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9篇
药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分析38例复发垂体腺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复发的因素及再治疗的选择问题.方法 对38例复发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选择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再次手术,γ-刀治疗4例,PRL腺瘤药物治疗2例,未治疗PRL腺瘤1例.结果 31例再次手术中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药物治疗PRL腺瘤2例中PRL下降至正常,肿瘤缩小;γ-刀治疗4例中3例肿瘤缩小,1例肿瘤大小无变化;未治疗的PRL腺瘤1例,6年复查CT/MRI大小无变化,PRL检测在稍高水平,仍在观察中.结论 手术治疗是复发垂体腺瘤主要的有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是复发垂体腺瘤的辅助疗法,它能减小腺瘤的体积使激素水平恢复;放疗可使肿瘤组织坏死、体积缩小、激素水平下降.对再次手术不能全切除者,应对视神经、视交叉周围的肿瘤尽量切除,视神经与肿瘤的距离应>5 mm,以便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分析38例复发垂体腺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复发的因素及再治疗的选择问题.方法 对38例复发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选择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再次手术,γ-刀治疗4例,PRL腺瘤药物治疗2例,未治疗PRL腺瘤1例.结果 31例再次手术中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药物治疗PRL腺瘤2例中PRL下降至正常,肿瘤缩小;γ-刀治疗4例中3例肿瘤缩小,1例肿瘤大小无变化;未治疗的PRL腺瘤1例,6年复查CT/MRI大小无变化,PRL检测在稍高水平,仍在观察中.结论 手术治疗是复发垂体腺瘤主要的有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是复发垂体腺瘤的辅助疗法,它能减小腺瘤的体积使激素水平恢复;放疗可使肿瘤组织坏死、体积缩小、激素水平下降.对再次手术不能全切除者,应对视神经、视交叉周围的肿瘤尽量切除,视神经与肿瘤的距离应〉5 mm,以便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童尸胸腺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为胸腺手术和经皮胸腺穿刺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例福尔马林固定童尸标本,解剖观测胸腺的形态、大小、位置与毗邻以及血液供应.结果:30例胸腺均为2叶型,左叶长、宽、厚度为59.41、23.74、8.02 mm,右叶长、宽、厚度为60.20、22.49、8.39 mm;左叶上极80.0%高出颈静脉切迹,最高1例高出至甲状腺下缘,而右叶上极63.3%高于颈静脉切迹而无高出至甲状腺下缘者;两侧叶下极48.3%平对第3肋软骨或其上、下缘处;两侧缘76.7%超出胸骨两侧缘;胸腺两侧叶动脉的来源72.0%来自于同侧的胸廓内动脉或甲状腺下动脉,静脉93.2%汇入头臂静脉或甲状腺下静脉.结论:幼儿胸腺的形态、位置变异较大,血供呈多源性.掌握其形态学特点对于胸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报告29例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脑内血肿(SICH)的诊治。方法分析29例SICH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和治疗。结果本组急诊手术14例,择期手术5例,其中清除血肿同时切除脑动静脉畸形10例,切除海绵状血管瘤4例,夹闭动脉瘤1例,另外4例术中、术后及病理检查均不明原因。其余10例采取非手术治疗。结论SICH的常见病因是血管畸形,CT、MRI是其基本的检查诊断方法,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在脑血管造影中常不显影,手术中应注意寻找和留取畸形血管团或血肿腔内可疑的病理组织。  相似文献   
65.
小脑幕上颞枕叶桥静脉的显微解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通过对小脑幕上颞枕叶桥静脉的观察,为相关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0例(40侧)静脉内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去除颅骨后进行观察。结果颞枕叶小脑幕上桥静脉注入点的形态表现为单干型、多干型及烛台型。根据注入点的位置将其分为横窦组、岩部组、小脑幕组及横窦上组,其中横窦上组桥静脉存在于11侧(27.5%)大脑半球。注入点的数目共96个,引流桥静脉的数目共312支;Labbé静脉直径为(2.86±0.80)mm,其中横窦组Labbé静脉距硬膜窦角距离为(18.26±9.54)mm。结论了解小脑幕上颞枕叶桥静脉的解剖有利于在侧颅底等手术避免损伤Labbé静脉和其他桥静脉,从而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关系。方法 测定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血栓素B_2(thromboxane B_2,TXB_2)、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6-Keto)及血浆和脑脊液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同时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法(transcranial Doppler nltrasonography,TCD)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TXB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6-Ket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发病后血浆ACE活性无明显改变,但脑脊液中ACE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4~5d的变化最为显著(P<0.01)。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血浆TXB_2、6-Keto与脑脊液ACE水平均发生明显变化,结合TCD检测结果,推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血管活性物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内血肿 (SICH)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72例SI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疒间 性发作、偏身无力等。头颅CT扫描 5 3例血肿呈高密度影 ,19例混杂密度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5 8例 ,其中动静脉畸形 2 9例 ,动脉瘤 4例 ,烟雾病 3例 ,2 2例血管造影未见异常。手术治疗 5 1例 ,术后死亡 9例。内科治疗 2 1例 ,死亡 6例。结论 SICH的常见病因是血管畸形 ,DSA对明确病因极有帮助。手术是治疗SICH的主要方法 ,手术时要注意寻找隐匿性血管畸形。  相似文献   
68.
目的总结经额外侧入路的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额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视力改善12例,无明显变化3例,视力障碍加重1例。15例患者随访3~4个月,12例恢复正常和生活,3例不能独立生活;1例失访。结论经额外侧入路能为鞍结节脑膜瘤患者手术提供较好的视野和空间,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改善视力和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9.
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庞刚  肖泉  刘若平  叶劲  蓝胜勇 《广西医学》2007,29(3):324-326
目的探讨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并发症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方法对45例47个颅内动脉瘤患者行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33个动脉瘤100%栓塞,10个动脉瘤95%栓塞,3个动脉瘤90%栓塞,1个动脉瘤栓塞率〈80%。血管造影随访3例未完全栓塞动脉瘤残腔增大。5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过度栓塞2例,急性血管痉挛1例。结论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段,定期随访血管造影评价栓塞效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钙粘素(E-cadherin,E-cd)与脑胶质瘤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脑胶质瘤组织中E-cd的表达,同时随访其2年的生存率。结果E-cd正常表达组死亡率6.8%,异常表达组死亡率50.0%,比较两组的2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χ2=7.62,P<0.01)。结论E-cd与脑胶质瘤预后之间关系密切,且呈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