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131I-RGD-BSA-PCL核素纳米载体对非小细胞肺癌荷瘤裸鼠模型SPECT/CT显像效果及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纳米脂质体131I-RGD-BSA-PCL及131I-BSA-PCL,通过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该载体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60的靶向性结合及细胞摄取情况;采用氯氨T法标记核素纳米载体;流式细胞术观察核素纳米载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构建荷瘤裸鼠模型,研究核素纳米载体在荷瘤裸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肿瘤体积变化及各组荷瘤裸鼠SPECT/CT断层显像。结果 给药后1和8 h,H460细胞质和细胞核对RGD-BSA-PCL、BSA-PCL两种纳米载体均有明显摄取。Na131I、131I-BSA-PCL及131I-RGD-BSA-PCL对H460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33.3±12.5)%、(68.4±8.0)%和(70.5±12.2)%。荷瘤裸鼠体内实验中,给药后24和72 h,肿瘤131I-RGD-BSA-PCL摄取率均高于131I-BSA-PCL(t=9.53、5.03,P<0.01)。给药后23 d,131I-RGD-BSA-PCL肿瘤体积抑制最明显(t=126.44,P<0.01)。SPECT/CT显示,给药后21 d,131I-RGD-BSA-PCL在肿瘤内信号强度明显强于131I-BSA-PCL。结论 131I标记的纳米脂质体131I-RGD-BSA-PCL对H460细胞裸鼠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且131I-RGD-BSA-PCL能较长时间停留在肿瘤中。  相似文献   
62.
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的表面修饰及体外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研究的目的是用O 羧甲基壳聚糖作乳化剂和表面修饰剂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 ,并对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进行表面修饰 ,然后分别对载药纳米微粒的表面形貌、粒径分布、微粒结构、表面元素、体外释放和肿瘤细胞抑制率等微粒性能进行考察与评价。实验证明 ,O 羧甲基壳聚糖可用于制备纳米药物载体系统 ,对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的制备起到很好的乳化性能和表面修饰作用。采用复乳法制备包载 5 Fu的PLA/O CMC纳米微粒的平均粒径在 5 0nm ,在PBS缓冲溶液中释放时间可达 12d。在对胃癌、乳腺癌和大肠癌三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测定实验中 ,PLA/O CMC纳米微粒的肿瘤细胞抑制率分别可以达到 72 .8%、77.3%和 75 .6 % ,接近或等同于游离 5 Fu药物的抑制率。在作用时间上 ,PLA/O CMC载药纳米微粒也显示出良好的缓释效应。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选择不同亲水性及空间构型的添加剂,研究其对聚乳酸-聚乙烯醇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药物释放动力学的影响,为心血管药物局部用药控释制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抗细胞增生药物2-氨基色酮(U-86)作为代表性药物,用溶剂浇铸和压膜结合的方法制备药物/PLGA/添加剂双层膜,在37 ℃磷酸缓冲液中测定体外药物释放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态。结果水溶性添加剂明显地提高了U-86的释放率,并转变为近似的单阶段模式。药物释放速率与基质的失重速率非常吻合。水溶性添加剂的基质在水中形成高度多孔的结构。结论添加剂的水溶性、分子量大小及空间构型等对于聚合物基质的孔隙结构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这些孔隙结构的特征又影响着药物释放机制以及释放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用“等电临界法”制备O-羧甲基甲壳胺甲氨喋呤毫微粒并在模拟人工胃液,肠液和1%新鲜小鼠血清中进行控释试验,结果表明抗药物与载体材料不同的投料比,交联剂用量及释药介质均为毫微粒的释药速度产生影响。本研究还采用SEM和光子相关光谱对释药前后毫微粒的形态和粒径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5.
阳离子多聚物纳米基因载体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离子多聚物能与DNA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而自组装成纳米微粒,保护DNA防止被核酸酶降解。阳离子多聚物由于具有合成简便、储存稳定、目的基因容量大、特异靶向性强、免疫原性低等优点被用作非病毒基因载体。阳离子多聚物按特性可分为两类:人工合成型和天然生物型。常见的人工合成型阳离子多聚物基因载体主要有:多聚左旋赖氨酸[poly(L-Iysine),PLL],多聚乙烯亚胺(polyethyIenimine,PEI)和星状树突体[PnIyamidnamine(PAMAM)dendrimers]等:天然生物型阳离子多聚物基因载体主要有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和明胶等。本文重点讨论了阳离子多聚物介导的基因导入细胞机理和基因进行靶向性转移的策略,详细论述了各种阳离子多聚物用作基因载体的性能特点,最后对非病毒基因载体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66.
聚苯乙烯-孕酮免疫微球的新法制备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改进的无乳化剂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微球,并对聚合反应温度和有机溶剂含量对聚合反应和粒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再将合成的聚苯乙烯微球与孕酮抗体反应,结果表明通过加入少量有机溶剂,提高了聚合反应速度和转化率,制备出了粒径可控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免疫微球,粒径在200~800nm之间,微球具有较高的抗体结合容量,且结合后保持了较高的抗体活性.用合成的孕酮免疫胶乳进行免疫凝集实验,观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影响,确定了免疫反应的基本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迭代重建算法在肺动脉CT 血管成像(CTPA)低剂量扫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将体质量指数为20~25 的150 例患者随机分成5 组进行CTPA 扫描,图像重建算法为ASIR(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扫描范围为260~310 mm,第一组扫描条件为机器默认的120 kV、400 mAs,对图像进行重建并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请2 位影像学家对图像进行5 分值主观评价。固定120 kV,用350 mAs 、300 mAs、 250 mAs 及200 mAs 对其他组患者进行扫描,记录不同mAs 的CTDIvol 及DLP,并转换为有效剂量ED。对上述扫描条件下图像进行重建,计算图像的SNR 及CNR,并进行主观评价。结果 对120 kV,不同电流(400 mAs ,350 mAs ,300 mAs,250 mAs ,200 mAs)扫描产生的图像进行SNR 及CNR 评价,其值分别为:22.95、22.90、21.82、20.80、20.83 和23.61、22.88、22.86、21.93、21.97。2 位影像学家对120 kV 下400~200 mAs 主观评价分值分别为:4.59±0.32,4.48±0.30,4.82±0.28,4.28±0.36,4.15±0.38;其CTDIvol、DLP 平均值分别为: 13.84 mGy、11.18 mGy、9.31 mGy、8.25 mGy、7.38 mGy 和351.21 mGy 、312.32 mGy 、286.26 mGy 、233.52 mGy 、206.08 mGy,并将DLP 转换为ED 为5.27 mSv 、4.68 mSv、4.29 mSv、3.50 mSv、3.09 mSv。对上述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200 mAs、250 mAs、300 mAs、350 mAs 与400 mAs 产生的影像质量没有明显差异(F=5.285,P>0.05),但200 mAs 的CTDIvol、DLP 及ED 较400 mAs 分别低46.7%、41.3% 及41.3%。结论 体质量指数为20~25 的被检者进行CTPA 检查时最佳扫描条件为120 kV,200 mAs。对于体型较小(肌肉较少)或有肺气肿等疾病可以选用180~200 mAs 进行扫描。  相似文献   
68.
新型药物载体——半固态聚原酸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半固态聚原酸酯是近来发展的一种新型聚原酸酯,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作为药物载体时其研究发展进行概述方法:对有关文献的分析,归纳总结了半固态聚原酸酯的特点、制备、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生物粘附性和应用。结果:半固态聚原酸酯能够直接与药物混合,使药物释放体系制备过程简化,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粘附。结论:半固态聚原 酸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药物释放载体。  相似文献   
69.
背景:在糖尿病合并有溃疡创面的动物实验中,各种生长因子单药或联合治疗都有报道.但是以纳米微球作为表皮生长因子载体进行糖尿病溃疡愈合的研究作者未检索到.目的:比较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纳米微球和rhEGF原液2种不同剂型修复糖尿病大鼠溃疡效果的差异.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6/2007-02在卫生部及天津市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rhEGF原液由深圳华生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提供[rhEGF含量为1 μg(500 u)],rhEGF纳米微球[rhEGF含量为1 μg(500 U)]、空纳米微球由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与天津大学材料学院纳米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制备,并完成鉴定.方法:88只SD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用打孔器制备糖尿病大鼠溃疡模型.随机分为4组:rhEGF纳米微球组24只给予rhEGF纳米微球,rhEGF原液组24只给予rhEGF原液,空微球组24只给予空微球(与rhEGF纳米微球质量相同),PBS溶媒对照组16只给予PBS.各组均于造模后第1天开始用注射器将溶解好的药物均匀的喷洒在创面,待作用5 min后用无菌纱布包扎.第1天给液量为0.12 mL,以后根据创面愈合情况逐渐减少给液量.主要观察指标:于3,7,14,21 d计算创面愈合率.同时取创面肉芽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增殖核细胞抗原阳性表达情况,透射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从第14天开始,rhEGF纳米微球组创面愈合率、增殖核细胞抗原阳性细胞率高于rhEGF原液组(P<0.05,P<0.01).透射电镜下可见thEGF纳米微球组成纤维细胞胞质内有大量的内质网,扩张成池状,腔内充满了合成的胶原蛋白.结论:与rhEGF原液比较,rhEGF纳米微球促进溃疡愈合更快.  相似文献   
70.
回顾了葡萄糖氧化酶(GOD)传感器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GOD的固定(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偶联、使用载体等方法的研究进展)、电子的转移(使用碳纳米管、纳米颗粒等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GOD传感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