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9篇
药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眶尖区显微解剖及断层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眶尖区及其穿行结构显微解剖,为临床该区手术及疾病诊断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在肉眼及放大16倍的手术显微镜下,对30例(60侧)成人干性颅骨标本和18例(36侧)成人颅底湿标本的眶尖区进行显微解剖学观测,对成人眶尖区组织结构火棉胶包埋薄层断面观测.结果视神经管各壁长度分别为(mm):上壁8.92±1.79、下壁6.02±1.27、外侧壁7.79±1.64和内侧壁8.56±1.72.视环厚度为0.62 mm.在眶尖区断层标本上,测量额神经与滑车神经、展神经与鼻睫神经平视神经管颅口部距离分别为(mm):2.46±0.59、1.96±0.72,眶上裂中央区展神经与视神经管在颅口部的最短距离为(mm): 9.32±0.85.结论眶尖区穿行结构复杂,排列紧凑,手术操作须在显微镜下直视进行.眶尖区薄层断面能原位、准确显示眶尖区结构,有助于临床眶尖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52.
桥小脑角大型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大型桥小脑角(CPA)肿瘤的切除程度,面、听神经及其它颅神经的保留及功能恢复评估,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38例,颞枕切口幕上下联合入路13例,乙状窦前入路经天幕入路7例.结果 58例共手术65次.全切除41例占70.7%,次全切除11例占19%,大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肿瘤全切除术中解剖保留面神经32例,占78.05%,其中面神经瘫未能恢复4例,面神经瘫痪加重5例,舌咽神经损伤4例,三叉神经损伤9例.结论 肿瘤越大,手术切除的程度,面神经、听神经及其它颅神经的解剖、功能保留就越困难,术前要充分评估,手术入路的选择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根据影像学资料,术者对各种入路的熟悉程度,不要固定寻求某种入路.切除肿瘤按一定顺序进行,注意寻找、保护面神经及周围血管.  相似文献   
53.
脑星形细胞瘤204例的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综合及个性化治疗脑星形细胞瘤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以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在不损害脑功能而尽最大可能多切除肿瘤组织.术后选择适合的放射治疗及化疗.结果 显微镜下全切、次全切105例,大部分切除90例,部分切除9例.术后进行放疗175例、化疗95例.随访的51例,至今仍存活33例,其中进行过放疗29例,同时进行过化疗24例;显微镜下全切除30例,显微镜下次全切除3例.结论 手术切除肿瘤越多、越彻底,术后接受放射治疗、化疗可以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4.
国人乙状窦沟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耳外科及神经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察乙状窦沟 (GSS)的形态、位置及GSS上曲在颅骨表面的标志点 ,测量GSS的宽度、深度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距离。结果 GSS呈“乙”字型 ,83 33%的顶乳突缝前角投影在GSS上曲处。GSS的宽度左侧平均为 (10 92± 1 80 )mm ,右侧平均为 (12 0 0± 1 6 5 )mm ;深度左侧平均为 (4 15± 1 4 0 )mm ,右侧平均为 (5 2 7± 2 2 7)mm。GSS宽度及深度均有显著的侧别差异。GSS前外侧缘到前庭导水管外口、内耳门下后缘、后半规管、外耳道后壁的距离分别为 (7 85±2 4 7)mm、(2 1 6 9± 4 97)mm、(8 5 4± 2 74 )mm、(12 4 2± 2 4 6 )mm。结论 GSS为颞骨岩部后面的一个重要的骨性结构 ,顶乳突缝前角处可 (作为GSS上曲定位的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55.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逐年提高,留学生教育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师资、教材、教学实施及成绩管理4个方面将安徽医科大学6年来的留学生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之重要一环,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以教学模块为抓手,以创建精品课程为契机,从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切实提高了人体解剖学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分析38例复发垂体腺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复发的因素及再治疗的选择问题.方法 对38例复发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选择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再次手术,γ-刀治疗4例,PRL腺瘤药物治疗2例,未治疗PRL腺瘤1例.结果 31例再次手术中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药物治疗PRL腺瘤2例中PRL下降至正常,肿瘤缩小;γ-刀治疗4例中3例肿瘤缩小,1例肿瘤大小无变化;未治疗的PRL腺瘤1例,6年复查CT/MRI大小无变化,PRL检测在稍高水平,仍在观察中.结论 手术治疗是复发垂体腺瘤主要的有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是复发垂体腺瘤的辅助疗法,它能减小腺瘤的体积使激素水平恢复;放疗可使肿瘤组织坏死、体积缩小、激素水平下降.对再次手术不能全切除者,应对视神经、视交叉周围的肿瘤尽量切除,视神经与肿瘤的距离应>5 mm,以便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8.
目的总结覆膜支架在颅底血管疾病中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3例使用覆膜支架治疗颅底血管病变的病例,其中颈内动脉瘤8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4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1例。结果 成功释放支架覆盖病变12例;TCCF血管迂曲支架无法到达病变1例,改用可脱弹簧圈栓塞瘘口。释放支架后病变即刻消失10例,TCCF加用Onyx胶栓塞残余瘘口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残留内漏1例。放置支架的12例随访6~48个月,临床症状均消失,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栓栓塞;术后3~12个月,DSA和(或)CTA复查4例,其中残留的内瘘消失1例,靶血管重塑无狭窄2例,血管闭塞1例。结论覆膜支架是治疗部分颅底复杂血管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远期效果尚需长期大样本的观察。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38例复发垂体腺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复发的因素及再治疗的选择问题.方法 对38例复发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选择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再次手术,γ-刀治疗4例,PRL腺瘤药物治疗2例,未治疗PRL腺瘤1例.结果 31例再次手术中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药物治疗PRL腺瘤2例中PRL下降至正常,肿瘤缩小;γ-刀治疗4例中3例肿瘤缩小,1例肿瘤大小无变化;未治疗的PRL腺瘤1例,6年复查CT/MRI大小无变化,PRL检测在稍高水平,仍在观察中.结论 手术治疗是复发垂体腺瘤主要的有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是复发垂体腺瘤的辅助疗法,它能减小腺瘤的体积使激素水平恢复;放疗可使肿瘤组织坏死、体积缩小、激素水平下降.对再次手术不能全切除者,应对视神经、视交叉周围的肿瘤尽量切除,视神经与肿瘤的距离应〉5 mm,以便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0.
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脑出血(附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1993年1月至2003年9月收治自发性脑出血(SICH)82例,58例行脑血管造影,其中22例血管造影阴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