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57篇 |
免费 | 334篇 |
国内免费 | 20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5篇 |
儿科学 | 166篇 |
妇产科学 | 37篇 |
基础医学 | 298篇 |
口腔科学 | 69篇 |
临床医学 | 890篇 |
内科学 | 488篇 |
皮肤病学 | 225篇 |
神经病学 | 112篇 |
特种医学 | 26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437篇 |
综合类 | 1756篇 |
预防医学 | 1004篇 |
眼科学 | 100篇 |
药学 | 626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767篇 |
肿瘤学 | 2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204篇 |
2022年 | 201篇 |
2021年 | 227篇 |
2020年 | 152篇 |
2019年 | 156篇 |
2018年 | 169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143篇 |
2015年 | 137篇 |
2014年 | 290篇 |
2013年 | 270篇 |
2012年 | 327篇 |
2011年 | 366篇 |
2010年 | 335篇 |
2009年 | 331篇 |
2008年 | 363篇 |
2007年 | 307篇 |
2006年 | 281篇 |
2005年 | 261篇 |
2004年 | 269篇 |
2003年 | 254篇 |
2002年 | 250篇 |
2001年 | 199篇 |
2000年 | 213篇 |
1999年 | 159篇 |
1998年 | 157篇 |
1997年 | 148篇 |
1996年 | 153篇 |
1995年 | 138篇 |
1994年 | 139篇 |
1993年 | 99篇 |
1992年 | 91篇 |
1991年 | 83篇 |
1990年 | 86篇 |
1989年 | 83篇 |
1988年 | 62篇 |
1987年 | 62篇 |
1986年 | 47篇 |
1985年 | 42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8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1959年 | 11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低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SCII)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制备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分别于再灌注后 8、12、2 4h ,3和 5d取腰骶段的脊髓 ,以假手术组大鼠相同阶段的脊髓为对照 ,采用Westernblotting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伤后脊髓组织中HIF 1α的表达变化。结果 再灌注 8h左右 ,HIF 1α在整个脊髓灰质开始表达上调 ,在 2 4h达峰值 ,在伤后 3d表达回落 ,5d显著减少 ,灰度值在 8、12、2 4h ,3和 5d不同时相 ,分别为 (2 11.3 9± 5 .5 8)、(184.5 3± 6.5 6)、(167.3 9± 5 .76)、(198.44± 3 .98)和 (2 2 8.3 9± 2 .87) ,分别与假手术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HIF 1α在灰质中的表达以中央管周围和前角、后角最为显著。再灌注 2 4h和 3dHIF 1α在脊髓白质出现弱的表达 ,灰度值分别为 (2 3 8.15± 6.87)和(2 3 6.87± 7.41) ,分别与假手术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但在白质后索 ,HIF 1α的表达相对较强。HIF 1α在灰质中主要定位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在白质中主要定位于神经胶质细胞。结论 HIF 1α呈现时序性的表达变化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 ,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适应性调节。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外科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首次手术的PTC患者资料128例,其中30例为HT合并PTC.结果 女性HT合并PTC发病率为男性的6.5倍.HT合并PT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46.7%)略高于单纯PTC者(39.4%).HT合并微小PTC的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45.5%)明显高于单纯微小PTC者(16.7%).直径>1 cm的单纯PT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47.2%)明显高于单纯微小PTC者(16.7%).而多灶PTC的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73.3%)明显高于单灶癌者(36%);HT合并多灶PTC的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100%)明显高于单纯多灶PTC者(69.2%).结论 HT合并PTC多见于中年女性,易早期发生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全甲状腺切除并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犬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室壁运动的影响及其在唤醒冬眠心肌中的意义.方法 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30只).按手术日期随机分组,分别在心肌梗死后1、2、4、6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作为实验组,其中第2周4只,其余每组6只;对每个实验组分别设立心肌梗死对照组(不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每组2只.实验组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周后开胸利用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结合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标记冬眠心肌,并测定室壁运动记分;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同样的方法标记冬眠心肌并测定室壁运动记分.每只犬处死后分别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每个实验组各存活4只,对照组均存活.1、2周实验组较4、6周实验组及对照组梗死区心肌室壁运动记分的变化明显减小(0.03±0.06,0.05 ±0.09,0.23 ±0.08,0.27±0.06,0.32 ±0.05,P<0.05),所有实验组较对照组心肌室壁运动记分的变化明显减小(1.195±0.09,1.25±0.18,1.30±0.18,1.36 ±0.11,1.65 ±0.17,P<0.05),所有实验组较对照组唤醒更多的冬眠心肌(0.27 ±0.12,0.22±0.04,0.31±0.09,0.23±0.03,0.03 ±0.04,P<0.05).1、2周实验组较4、6周实验组及对照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减小[(20.75±2.63)%,(21.25±2.5)%,(27.25±1.71)%,(27.75±2.22)%,(26.50±0.71)%,(29.00±1.41)%,(27.00±1.41)%,(28.50±0.71)%,P<0.05)].结论 犬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可以明显改善心肌室壁运动,唤醒更多的冬眠心肌,尤其2周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梗死心肌对室壁运动的影响,并可以减少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94.
外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效果尚佳。为进一步提高疗效 ,我们于 1 992~ 1 997年对我科收治鼻咽癌 83例均给予常规外放疗 ,并对鼻咽腔内仍有病灶残存者补充后装近距离放疗量 ,参考点为每次 4~ 6Gy ,每周 2次。发现采用等效剂量范围内适当小分次剂量、多次照射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5 6例 ,女 2 5例 ;年龄 1 3~ 78岁 ,平均 45岁。首程收治鼻咽癌 83例 ,经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采用 1 992年全国鼻咽癌福州会议制定的鼻咽癌分期方案进行分期 ,Ⅰ期 (T1N0 M0 ) 8例 ,Ⅱ期 (T1~ 2 N1M0 1 7例 ,T2 N0… 相似文献
95.
外周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目的 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87~2001年,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308例466条神经,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术、神经束膜缝合术、神经松解术及神经移植术。结果 术后经6~72个月随访,根据BMRC感觉、运动评价标准,其中疗效为优者203条,良者177条,优良率达82.07%。伤后3个月内修复者的优良率为92.27%,优于6个月后修复者。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外周神经损伤进行修复,神经断端的精确对合和及早修复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制网状接骨板植骨内固定患者钛制网状接骨板应用的优缺点.方法:147例脊髓型颈椎病,6例颈椎损伤患者,病变累及2个间隙153例,3个间隙1例.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并辅以4种不同内固定,其中钛制网状接骨板47例,Orion钢板60例,Zephir钢板26例,CSLP钢板16例,钛质网笼4例.对其疗效及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53例中150例获6~68个月随访,植骨均在12周达到临床愈合,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2例钛质网笼植骨发生下沉,颈椎椎间高度降低.术后病人主观感觉满意.结论:钛制网状接骨板比其它类型内固定有优越之处. 相似文献
97.
外伤性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十分罕见.常因病程较长,瘘口周围组织粘连,难以分离解剖两端的动、静脉,手术易出血,使治疗较为棘手.本院1997年应用可脱性微球囊栓塞治疗1例此种病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8.
1979~198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过病人、人群利什曼素皮内试验和白蛉分布等项调查,对该区黑热病疫区和非疫区的景观特征进行比较后指出,黑热病仅在胡杨和红柳生长的荒漠林土(林灌草甸土)地带内流行,只有在这种景观地带才有硕大白蛉吴氏亚种的分布并为优势种,认为荒漠林土地带有黑热病流行的重要原因,同这种土壤适合本区硕大白蛉吴氏亚种的孳生繁殖有关。 相似文献
99.
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共对26例胸腰椎OVCF患者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行PKP治疗,其中男9例,女17例;年龄56~78岁,平均66岁。共有伤椎35个。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7.96±0.95分,后凸Cobb角为18.42°±5.98°,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为19.08±2.28mm,中部高度为17.02±1.72mm。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行VAS评分,并摄X线片测量后凸Cobb角和伤椎前、中柱高度,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PKP手术,手术时间15~75min,平均34min;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3~6ml,平均4.8ml。未出现神经损伤、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等并发症,伤椎内骨水泥分布良好。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2.42±0.39分和2.01±0.37分,Cobb角分别为7.77°±0.77°、8.71°±0.81°;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2.00±1.73mm、21.28±1.24mm,中部高度分别为20.80±0.75mm、19.64±1.12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与末次随访时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伤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双侧肾癌(bilateral renal cell carcinoma,BRCC)的诊治与预后。方法:双侧同时性BRCC4例,肿瘤大小2.5~7.0cm,皆行双侧间期腹腔镜手术。其中1例先行一侧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RLRN),2周后再行对侧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etroperitoneoscopic partialnephrectomy,RPN);3例先行一侧RPN,2周后再行对侧RLRN。结果:4例随访3~45个月,平均18个月,总肾功能情况良好,目前未发现肿瘤转移及复发。结论:BRCC的治疗原则为尽可能切除肿瘤和最大限度保存总肾功能,RLRN结合RPN的方法治疗双侧肾癌,安全有效,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