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54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59篇
综合类   296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92篇
  3篇
中国医学   15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复合手术治疗复杂脑血管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专业进修医师,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修学习复合手术技术后以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和自我评定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实验组病例分析考试成绩较对照组高[(84.13±7.29)分vs(79.00±4.97)分,P=0.032)]。实验组病情分析能力[(1.60±0.51)vs(1.13±0.64),P=0.043]、多学科协作能力[(1.53±0.52)vs(1.07±0.59),P=0.035]和复合手术胜任能力[(1.47±0.51)vs(0.93±0.70),P=0.034]自我评定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操作考试和临床操作能力自我评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eminar教学法适用于复合手术治疗复杂脑血管病临床教学,有助于培养进修医师的病例分析、多学科协作和复合手术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99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肥胖症患者常合并体内多个系统功能的改变,尤其是呼吸系统,从而引起显著的呼吸生理及呼吸道结构的改变,导致肥胖症患者的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因此,在临床上对其气道的管理和肺功能的保护不容忽视。本文着重就其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采用Dolenc入路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复杂部位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经Dolenc入路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的17例颅内复杂部位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41~72岁,包括颈内动脉床突段动脉瘤4例、眼动脉段动脉瘤8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2例、前循环合并后循环多发动脉瘤2例(均一次手术夹闭)。结果 17例患者完全夹闭动脉瘤;除2例患者术后出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其中1例患者出现同侧额叶梗死灶外,其他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门诊复诊,均未见动脉瘤复发,未见手术后遗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平均为4.8分。结论 对于颅内一些特殊部位动脉瘤的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相对于传统的入路方式,Dolenc入路具有明显的优势,手术的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94.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模型,给予探索学习环境干预,观察探索学习环境对脑梗死大鼠海马齿状回区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因子(polysialylated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PSA-NCAM)、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ACHR)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康复环境对神经系统损伤恢复的作用机制。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选取80只采用电凝右侧大脑中动脉法(MCAO)制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40只仅开颅不电凝大脑中动脉。手术组大鼠随机分为:社交组(n=40)、探索学习组(n=40),假手术组(n=40)。各组大鼠于术后第1天、3天、7天、14天、28天随机选取5只处死,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大鼠海马颗粒细胞层nACHR、PSA-NCAM表达情况。 结果: MCAO术后第1天模型组较假手术组PSA-NCAM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MCAO术后第14、28天探索学习组较社交组PSA-NCAM、nACHR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MCAO术后第1天假手术组大鼠颗粒细胞层nACHR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手术组大鼠。 结论: 探索学习对于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海马齿状回区颗粒细胞层PSA-NCAM、nACHR表达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探索学习;脑梗死;记忆;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因子;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中图分类号:R743,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242(2010)-02-0123-04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观察缺血性卒中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情况,明确其 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特征。 方法 病例组选取因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的糖尿病患者40例(入组前未服用降糖药),卒中同侧颈 动脉斑块形成;对照组为同期门诊就诊的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无卒中病史,性别及年龄匹配的非 糖尿病患者32例。两组患者行弓上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 检查排除主动脉弓斑块及颅内动脉病变,排除卵圆孔未闭及心房颤动等。对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 及超声造影检查。常规超声观察斑块厚度及内部回声,超声造影观察斑块增强情况,横切面多角度 观察,将超声造影结果分为近内膜处有增强(代表新生血管)及近内膜处无增强两种。 结果 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厚度及回声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造影结果显示病例组颈动脉 斑块近内膜处增强者34例(85%),对照组近内膜处增强12例(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7.38, P<0.01)。 结论 未服用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近内膜处新生 血管增生多于无糖尿病患者,提示血糖升高与颈动脉斑块内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996.
HS-SPME-GC-MS测定洋甘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洋甘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通过单因素考察依次筛选固相微萃取纤维头、样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附时间,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以该条件萃取洋甘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其化学成分,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以7种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指标考察得到了最佳萃取条件,即固相微萃取纤维头为PDMS/DVB型,样品量0.5 g,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10 min,解吸附时间1 min。从洋甘菊中鉴定出挥发性成分66个,全草、花、根、茎、叶中分别鉴定出挥发性成分40,31,27,29,35个,分别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84.58%,90.27%,82.41%,87.36%,82.10%。结论:洋甘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含量(以总峰面积计)由高到低依次为叶全草花茎根;不同部位含共有成分14个,花与全草含共有成分25种,分别占花与全草中已鉴定成分总含量的98%和88%。实验结果为洋甘菊以全草入药提供了化学物质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比较白芷、没药单煎与合煎对欧前胡素含量及其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水煎工艺得到白芷单煎液、没药单煎液、白芷-没药合煎液。采用LC-MS测定不同提取液中欧前胡素的含量,乙腈-水(55∶45),流速0.3 min·mL~(-1),进样量5μL,柱温35℃;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模式,单离子监测(SIM)。小鼠分为空白组、阳性组(氨酚双氢可待因片组)和3种水煎液的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给药剂量为0.24 g·kg~(-1)·d~(-1),白芷单煎液将3,6,12 g·kg~(-1)·d~(-1),没药单煎液将1.5,3,6 g·kg~(-1)·d~(-1),白芷-没药合煎液将4.5,9,18 g·kg~(-1)·d~(-1)设定为低、中、高给药剂量,分别灌胃给药7 d后进行热板试验和扭体试验,记录舔足时间和扭体次数。结果:欧前胡素线性范围0.02~0.20 mg·L~(-1)(R~2=0.991 1),欧前胡素在白芷单煎液中转移率仅0.62%,在白芷-没药合煎液中转移率提高至2.00%。除了个别时间点外,热板试验中单煎液、合煎液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扭体试验中白芷单煎低、中剂量组,没药单煎高剂量组和白芷-没药合煎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白芷与没药合煎能促进白芷中欧前胡素的溶出。单煎液、合煎液各剂量组均能延长小鼠热板舔足时间,合煎液各剂量组均能延长扭体潜伏时间,合煎液高剂量组对小鼠的疼痛抑制率最高。  相似文献   
998.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科常见慢性虚损性疾病,其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二脏,发病与七情有关,病程长、易反复,多数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障碍。而抑郁、焦虑主要因过度思虑所致,"思则伤脾",直接影响脾的运化,加重了CAG反复发作,加速了CAG向胃癌的转化进程,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周期。关于CAG伴抑郁、焦虑的研究不多也不深。试从中医"脾主思"浅谈CAG伴抑郁、焦虑,有利于该病预后,同时指导临床、丰富理论。  相似文献   
99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良性疾病治疗的“金标准” [1, 2]。经典三孔法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方式。为进一步减轻手术创伤,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被部分腔镜外科医师用于临床 [3]。然而,单孔...  相似文献   
1000.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结石(息肉)取出术10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结石(息肉)取出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结石(息肉)取出术10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均治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随访5~13个月无结石(息肉)复发.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结石(息肉)取出术简单、安全,创伤小,疗效确切,并能保留胆囊功能,是治疗胆囊结石(息肉)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