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寻常型血热证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寻常型血热证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用自拟青槐红花汤内服;对照组(28例)用复方青黛胶囊内服。两组均忌食腥发生冷食物,28 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指标。结果:治疗组治愈6例(21.4%),显效14例(50.0%),好转4例(14.3%),无效4例(14.3%)。愈显率71%;对照组治愈3例(10.7%),显效7例(25%),好转13例(46.4%),无效5例(17.9%)。愈显率3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组内比较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PAS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自拟青槐红花汤治疗血热证银屑病效果满意、可靠,无毒副作用,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自拟平痤汤治疗血燥湿热型痤疮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平痤汤治疗血燥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湿热内蕴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用平痤汤内服;对照组(25例)用美满霉素内服。两组均忌食腥辣油炸食物,28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0例(32.3%),显效12例(38.7%),有效9例(29%),无效0例(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痊愈5例(20%),显效6例(24%),有效11例(44%),无效3例(12%)。总有效率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平痤汤治疗寻常痤疮血燥湿热证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消银解毒颗粒"对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及其相关炎性反应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0例和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消银解毒组和复方青黛组,分别给予消银解毒颗粒和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并以白凡士林缓解皮肤干燥。于入组前和治疗第8周末,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人组、消银解毒组、复方青黛组的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用q PCR法检测外周血IL-17mRNA、IL-22mRNA、IL-2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PASI、瘙痒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PASI、瘙痒评分均有下降。治疗前,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外周血Th17细胞均高于健康志愿者组(P 0. 05),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2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 05);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消银解毒组和复方青黛组治疗前患者外周血中IL-17mRNA、IL-22mRNA、IL-23mRNA表达均与健康志愿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消银解毒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复方青黛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消银解毒饮和复方青黛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消银解毒颗粒与复方青黛胶囊临床疗效相当; 2种药物均能降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并降低外周血IL-17mRNA、IL-22mRNA、IL-23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探讨肌皮神经的变异类型,为临床提供形态学依据。②方法在局部解剖学实验中,利用防腐尸体标本,观察统计近5.年160例肌皮神经的变异情况。③结果肌皮神经共有5种类型,分别为正常型、多支型、混合型、缺如型和合干型。④结论肌皮神经存在多种变异,在临床工作中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椎间孔区域的神经根与邻近组织的CT影像学的解剖学关系,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融合手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0月天津市天津医院因腰背部不适行腰椎CT检查的110例患者CT影像资料。110例患者均行螺旋CT平扫,图像经AW46图像工作站后处理,行三维重建及测量。选取L2/3~L5/S1节段椎间盘三维重建旋转冠状面可见神经根走行的层面以及相应节段椎间盘横断面图像,对椎间盘上、下缘两个层面出口神经根到脊髓硬膜囊的最短距离(Js、Ji),出口神经根到椎弓根内、中、外侧的距离(Pa、Pb、Pc),以及出口神经根到骨性关节突和关节突关节面的最短距离(Gs、Gi)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L2/3节段~L5/S1节段,Js和Ji数值均逐渐增大,且Ji均>Js,其中L2/3节段Js的数值最小为(6.71±2.10)mm,L5/S1节段Ji的数值最大为(22.05±3.96)mm;每一节段出口神经根-椎弓根的距离从内侧向外侧逐渐减小,Pb及Pc值逐渐减小,以L5/S1节段为最小(3.86±1.93)mm;下缘层面的Gi均大于上缘层面的Gs。结论 在L3/4以上节段置入宽度为10 mm的椎间融合器较为困难;术中镜下磨除部分或全部上关节突,可以扩大安全区域,避免损伤神经及周围重要结构,利于融合器的置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微创前路腰椎间盘切除减压零切迹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discectomy and fusion,ALD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设计、制作前路腰椎撑开器,作用为维持椎间隙撑开并显露椎间隙后缘。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采用该术式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1例,男19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法探究Barricaid纤维环闭合装置(annular closure device,ACD)对腰椎髓核摘除术术后复发和再手术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和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数据库,纳入包含采用Barricaid ACD修复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椎间盘缺损预防突出复发和再手术率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8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提取腰椎间盘切除术中使用Barricaid ACD(ACD组)与未使用Barricaid ACD(对照组)的术后2年内有关突出复发和再手术率的相关数据,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ACD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1年、2年、3年、4年内的突出复发和再手术率,探讨ACD对突出复发和再手术率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6篇文献进行了术后2年内突出复发的分析,共计873例行腰椎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其中ACD组407例,对照组46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ACD组术后2年内突出复发明显降低(OR:0.35;95%CI:0.22,0.55;I~2=0%;P0.00001)。4篇文章进行了术后2年内再手术率的分析,共计797例患者,其中ACD组377例,对照组4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ACD组术后2年内再手术率明显降低(OR:0.46;95%CI:0.29,0.74;I~2=0%;P=0.001)。10篇研究汇总统计了550例腰椎髓核摘除术后的患者,其中ACD组272例,对照组278例,ACD组术后3个月、1年、2年、3年、4年内的再手术率和术后3个月、1年、2年、3年内的突出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结论:腰椎髓核摘除术后采用Barricaid ACD修补椎间盘缺损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和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