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寻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联合用药、综合治疗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进行讨论。结果 :阐明了该病的治疗战略。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只要尽早诊断、合理联合用药 ,是提高疗效、减少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C1q抗体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及非狼疮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C1q抗体(C1qAb)的水平,探讨C1qAb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意义,并作C1qAb与抗核抗体(ANA)、抗ds鄄DNA和SLEDAI的相关性分析。方法用ELISA对106例SLE、30例非狼疮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血清中C1qAb进行检测。同时将SLE患者分为狼疮性肾炎(LN)活动期组(A组,76例)和肾外全身症状组(B组,30例),比较各组C1qAb和其他免疫学指标的阳性率差异。分析C1qAb与ANA、抗ds鄄DNA和SLE病活动指数(SLEDAI)的相关性。结果A组C1qAb滴度为(218.4±179.3)IU/ml,明显高于B组(56±61)IU/ml(P<0.01),与肾病综合征组(33±29)IU/ml及对照组(25±21)IU/ml相比P<0.001。A组的C1qAb阳性率为67.1%,而B组阳性率仅为26.6%;肾病综合征组阳性率为6%。以上结果显示C1qAb与LN关系密切。LN活动期C1qAb水平升高,缓解期可恢复至正常。C1qAb的升高与抗ds鄄DNA的升高可同时出现(r=0.28),C1qAb与SLEDAI呈正相关(r=0.72)。结论C1qAb可作为诊断LN的一个重要实验室指标,与临床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用药中,发现泰必利致扭转性痉挛2例,现报告如下: 例1:患者女,29岁,因神经性头痛就诊,单纯给予口服泰必利[江苏淮阴制药厂,批号(1985)第334801号]0.2g,3次/d,用药2d后出现扭转性痉挛,头痛减轻,遂考虑为泰必利所致,停服该药并给予东莨菪碱0.6mg,肌注,20分钟后缓解,并嘱其连服3日苯海索  相似文献   
14.
本资料应用安福隆注射液(IFN-α2b)或阿德福韦(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各10例,进行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按2006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方案》选择慢性乙型肝炎20例,无失代偿性肝硬化。分为二组:IFN治疗组10例,年龄(41.5±15.4)岁,病程(4±6)a,HB eA g均阳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16岁,体质量50 kg.反复双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4个月,伴低热.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C反应蛋白(CRP)112 m一/L,骶髂关节CT示双侧Ⅰ级改变.无眼炎,无长期慢性腹泻史,无银屑病皮疹及家族史.  相似文献   
16.
相邻双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疗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相邻双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颈椎曲度及临床功能的变化.方法:2004年4月-2007年1月收治因颈椎病行相邻双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患者23例,其中使用Bryan人工椎间盘17例,术前颈椎曲度不良12例:使用Prodisc-C人工椎间盘6例,术前颈椎曲I度不良4例.统计并分析患者术前和术后3、12及24个月时颈椎运动范围、颈椎中立位曲度、手术节段Cobb角、手术节段是否发生异位骨化、手术邻近节段是否发生退变、术后Odom评分、JOA脊髓功能评分及颈肩痛VAS评分.结果:术后3、12及24个月时患者的颈椎活动范围、颈椎中立位曲度、手术节段Cobb角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颈椎曲度不良的患者使用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后局部后凸加重(P<0.05);而使用Prodisc-C者得到改善(P<0.05).所有患者的Odom、JOA和VAS评分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2例患者术后出现手术节段的异位骨化,1例出现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结论:相邻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基本保留了颈椎的曲度和运动功能,Prodisc-C颈椎人工椎间盘对曲度不良患者有一定的矫正作用.  相似文献   
17.
紫草素对晚期胶原性关节炎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紫草素对晚期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的抗炎症、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紫草素(5 ms/kg)每日1次腹腔注射已经成模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连用10天,用关节炎评分评估CIA小鼠关节炎病情;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CIA小鼠髌骨及邻近滑膜组织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用组织学染色评价膝关节的软骨和骨破坏.结果 紫草素降低了晚期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的关节炎评分,阻止了软骨破坏,髌骨及邻近滑膜组织的Th1型细胞因子(TNF-α和IL-12)和炎症性细胞因子IL-6的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被抑制.结论 紫草素免疫干预已发病的CIA小鼠,降低了关节炎评分阻止了软骨破坏,其机制可能为紫草素通过抑制了Th1细胞因子的表达发挥了抗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浅部真菌病是目前常见的传染性皮肤病,本病属于中医癣病范畴,根据致病菌种和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头癣、须癣、体癣、股癣、手足癣、甲癣、花斑癣等。手癣、足癣、股癣以瘙痒为主,脱屑、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科从2003年1月-2006年10月用中药外洗加外用软膏治疗手足股癣34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全国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于2006年9月20—24日在浙江省义乌市召开,有152位代表参会。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272篇,比较全面的总结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风湿病防治的新疗法、新成果、新思路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循证医学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lcine(EBM)意即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是由加拿大McMaster医学院80年代提出的一种临床学习策略,是提出疑问、检索和批评相关数据,并将此信息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一种方法,为临床医疗实践、科研、卫生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EBM对现代医学治疗模式的选择、临床疗效判断均产生了巨大影响,被称为现代医学的一场革命。它的产生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