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探讨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中足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2例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中足损伤患者,急诊清创术后1545 d二期行骨折脱位复位内固定,同时皮瓣游离移植或局部转移行软组织缺损覆盖术。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其中5例二期行皮瓣削薄术。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25个月。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的中足评分标准对患足术后的功能进行评定,优2例,良5例,可3例,差2例。结论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中足损伤,必须在重视骨折和脱位的同时兼顾到软组织的处理,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2.
李保栾  康庆林 《山东医药》2009,49(25):104-105
股骨髁上骨折常由较大创伤所致,无论何种手段治疗,总会发生一定比例的骨不连。由于该部位解剖形状和应力环境特殊,骨不连的处理非常棘手。2000年5月~2005年8月,我们应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上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屯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干骨折的实验动物模型,为研究不同内固定下骨折愈合的机制提供实验对象。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5只,随机选择一侧前肢上臂,取外侧切口显露肱骨,以线锯在其中段截骨,复位后植入天鹅记忆接骨器(SMC组);同法在对侧植入4孔动力加压接骨板(DCP组)。分别在术后l、2、48、12周摄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处死5只动物取材,HE染色,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术后动物全部成活,前肢负重明显低于后肢。X线片显示:SMC组在术后8周骨折愈合,愈合过程中未见明显外骨痂及板下皮质骨疏松;DCP组骨折愈合速度较慢,术后12周时骨折端仍有骨痂,伴局部皮质骨疏松。,病理学观察:术后8周,SMC组骨折端直接由板层骨替代;术后12周,DCP组形成骨性连接,处于改建塑形期。结论:SMC固定下实验性兔肱骨干骨折愈合过程与临床相似,愈合速度和质量优于DCP固定。兔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模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上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74.
旋髂深动脉供应的髂骨穿支皮瓣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3  
目的探讨旋髂深动脉供应的髂骨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旋髂深动脉的走行和分支特点,设计旋髂深动脉供应的髂骨穿支皮瓣,使切取后的骨瓣与穿支皮瓣两者完全分离。2003年2月至2005年12月,对5例四肢长骨干合并软组织缺损者进行修复,均为男性;年龄23~57岁,平均36.5岁。其中前臂软组织伴尺骨缺损1例,小腿中下段软组织伴胫骨缺损4例,均为Gustilom型骨折。切取的皮瓣面积5cm×8cm-10cm×18cm;髂骨瓣长度为6-10cm。结果5例切取的旋髂深动脉供应的髂骨穿支皮瓣中骨瓣与皮瓣完全分离,两者之间具有很大的移动度。5例中1例皮瓣部分坏死,术后4周局部行带蒂皮瓣修复而痊愈,另4例全部成活。随访4-18个月,四肢骨缺损完全愈合,骨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5.5个月。皮瓣外观和功能良好。结论髂骨穿支皮瓣两者共用一个血管蒂,皮瓣与骨瓣之间有更大的移动度,属于嵌合皮瓣中的一类,适合修复四肢骨与软组织复合缺损时两者方位不一致的患者。  相似文献   
75.
低频电磁场体外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康庆林蒋祖言吴宗耀频率低于1000Hz的电磁场称为低频电磁场(lowfrequencyelectromagneticfields;以下简称LFEMF)。体外研究LFEMF的作用,可以精确控制实验条件,更好地排除在体实验...  相似文献   
76.
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临床参观学习急诊肢体离断伤患者的诊疗经过,期间共参与460例离断伤的再植手术,初步掌握肢体离断伤的诊疗原则。体会到断肢再植术对手术医生的技术、体能要求较高;医学生作为医疗服务中的后备力量,不仅能够在术中学习显微操作、磨炼意志品质,还应当传承技术、勇担使命,为肢体离断患者的外观修复和功能...  相似文献   
77.
1995年以来,应用肌腱包埋法进行手指残端修整58例75指,效果满意。 本组男性44例51指,女性14例24指,年龄12~54岁。致伤原因:撕脱伤12指,冲压伤42指,切割伤21指。受伤指别:拇指8指,食指23指,中指20指,环指11指,小指13指。残端修整平面:远侧指间关节23指,中节34指,近节18指。随访时间:3个月~2年。平均10个月。结果:全部残指指间关节或掌指关节活动接近或超过90°,指残端外形饱满,皮肤富有弹性,两点辨别觉小于 10 mm,无触痛或感觉过敏者。 手术方法:指根部鞘管内阻…  相似文献   
78.
2012年1月13~14日,日本第25届外固定与骨延长学会学术年会在东京两国第一酒店召开.我和北京航天731医院的曲龙博士受邀做了大会发言,并与日本国同道就当前肢体延长与畸形矫正领域中的诸多热点问题做了广泛的学术交流.虽然会议时间仅仅为两天,但日本同道敬业务实的作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泰勒支架在踝关节周围畸形矫正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14年7月~2017年7月共治疗踝关节周围畸形10例,术前常规拍标准踝关节正位X线片,根据影像学资料全面评估踝关节短缩、成角、旋转、移位情况,设计截骨平面。术中根据截骨平面按照穿针要求两侧安装固定泰勒环,近端标准环垂直骨平面,依据所定位截骨平面进行截骨操作,确认截断后,连接固定连接杆并将6根连接杆序码按照要求安装。术后1周复查,拍摄标准的正侧位X线片以及大体照片,于X线片上测量踝关节的畸形参数,并用电脑输入畸形参数来模拟矫正结果并获得畸形的矫正参数。然后依据新生成的矫正处方调整6个连接杆,调整结束后,再次拍摄标准正侧位X线片、外观照片。根据处方提示,必要时更换需要调整的连接杆直至畸形矫正,截骨处愈合,功能良好,逐步拆除外固定架。[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所有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畸形得到纠正。[结论]泰勒支架在矫正畸形的同时可进一步调整踝关节的活动度,使之接近正常生理解剖,术后恢复功能、外观良好,为治疗踝关节周围畸形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四肢主干动脉闭合损伤延误诊断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肢主干动脉闭合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其临床表现有时并不典型,容易导致延误诊断,现对2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