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髋臼区的血供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具健康成人新鲜骨盆标本(6个髋关节)以ABS行动脉灌注,观察髋臼区的血液供应。髋臼区血供主要来源有臀上、臀下动脉关节支,旋股外侧动脉升支,旋股内侧动脉髋臼支和闭孔动脉等。这些血管在髋臼缘周边相互吻合,形成一个形态上近乎完整的环状动脉弓,通过此动脉弓又与髋臼周围许多血管相连,它是髋臼获得血供的重要结构。在髋臼周边行截骨术时,截骨线应距髋臼缘至少2cm以上,以避免损伤髋臼周边动脉弓,减少术后髋臼血供  相似文献   
72.
73.
由于显微外科、脊柱外科、人工关节置换及诊断技术的提高,使创伤骨科在近十年来取得相应的发展,兹综述如下。骨折的治疗自7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广泛推广AO系统所制定的一套骨折复位与加压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这一技术虽可使肢体早期活动,但却不利于局部的骨性愈合,并可出现骨不连与感染等并发症。因此近来对骨折的治疗除了研讨新的治疗措施外,似乎又在对既往的治疗方法,例如外固定架、石膏技术等,重新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复合材料负载软骨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方法 把软骨细胞种植到聚乳酸 (PLA)涂层的多孔羟基磷灰石 (HA)表面 ,培养 2周后 ,移植软骨细胞 载体的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股骨髁的软骨缺损 (直径约 5mm ,深约 2 .5mm ,达钙化层 )。然后对缺损的修复情况在移植后进行大体、光镜评估和电镜观察。另外对兔膝关节正常的软骨和移植后 12周缺损处的修复软骨进行胶原量的测定。结果 移植的软骨细胞能在复合材料上良好地生长 ,形成透明软骨 ,软骨缺损被修复。无细胞移植的对照组仅纤维修复。另外 ,多孔HA在修复过程中充当了软骨下骨的临时替代。胶原量的测定显示移植 12周后的修复软骨胶原量约 44 .6 9% ,自身正常的软骨胶原量约为 5 4.74%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LA涂层的多孔HA负载软骨细胞移植能以透明软骨的方式成功修复兔膝股骨髁软骨缺损。软骨细胞不成熟导致胶原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观察双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 (Kurokawa法 )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分析近 6年来在上海中山医院采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的 67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 10个月~ 6年 10个月。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为 55.2岁。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 1、 3、 5年的 JOA评分及恢复率。结果 JOA评分从术前的平均 7.1分增加到术后 1年的 12.5分、 3年的 12.9分和 5年的 12.8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001)。颈椎矢状径术后平均增加 4.9 mm,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001)。术后恢复率达到 60%,但颈椎的伸屈活动度却减小。结论双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手术后随访 5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7.
头孢呋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珠链的体内外释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头孢呋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珠链的体内,外释放过程。方法测定Cef对骨水泥聚合热的稳定性,制成5%和2.5%,Cef-PMMA珠链,观察其体内、外释放过程。结果Cef经过加热100℃1h后是稳定,完全可以耐受骨水泥聚合絷;5%和2.5%Cef-PMMA珠链的体外翻动释过程为d1、2释放速度最快,最量大,然后明显下降,缓慢释放达300d,2.5%球链的缓释效果优于5%珠链;体内释放过程与体外相似,但最  相似文献   
78.
目的:介绍一种创伤诱导异位骨化(HO)的方法,并探讨HO形成的病理机制。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左后肢伸直位石膏固定5周,前3周内每隔1d去石膏连续被动屈伸膝关节,每次5min,并进行X线及组织学检查。结果:24只兔股中间肌中全部诱导出HO。HO大多出现在第2、3周,骨化程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多,所诱导的异位骨化与常位骨结构相似,含丰富小梁骨及骨髓,超微结构中有大量骨基质及活跃的细胞。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能有效诱导异位骨化。  相似文献   
79.
1974年6月~1979年6月,为8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做膝滑膜切除术101次.其中男性9例、女性76例,平均年龄为39岁。手术关节平均病期为5.6年。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表现,有多数关节受侵,按国际类风湿协会的解剖分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重建肩膝关节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用同种异体半关节重建肿瘤切除后的骨关节21例;术后石膏托固定6周~3个月,抗炎治疗3个月,抗排异治疗6个月;随访时间2年~24.8年,平均10.5年.结果功能优良中16例(76.19%),差5例(23.81%);并发症种类多且发生率高.结论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重建肩膝关节不失为一种治疗骨肿瘤的有效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