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63篇
  免费   7910篇
  国内免费   867篇
耳鼻咽喉   159篇
儿科学   151篇
妇产科学   109篇
基础医学   1917篇
口腔科学   150篇
临床医学   2895篇
内科学   1946篇
皮肤病学   135篇
神经病学   580篇
特种医学   7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788篇
综合类   5185篇
预防医学   5278篇
眼科学   225篇
药学   2039篇
  22篇
中国医学   2123篇
肿瘤学   2987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1022篇
  2022年   1569篇
  2021年   1380篇
  2020年   1642篇
  2019年   1564篇
  2018年   1308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1048篇
  2015年   1302篇
  2014年   878篇
  2013年   893篇
  2012年   1385篇
  2011年   1120篇
  2010年   956篇
  2009年   975篇
  2008年   1124篇
  2007年   1219篇
  2006年   962篇
  2005年   941篇
  2004年   893篇
  2003年   793篇
  2002年   652篇
  2001年   765篇
  2000年   808篇
  1999年   562篇
  1998年   386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230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 观察培养液在 pH值为 6 .8、7.3、7.6条件下rIL - 2、IFN -α2b、ADM及合用维拉帕米对人肝癌细胞 74 0 4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 MTT法于 96孔培养板上进行杀伤实验 ,测定培养液pH值分别为 6 .8、7.3、7.6状态下 ,rIL - 2、IFN -α2b、ADM、及与维拉帕米联合杀伤人肝癌细胞 70 4 0的差异。结果 pH值为 7.6状态下rIL - 2、IFN -α2b、ADM及合用维拉帕米杀伤效果最佳。pH值为 6 .8、7.3、7.6时 ,IFN -α2b都能增加ADM抗肿瘤作用 ,但pH值为 7.6时 ,IFN -α2b +ADM杀伤效果最佳。结论 在偏硷性环境下 ,rIL - 2、IFN -α2b、ADM及合用维拉帕米对肿瘤细胞杀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2.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reliability and analgesia effect of topic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subconjunctival anesthesia in anti-glaucomatous surgery.Methods: Two hundred and four cases (357 eyes) underwent anti-glaucomatous surgeries under topical anesthesia with 0.5% Alcaine eye drops combined with subconjunctival anesthesia with 2% Lidocaine. The analgesic effect was analysed with 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Results: Among all of 357 eyes, 62 eyes underwent peripheral iridectomy, 67 eyes underwent simple trabeculectomy, 167 eyes underwent compound brabeculectomy and 12 eyes nonpenet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 The effects of anesthesia were as follows: 304 eyes (85.2%) were painless (Grade Ⅰ), 50 eyes (14.0%) were slight painful (Grade Ⅱ), and 3 eyes (0.8%) were more painful (Grade Ⅲ) during surgery. And no sever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all the cases during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ly. Amaurosis fugax was not observed in the glaucoma patients at the late stage with narrow vi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患者,在他们认为是他们的切身权益受到侵犯时,在很多时候会选择走向法庭。一般情况下,法院常常将患者视为弱势群体,因而,医生有时会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权益是相互的,患者有自身的权益,而医生也是如此。这种斩不断理还乱的医患双方的权益矛盾冲突屡见不鲜。当用法律来解决这种冲突的时候,我们每个医师是不是真的拿起了法律这个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呢?  相似文献   
64.
1999年10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应用天津生产Easy-100A型电化学前列腺增生治疗仪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目的 颈静脉孔区肿瘤位于颅底深部,临近主要动静脉及颅神经,手术显露困难。介绍选用远极外侧入路能良好暴露该区。方法 经切除14例颅底颈静脉孔区肿瘤,三维CTA模拟手术入路9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大部切除6例。术后病人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笔者就诊断特点、分型和手术入路选择等进行讨论,提出了选用远外侧入路对该肿瘤的手术优点。  相似文献   
66.
目的以胚胎来源的关节软骨细胞,体内构建同种异体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分析其与正常关节软骨组织糖胺多糖(GAG)和Ⅱ型胶原含量的差异.方法以酶消化法分离胚胎(100 d)山羊关节软骨细胞,与生物材料聚环氧乙烯复合,并植入异体成年山羊腹部皮下.按不同时间段取材, Western-blot、MTT比色法分析测定其GAG和Ⅱ型胶原含量,并与正常关节软骨组织比较.结果新生软骨中GAG的含量比正常关节软骨显著下降(P<0.01),而II型胶原含量与正常关节软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胚胎来源的同种异体组织工程化软骨与正常关节软骨有着相同的生化成分,且新生软骨中II型胶原的含量与正常关节软骨接近.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和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以及银杏达莫注射液在DN防治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检测65例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CEC数,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将UAER为30~300mg·d-1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2例,进行常规降血糖、控制血压等治疗;银杏达莫治疗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UAER及CEC水平的变化。结果:单纯糖尿病(SDM)组和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的外周血CEC水平比对照组(NC)显著性升高,并呈逐渐增高的趋势(P<0.01)。UAER与收缩压(SBP)、外周血CEC水平呈正相关(P<0.01)。EDN组中,银杏达莫治疗后UAER及CEC明显降低(P<0.01);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变化。线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银杏达莫治疗后UAER的改变与CEC数的变化成正相关(P<0.01)。结论: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在DN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银杏达莫对VEC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其延缓DN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8.
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对14例颈静脉球瘤行显微手术治疗,全切除4例,近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6例。12例行耳后经髁上入路切除肿瘤。无手术死亡。术后面瘫6例,声音嘶哑5例,听力障碍4例。有4例患者术后行γ-刀治疗。结论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的关键,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9.
环氧化酶-2表达与胃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并评价上述两指标与肿瘤新生淋巴管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3例胃癌原发灶标本COX-2与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LYVE-1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组织淋巴管生成状况。结果所测63例胃癌组织中,COX-2及VEGF-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42/63)和52.4%(33/63),35例标本(55.6%)中可检测到LYVE-1阳性的肿瘤新生淋巴管。COX-2表达与VEGF-C表达、肿瘤新生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间呈明显相关关系(P<0.05);但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Lauren分型及有无浆膜浸润等无明显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与VEGF-C表达状态、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明显相关。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C表达,促进胃癌淋巴管生成,并顺次导致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0.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于2005 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隐痛,无放射痛及牵扯痛。无发热、恶心、呕吐、纳差、进食后感饱胀。在私人诊所口服中药治疗,症状稍缓解,后间歇性感左上腹隐痛,无腹泻、腹胀等。为明确诊断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