组和6~10年组,采用微卫星引物PCR扩增技术对“一步法”和酚氯仿法进行DNA检出率的比较研究。结果58份标本中“一步法”和酚氯仿法总阳性数分别为45份和32份(P<0.05);其中35份保存1~5年标本中,“一步法”和酚氯仿法阳性数分别为29份和24份(P>0.05);23份保存6~10年标本中,“一步法”和酚氯仿法阳性数分别为16份和8份(P<0.05)。结论“一步法”标本用量少、DNA检出率高且简便易行,尤其对保存较长时间的石蜡标本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