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67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6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4篇 |
综合类 | 12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12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与方法 :以小鼠骨髓PCE微核细胞率为指标 ,观察两种医用材料是否具有诱变性。结果 :每种材料的浸提原液 ,1 /5和 1 /1 0倍浸提液 3个剂量浓度诱导的PCE微核细胞率与溶剂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各剂量组对小鼠骨髓PCE无诱发微核细胞率的增加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植入式丝裂霉素(mitomycin C-loaded collagen,MMC)控释膜剂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方法:将0.06、0.12、0.18mg三种不同剂量的MMC控释膜剂植入荷人肝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内,并与用相同剂量的瘤内注射、腹腔注射及对照组比较,观察其抑瘤作用。结果:0.18mgMMC瘤内植入组抑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及0.06mgMMC瘤内植入组(P〈0.05);0.18mgMMC控释膜剂瘤内植入组抑瘤率也明显高于0.18mgMMC腹腔注射组(P〈0.01)。结论:植入式MMC控释膜剂可能是一种有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新剂型。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洛莫司汀 (CCNU)控释药膜对动物实验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 :CCNU控释膜埋植入荷瘤小鼠体内 ,观察对鼠艾氏实体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血清SOD活性的影响;药膜于体外细胞培养液中进行释放 ,释放液同K562细胞共同培养 ,MTT法观察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 ;与口服给药方式相比较 ,通过血液指标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其急性毒性。结果 :CCNU控释药膜在体内、外均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增加SOD活性 ,并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发生 ,且毒性较口服给药明显降低。结论 :CCNU控释药膜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 ,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54.
55.
骨和软骨组织工程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工程是利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发展生物机体的组织、器官或其功能替代物的新兴综合性交叉学科[1,2]。其研究涉及基础和临床科学的各个领域,是生命科学研究与材料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产物。它广泛地吸收现代科学的新发现,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正在以极其令人瞩目的速度强有力地推动着现代医学科学迈向另一个新巅峰。骨、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是当前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也是组织工程方法成功运用于制造临床移植替代物的典型范例。骨、软骨特有的组织器官特异性及生物学特性不仅提供给组织工程化组织良好的研究模型,而且其研究新…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乙酰普鲁兰纳米粒子对人绒毛膜癌细胞(BeWo b30)的细胞毒性以及细胞摄取研究,为普鲁兰基纳米药物跨胎盘屏障机制及妊娠期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透析法制备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乙酰普鲁兰纳米粒子(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labelled pullulan acetate nanoparticles,PA-FITC NPs),分别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考察乙酰普鲁兰纳米粒子粒径、Zeta电位、形貌及结构;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生长曲线,考察不同浓度纳米粒子(0.4~2.0 mg/m L)对BeWo b30细胞的细胞毒性;考察纳米粒子浓度、孵育时间、孵育温度对BeWo b30细胞摄取纳米粒子的影响。结果 PA-FITC纳米粒子水合直径为(348.0±114.3)nm,Zeta电位为(-26.0±5.1)m V,呈表面光滑、内部结构规整的球形。PA-FITC纳米粒子在0.4~2.0 mg/m L浓度范围内细胞存活率为95.0%~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eWo b30细胞摄取实验表明:细胞吞噬纳米粒子的量随着PA-FITC NPs的浓度升高和孵育时间延长而增大;当孵育温度从37℃降低至4℃,PA-FITC NPs的细胞摄取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乙酰普鲁兰纳米粒子呈球形,对BeWo b30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BeWo b30细胞摄取PA-FITC纳米粒子与纳米粒子浓度、孵育时间和孵育温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合成新型的两亲性小分子,并通过新的自组装方法制备其纳米材料.方法:用胆固醇对氨基匍萄糖进行疏水改性,使其具有两亲性;用核磁和红外表征目标产物N-胆固醇基琥珀酰基氨基葡萄糖(CSG)的化学结构,结合纳米共沉淀法和超声分散法制备其自组装体,并用扫描电镜、圆二色谱考察其自组装体的性质.结果:CSG通过这种新的方法形成具有高轴向比的纳米纤维状自组装体,分子在自组装过程中采取手性排列的方式.结论:通过设计分子的化学结构、控制自组装的方法和条件,可以得到先进的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制备出载硫酸长春新碱微球的胶原-壳聚糖缓释药膜,并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方法采用W/O/O溶剂挥发法制备载硫酸长春新碱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后把微球与壳聚糖、胶原溶液共混及二次冻干,制备出载硫酸长春新碱微球的胶原-壳聚糖药膜。对微球和药膜表面形态进行了电镜观察,测定了微球和药膜的包封率、载药量及药物释放,药物含量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此外,还初步考察了缓释药膜的稳定性。结果制备的微球包封率达到79.0%±1.0%,微球药物的突释为27.2%±1.2%,制备成药膜后降低到18.0%±1.1%,采用该工艺流程制备出来的缓释药膜,药物突释明显减少。稳定性实验显示,该药膜在40℃条件下放置3个月药物含量下降到97.9%±0.1%,而高湿度或光照环境下放置10 d药物含量下降到91.4%±0.3%和91.2%±0.4%。结论药物包囊制成微球后与胶原、壳聚糖共混制备出的缓释药膜具有较好的释放特性和稳定性,有望成为一种实用的新型缓释抗肿瘤制剂。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构建一种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纳米粒的双层胶原/丝素蛋白复合支架.方法 制备载TGF-β1的壳聚糖-肝素(Ch-Hep)纳米粒,检测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制备不同胶原和丝素蛋白质量比(2∶8、3∶7、7∶3、8∶2、10∶0)的5种胶原/丝素蛋白复合材料,分别检测其吸水率、孔隙率、热水溶失率和生物相容性;选择其中2种综合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分别作为复合支架的疏松层和致密层,构建载TGF-β1纳米粒的双层胶原/丝素蛋白复合支架,观察其形态并进行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结果 Ch-Hep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718.2±73.6) nm,Zeta电位为(25.5±0.8) mV,对TGF-β1的包封率为(84.82±1.57)%.随着胶原/丝素蛋白复合材料中胶原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吸水率、孔隙率逐渐增加,热水溶失率逐渐降低;5种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均有促生长和增殖的作用.综合考虑后选用质量比为3∶7和7∶3的胶原/丝素蛋白复合材料分别作为复合支架的致密层和疏松层,构建的胶原/丝素蛋白复合支架为双层结构,一侧结构致密,另一侧疏松多孔.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表明,复合支架对TGF-β1具有定向时空控制性释放作用.结论 载TGF-β1纳米粒的双层胶原/丝素蛋白复合支架对TGF-β1具有良好的时空控制释放作用,有望作为生长因子的控缓释支架材料应用于软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0.
表面生物控制——生物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生物材料植入体内,虽然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它所引发的“广谱”治疗过程却不太“理想”。人们试图利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蛋白质、细胞生长因子、酶及多肽等固定在现有材料的表面,通过表面修饰构建新一代的分子生物材料,来引发我们所需的特异生物反应,抑制非特异性反应。所以,材料表面生物化处理在提高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同时,又添加新的生理活性,这将是下一世纪生物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