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关节滑液中硫酸软骨素(CS)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TM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10例正常人颞下颌关节(对照组)、32例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ID组)、28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OA组)患者关节滑液中CS不饱和二糖ΔDi-6S与ΔDi-4S.结果三组关节滑液中均能检测出ΔDi-6S,ID组及OA组均检测到ΔDi-4S,对照组仅有3例检测到痕量ΔDi-4S.ΔDi-6S与ΔDi-4S含量在ID组及OA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1),OA组亦高于ID组(P<0.01).结论 TMD患者关节滑液中CS含量增加,且随病变的加重CS含量增加,其可以作为一种生化标志用于TMD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正>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目前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术和放射治疗,但介于各种原因多数患者不能进行手术治疗,尤其是高龄患者[2-3]。肺组织是放射中度敏感器官,其放射耐受受照射总剂量、照射体积等因素的影响,常规放射治疗靶区剂量达不到NSCLC放射治疗剂量,肿瘤局部易复发,因此通过改变放疗技术提高靶区放疗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N1和 N2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接受手术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采样的临床分期Ⅰ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60例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结果560例患者总淋巴结转移率为19.5%,包括11.3% N1淋巴结和8.0% N2淋巴结。 N1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包括男性、吸烟、非腺癌、固体肿瘤、CYFRA21-1水平、中央型肿瘤、肿瘤大小、肿块最大标准摄取值和磨玻璃影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腺癌、固体肿瘤、癌胚抗原水平、肿瘤大小、磨玻璃影比例为 N2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标( P <0.05)。肿瘤大小和固体肿瘤是N1与 N2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大小和固体肿瘤是Ⅰ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针对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增强对术前分期的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嗜人按蚊是否存在"同期突增"和"同期突发"现象,以期探讨嗜人按蚊存在迁飞特性的可能性. 方法在浅山区约2 km2范围内,选择位于不同山沟内相互隔离的3个自然村,采用室内全夜灯光诱捕法,观察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是否存在"突增突发"现象. 结果嗜人按蚊和三带喙库蚊均存在"突增突发"现象;中华按蚊未出现这种现象. 结论嗜人按蚊存在迁飞特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噬对高胆固醇饮食大鼠下颌骨结构改变的影响及辛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组)10只、高胆固醇组20只;喂养24周后,高胆固醇组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一组继续喂养高胆固醇饲料(HC组),另一组在高胆固醇饲料中加入5 mg/kg辛伐他汀(HC+SIM组)。喂养32周后,取大鼠空腹血进行生化检测;处死大鼠后对下颌骨进行骨组织形态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自噬相关基因Lc3及p6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3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总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539、16.596,均P < 0.05);其中NC组和HC+SIM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HC组(均P < 0.05),而NC组和HC+SIM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与NC组比较,HC组大鼠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明显下降,而骨小梁间隔增加,Lc3及p6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HC组比较,HC+SIM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均明显升高,骨小梁间隔减小,p6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NC组和HC+SIM组这些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自噬可能参与调控高胆固醇饮食大鼠下颌骨结构的改变,辛伐他汀能够改善高胆固醇饮食导致的大鼠下颌骨微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的建立,大型综合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功能定位日益凸显,来诊的口腔癌患者常伴有全身情况复杂的系统性疾病,传统的单一诊疗模式难以达到医疗需求。为此,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了进一步规范口腔癌患者的MDT,组织专家制订了本专家共识,对诊疗流程、常见系统性疾病的诊治等给出了规范化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嗅素结构域家族蛋白 4(OLFM4)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期间就诊于西安市红会医院的 13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及 14例确诊为骨关节炎病人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 27例病人的关节滑膜组织中 OLFM4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OLFM4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滑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 10例,阴性 3例)相对高于骨关节炎病人(阳性 1例,阴性 13例)(P<0.05),且结合病人临床特点可知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标本中 OLFM4表达与病人类风湿因子表达相关(P<0.05)。结论 OLFM4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滑膜组织中表达增高,与类风湿因子表达相关,提示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进行 OLFM4的检测或许有助于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新的诊断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开窗减压术与刮除术联合治疗成人大型颌骨囊肿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例大型颌骨囊肿患者行开窗减压术,术后定期行临床X线检查及囊肿容积测定,观察囊肿变化;术后10~16个月行囊肿刮除术.结果 开窗减压术后6个月面部畸形消失,颌骨外形恢复满意;10~16个月囊肿平均缩小62%,新骨形成迅速,囊肿上皮向口腔黏膜上皮转化.刮除术后颌骨及牙齿均得以保留,下唇无麻木.随访4 a,无1例复发.证实开窗减压术联合刮除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效果确切,可作为保存颌骨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相对运动,认识下胫腓联合运动特点。方法选用6例新鲜尸体标本,膝上10~15 cm截肢,去除皮肤、肌肉,制作骨-韧带标本,保留上、下胫腓关节周围韧带及踝关节韧带。将标本分别固定于踝关节背屈10°位、中立位、跖屈15°位,用电子万能实验机对标本进行600 N轴向加载,并在踝关节中立位时施加600 N轴向加载联合5 Nm外旋扭转加载,测量下胫腓联合远端腓骨相对远端胫骨内外位移、前后位移及远端腓骨绕轴旋转角度。结果600 N轴向加载情况下,踝关节由中立位变为跖屈15°位时远端腓骨相对远端胫骨有向内、向前位移,同时绕轴内旋;当踝关节由中立位变为背屈10°位时,远端腓骨相对远端胫骨有向外、向后位移,同时绕轴外旋。与单一轴向加载相比,联合加载下远端腓骨有向内、向后移位和外旋的运动趋势。结论下胫腓联合为微动关节,远端腓骨相对运动与踝关节体位及受力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0.
赵敏  刘超  张东升 《山东医药》2012,52(19):83-85
目的总结上颌埋伏尖牙的锥形束CT表现,并探讨其指导治疗的价值。方法同期收治的上颌埋伏牙患者46例(56颗埋伏上颌尖牙),均转诊至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锥形束CT三维重建,记录尖牙根尖位置、尖牙发育情况、尖牙整体位置、相邻侧切牙情况;锥形束CT检查结束后46例患者均转至潍坊市奎文区中心医院行后续治疗。结果锥形束CT检查显示,56颗埋伏牙根尖位置全部正常(100%),腭侧埋伏阻生上颌尖牙相邻侧切牙异常率显著高于唇侧和正中埋伏者,P<0.01(χ2=17.20)。本组行手术拔除8例,所见牙根形态与锥形束CT结果相符;手术开窗联合正畸治疗35例、单纯手术去除萌出阻力3例,手术所见牙冠位置、尖牙发育情况、尖牙整体位置、相邻侧切牙情况均与锥形束CT结果相符。结论上颌埋伏尖牙的临床表现有其自身规律性,锥形束CT三维重建可对其明确诊断、分析病因,进而确定治疗方案、指导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